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解读人类现在和未来的路标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1-12-24 06:22:44 | 编辑:李平

  赵域舒

  1984年,我读初二,有一段时间,每天放学,班上有两个男同学都会跟在我后面走。终于有一天,两个中的一个叫住了我。他走上来,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有《第三次浪潮》吗?能借给我看看吗?”

  那是我第一次听说《第三次浪潮》。

  我当然没有这本书。后来我想,他找我借这本书,是为了表示,他是一个视野和大家不一样的人。

  后来我知道,少年在纸上向我问起的《第三次浪潮》,出版于1980年3月,是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代表作之一,甫一出版,便在美国文化思想界引起轰动。

  在《第三次浪潮》中,托夫勒认为,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可称为“第三次浪潮文明”。

  他认为,人类迄今已经历了两次浪潮文明:第一次是“农业革命”,即人类从原始野蛮的渔猎时代进入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历时几千年;第二次是“工业革命”,历时300年,它摧毁了古老的文明社会。工业革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0年达到顶峰。在第二次浪潮时期,以使用不能再生产的化石燃料作为能源基础,技术突飞猛进,出现大规模的销售系统。家庭不再是共同劳动的经济单位。小家庭、工厂式的学校加上大公司,三者形成第二次浪潮时期的社会结构。第三次浪潮时期,以电子工业、宇航工业、海洋工业、遗传工程组成工业群,社会进步不再以技术和物质生活标准来衡量,而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来衡量。这个时代,鼓励个人人性发展,但不是创造某个理想的超人,而是培养一种新的社会性格。“第三次浪潮文明”,是对未来社会设计的一种蓝图,其立足点是现代科技的发展,所阐述的内容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一些重要观点。

  知乎上有人评价说,“如果没人跟我说的话,我还以为是2010年写的,由此可见作者是多么有洞见。”

  是啊,不管是这本书出版的1980年,还是我第一次知道这本书的1984年,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还没见过电脑,只是隐隐约约知道“电子计算机”这个名词。想象中它应该很大,可能要占满一整间屋,应该必须是专人操作,进那间专门的屋要脱鞋。

  “在以往的社会里,受到联络方式的限制,仅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第三次浪潮开拓了更多的联络途径,而且首度出现机器和机器之间的沟通设备,更惊人的是人类和周遭计算机的联系。如果我们退后一步,审视整个局面,就会发现信息革命和科技革命一样值得关注。”就在那个我们尚未见过电脑的时代,记者出身的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如是说。他还提到由于互联网和电子设备的兴起,会出现电子住宅,即一些人会在家里工作。

  如今,现代科技冲击着我们,我们也在接受着各种信息资源。人工智能、远程办公、元宇宙等名词已不绝于耳。今天,当我们对照自己的生活方式,检视正在发生着的一切变化,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走在时代前面的书!不得不承认,托夫勒是一位站在上个世纪预言下个世纪的天才式人物!

  除了计算机和电子产业,托夫勒还在《第三次浪潮》中,谈到了新能源(比如氢)、太空、深海探险、跨国企业的即将盛行、新的社会规范、新的家庭形态、未来世界的人格、个性化定制等种种未来世界的变化……

  对《第三次浪潮》,《华盛顿邮报》评论说:“一部鸿篇巨制之作!托夫勒穿越时间和空间,阅读了海量般的信息——从家庭生活到微生物学,并将其整合成一种卓尔不群的历史观。”

  确实,托夫勒也许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直接财富,但他许给了人们一个梦想,多年以后,当年阅读托夫勒的年轻人已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托夫勒的思想或多或少仍在指引着他们“创造未来”。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