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方法便是去探寻那些隐匿于大街小巷的古建筑。说起重庆的古建筑,你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十八梯、山城巷、洪崖洞这些熟悉的名字,但其实,重庆值得说道的老建筑,远不止如此。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视觉重庆摄影师一起拿起相机在“城市考古”,翻开一本本“凝固的历史书”,见证一段段厚重的历史。

    聚兴诚银行旧址

    渝中区解放东路112号

    原为聚兴诚银行总行所在地,建筑具有20世纪初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是当年重庆城最新式的建筑之一。2013年,该址作为“重庆抗战金融机构旧址群”之一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聚兴诚银行旧址。黄进 摄/视觉重庆

    川康平民商业银行旧址

    渝中区打铜街16号

    建于1934年,是一栋四层楼的仿巴洛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是抗战时期重庆“金融一条街”的重要史证,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2008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列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银行旧址

    渝中区打铜街14号

    建筑为仿巴洛克式风格,内外装饰比较繁琐华丽,其办公大楼在当时重庆的“银行一条街”上显得巍峨大度,气宇不凡。

    △川康平民商业银行旧址(左)和交通银行旧址(右)。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罗斯福图书馆暨中央图书馆旧址

    两路口长江一路11号

    整座建筑依山而建,红瓦黛砖,周边绿树环抱,为一栋三楼一底的丁字形老建筑。是唯一一个以外国总统名字命名的图书馆,并被指定为联合国资料寄存馆,是中国保存联合国资料最早的,亦是当时全国仅有的5个国立图书馆之一。

    △罗斯福图书馆暨中央图书馆旧址。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美国大使馆旧址

    渝中区健康路1号

    重庆美国大使馆旧址是抗日战争时期,美国驻中国的大使馆之一。始建于1942年,建筑立面呈矩形,中间略高两边略低。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庆美国大使馆旧址。黄进 摄/视觉重庆

    法国水师兵营旧址

    南岸区南滨路弹子石谦泰巷142号

    建于1903年,整体坐东向西,保留了原有的仿欧洲中世纪城堡风格,是一栋带内庭、回廊的圈院围合式白色建筑。法国水师兵营旧址曾为当地开埠时期法国军舰官兵的营房、修理车间及物资补给站。

    △法国水师兵营旧址。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中英联络处旧址

    渝中区五四路

    中英联络处旧址始建于1844年,是一座典型的法式建筑。1939年至1946年间,中国与英国双方曾在此地交换战时情报, 故称中英联络处旧址。

    △中英联络处旧址。 黄进 摄/视觉重庆

    宋庆龄故居

    渝中区两路口新村5号

    占地898平方米,馆内的两边栽满了四季长青的小树,中间有一座二楼一底的西式砖木结构小楼。楼前庄严的塑着宋庆龄先生的塑像,塑像前有一个小巧玲珑的扇形草坪,将小院装饰得更加美丽。

    △宋庆龄故居为抗日战争时期宋庆龄的寓所和“保卫中国大同盟”中央委员会旧址。黄进 摄/视觉重庆

    周公馆

    渝中区曾家岩50号

    周公馆是中共中央南方局设在城区的办公地点,南方局军事组、文化组、妇女组、外事组和党派组均设在这里。

    △周公馆,广场中央塑着一尊周恩来风雨兼程、辛勤奔走的全身铜像。黄进 摄/视觉重庆

    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

    渝中区红岩村

    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是抗战时期中共领导人生活、战斗的地方,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中法学校旧址

    渝中区人民路

    中法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在重庆的第一所干部培训学校,一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从这里走出去。重庆最早的中共党组织—中共重庆支部就诞生在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在重庆的发源地,中法学校也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中法学校旧址。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湖广会馆

    渝中区长滨路芭蕉园1号

    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是湖北、湖南在重庆经商人的聚会场所,是重庆作为繁华商埠的历史物证,也是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时代烙印。

    △湖广会馆,又名禹王庙。唐安冰 摄/视觉重庆

    保定门

    江北嘴嘉陵江北岸

    重庆古城的十七道城门之一,修建于清朝道光十五年,取“永保平安”之意。

    △保定门。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通远门

    重庆古城的十七道城门之一,因通远门是古代重庆通往四川其它地区等地的起点,故名之曰“通远”。

    △通远门。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投稿邮箱:sjcqtk@vip.163.com

    主编:史宗伟 | 编辑:戴晓涵 | 审核:刘嵩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