新重庆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新重庆

主流新媒体 重庆第一端

立即下载

沉稳应对“泼天流量”带来的“大考” ——荣昌火出圈背后的城市治理逻辑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罗芸 荣昌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成杰 唐瑶 2025-05-12 19:54

▲荣昌区夏布小镇夜景。荣昌区委宣传部供图

住宿床位仅1万余张、餐饮企业就餐座位总数2万余个的荣昌,在“五一”黄金周迎来城市治理“大考”:5天接待游客234.5万人次,其中占地百余亩的夏布小镇就涌入游客近90万人次。

▲重庆市荣昌区的夏布小镇景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古镇游玩参观。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面对远超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的“泼天流量”,这座渝西城市却交出了重大安全事故“零发生”,零重大投诉的完美答卷,更以暖心服务频登热搜,将“流量”转化为“留量”。

“这场实战检验我们的城市治理体系。”5月9日,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表示,应对考验的“密码”在于“党建引领+数字赋能”的治理结构,“全面参与+柔性服务”的共治格局、“资源统筹+机制创新”的应急体系三重奏。

智治先行:数字大脑护航流量峰值

上个月,当“卤鹅哥”的短视频点燃流量导火索之时,荣昌的治理体系已悄然启动。

区委区政府提前对游客有可能在“五一”假期大量到来的情况作出预判,并成立10个专班,涉及交通保障、市场保供、食品安全等与游客相关的多个方面。“五一”期间,除区级专班外,各部门、镇街干部也全员到岗,分专班开展各项工作,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工作网络系统,及时收集现场情况与游客呼声,并与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相互响应。

“五一”假期,荣昌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下称“指挥中心”),人流量、车流量等数据在大屏幕上实时跳动闪烁,重点区域的实时画面不断更新,其中部分画面来自4台在重点区域开展智慧低空巡飞的无人机。结合相关数据,指挥部可提前获得预警,并在3分钟内进行响应。

4月30日,相关社交平台上“荣昌”的搜索热度较一个月前暴涨400多倍。指挥中心通过数字生成分析,发现高速公路下道口极易发生拥堵。听取了相关部门建议后,该中心利用梳理路网资源并进行优化,形成“单循环”疏导车流的决策。相关部门连夜赶制单循环指示路牌,组织交巡警、工作人员在路口引导分流,并通过多种媒体渠道进行宣传。第二天,荣昌高速公路下道口的拥堵情况大大缓解。

“数字治理不是冷冰冰的算法,而是有温度的服务。”荣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通过舆情监测系统捕捉到游客“充电难”“露营难”等诉求后,立即着手改进:5月1日下午开始,在全民健身公园等3个公园开放场地,可搭建2000顶帐篷供游客露营,增加5名巡逻安保人员,并安设直饮水、照明用的高杆灯等,并在2天内安设了5台共享沐浴机方便游客洗澡;在高铁站、车站、露营基地周边增设充电驿站;发布城区90家铺盖面经营门店,附上地址与联系电话。

整个“五一”假期,荣昌区全体干部坚守岗位,并依托数字重庆人工智能底座核心能力,让这座城市的应对更加从容:安全事故“零发生”,人流、物流、车流有序流动,餐饮、住宿、购物得到全面保障,也让游客感受到“有序”,从而奠定了城市“韧性”的基础。

开放共享:政府资源变身服务载体

尽管“五一”假期已过,但游客关于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的“感受帖”,仍在网络上不断涌现。单日接待超过1万人次、一天蒸半吨米饭、砍800只卤鹅等词条不断在网络上“刷屏”。

▲重庆市荣昌区的夏布小镇景区,商家正在整理摊位上的荣昌卤鹅。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荣昌所有餐馆、小面馆等餐饮企业,就餐餐位加起来仅有2万多个。平均每天40多万人涌入荣昌后,2万多个餐位显然捉襟见肘,如何方便他们就餐?

荣昌决定挖掘政务资源,增加应对游客“洪峰”的空间:除开放政府机关食堂外,还腾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等的8万余个停车位,方便游客停车;区政府、各镇街办公楼开放卫生间,并设立“游客专用通道”。与此同时,城管秒变“服务员”,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帮助忙不赢的餐馆扫地做清洁;干部到区政府机关食堂洗碗、端菜,让游客有了不一样的用餐感受……

据统计,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等话题,登上热搜榜200多次。这种现象,引发了荣昌区委、区政府的思考,并催生治理创新:区政府宣布每个月第一个周六中午及国家法定节假日,继续对外开放机关食堂,并按今年“五一”期间的标准提供荣昌美食;一些车位不足的重点区域见缝插针画上停车位,方便平时市民停车;陆续在公园健身区域周围增设直饮水点,以方便游客和健身市民。

▲ 五一黄金周,重庆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成了备受瞩目的“网红餐厅”。首席记者 龙帆 摄

柔性治理带来的情感连接,让荣昌凭借“宠客三板斧”火爆出圈,正如一名网红博主的点评:“在这里,城市治理不是冰冷的管理,而是温暖的款待”。

志愿服务:微光成炬照亮城市

从荣昌返程前,陕西游客陈女士在安富街道通安村退休教师林贤双家窗台上,留下一封感谢信,感慨“荣昌人的热情有100℃”,以表达对以林老师为代表的荣昌人民的感激之情。

5月1日这天,陈女士带着家人到安陶小镇游玩体验,一时忘了时间。当想起要订酒店时,她在网上搜索了一圈,均被告知“客满”。天已黑尽,陈女士发现路边有一个种满花草的小院,颇有几分民宿的模样,便抬手敲门。

得知来意后,69岁的主人林贤双与家人一起,热情地招呼远方的客人进屋休息,将外孙的卧室和备用房间腾出来,供陈女士一家免费使用,并安慰她:“当成自己家,安心住。”

“来了就是一家人”——在与荣昌“五一”旅游相关的视频、新闻下,还有不少像陈女士这样的游客留言,讲述了一个个被荣昌干部群众“宠爱”的瞬间和满满的感动。

通过拓展线上线下空间、完善群众动员方式、优化服务群众模式等方式,这个“五一”假期,荣昌最大限度调动起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活人民群众治理城市的力量和智慧,培育起“群众的事同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构建人民协同治城的生动局面。

“五一”前,荣昌就发布《致全区市民朋友的倡议书》,并发动群众一起为荣昌“扎起”。为游客指路、讲解景点、协助维持重点区域的秩序……一个个普通的荣昌人,主动当起了“东道主”“代言人”,志愿力量如滚雪球般壮大。

▲2025年5月3日,荣昌区迎宾大道,志愿者王强为游客推荐旅游目的地。首席记者 龙帆 摄

志愿服务的温度在细节处流淌。在万灵古镇,志愿者随身携带的“服务包”里有针线、创可贴和本地小吃;在露营基地,退役军人服务队通宵值守;在网红打卡点,文艺志愿者即兴表演非遗节目……正如湖北游客罗雪娟感慨:“荣昌人的热情,是卤鹅之外更珍贵的城市名片。”

当荣昌火出圈后,对家乡的自豪感激励更多荣昌人自发加入,与政府齐心协力,从一个个细微之处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这也成为荣昌此次经受“大考”而获良好口碑的一大要素。

后流量时代的治理启示也正在显现:“五一”假期结束后,荣昌区委、区政府在新晋“网红打卡地”——区政府机关食堂,分批宴请志愿者、环卫工、绿化工,区领导与环卫工大姐挽着手拉家常,并表示“你们的付出,我们记得”,获得更多市民、网民的好感。

▲5月8日,1000余名环卫、园林工人受邀走进区政府机关食堂,与区委副书记、区长万容,区委副书记廖传锦等全体在家区领导共进晚餐。荣昌微发布

“我们要把平急两用的思维延续下去。”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战时”机制转化为常态服务,让“全民志愿”成为城市治理的永续动力。

记者手记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罗芸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在荣昌区成功接下五一假期“泼天流量”的实践中,记者深刻感受到了城市治理的三个核心价值取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以及治理成果切实共享于民。

首先,荣昌区的治理实践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取向。面对突如其来的游客流量高峰,荣昌区委区政府迅速行动,通过数字化赋能的党建引领,科学预判、及时响应,确保了城市和景区的秩序井然。从交通保障到市场保供,从食品安全到景区秩序,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对游客的关心和关怀。特别是政府机关食堂、停车位、卫生间等公共资源的对外开放,更是让游客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便利,充分展现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治理理念。

其次,荣昌区的治理实践也彰显了“一切依靠人民”的动力源泉。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希望他们“带动更多市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在应对游客暴增的过程中,荣昌区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无论是党员干部的坚守岗位,还是普通市民的自发参与,都成为了荣昌区成功应对游客暴增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广大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和热情服务,更是让游客感受到了荣昌“来了就是一家人”的热情和友好。这种“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生动实践,不仅增强了荣昌区的治理效能,也提升了荣昌区的城市形象和品质。

最后,荣昌区的治理实践还体现了“治理成果切实共享于民”的核心理念。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理,荣昌区不仅成功应对了游客洪峰的挑战,还借此机会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荣昌区还通过公共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了城市发展的成果。无论是政府机关食堂的对外开放,还是公园、健身区域等公共设施的完善,都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了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荣昌区在“五一”假期展现出的城市治理的三个核心价值取向,确保了城市的各项功能和服务真正惠及人民,实现人人都能有序参与城市治理、人人都能切实感受城市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主编颜安
编辑何维
审核郭晓静

版权申明:
  如需转载新重庆客户端原创稿件,请联系新重庆获取授权,转载非新重庆原创稿件请联系版权方获得授权。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新重庆看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