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沙坪坝青木关镇:建好特色小城镇 争当“全域城乡融合”排头兵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1-12-23 06:46:07 | 编辑:李平

  水清岸绿青木湖

  培育特色小城镇,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在市、区住房城乡建委的指导下,沙坪坝区青木关镇一手抓特色小城镇建设,一手抓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努力在沙坪坝区“四个全域”大局中展现新作为,绘制“城市有乡村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崭新画卷。

  精心换民心

  让城镇更有形象、更有品质、更有“调性”

  “之前一到下雨天,大家出门都得格外留神,既害怕过往的车辆溅起积水,又担心踩到人行道上存水的地砖,现在完全不用怕了。”谈及青木关镇新建的雨污管网系统,王阿姨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青木关镇实施场镇雨污分流管网建设28.6公里,解决了老百姓迫切关心的问题。

  老百姓的口碑,是城镇品质最直观的试金石。提升城镇品质,要像“绣花”一样,从细处着眼,用精心换民心。

  近年来,青木关镇筹措各项资金,修缮青木关特色老街,拓宽美化碚青路沿线道路1.4公里;解决场镇道路设施维修等问题3187个,安装太阳能路灯530盏;建成青木湖村停车场,新增车位337个……

  从城镇基础设施改造入手,全面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和安全需要,优化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质,让老百姓生活更加舒适,青木关镇获得国家发展改革试点镇、市级休闲旅游特色小镇等荣誉。

  田园即景区

  让美丽乡村成为人人向往的幸福家园

  走进沙坪坝区青木关镇四楞碑村,一栋栋粉红、鹅黄的村居在青山绿树的映衬下显得别有一番风味。

  “环境越来越好,不仅住起来舒心,感觉人也精神了。”村民朱应兰很是高兴,她家的院坝里栽种着各种花卉和绿植,绿意盎然的环境格外吸睛。

  四楞碑村为30户村民进行旧房整治和庭院美化,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目前,已评选出区级“美丽庭院”25户、镇级“美丽庭院”558户,设置垃圾分类示范建设片区15个。

  在“土味”中彰显“品位”,在“质朴”中体现“大美”,四楞碑村的蝶变,得益于青木关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大力推进。

  青木关镇在常态化开展“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的基础上,持续开展以清理“蓝棚顶”、清理无人居住的废旧房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同时,按照“一化两改三不见”的要求,增添绿化美化,改柴棚、改圈舍,做到房前屋后不见白色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让乡村四季鲜花盛开、赏心悦目,实现“田园即景区”。

  截至目前,沙坪坝区已完成农村旧房整治提升1200户,农房风貌整治提升900余栋,创建评比美丽庭院600户,全区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2.81万户。此外,还完成了青东路片区、青木关老街片区、青木溪水体及沿岸环境综合整治,直接受益人群2万余人。

  闲屋变民宿

  唤醒沉睡资源,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我们试营业的时候就订满了,周末还要提前预订。”蒋先生是伴山香院民宿负责人,今年2月,他和朋友在四楞碑村租下了一栋闲置农房,打造的乡村民宿成了当地热门打卡地。

  在青木关镇四楞碑村、关口村等地,有上千亩坡耕地、上百幢闲置农房、上百亩工业遗址。青木关镇将依托这些资源大力发展体验农业、精品民宿等业态,盘活当地闲置资源,激活乡村旅游,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此外,青木关镇还利用青木湖特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规划编制青木湖城乡融合项目,为青木关文旅产业发展架桥铺路。现已培育青木湖艾草种植基地,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收入1044.5万元。

  下一步,青木关镇将大力发展山下赏花采摘、休闲垂钓,山上研学体验、精品民宿等特色都市农业;盘活现有闲置土地、闲置农房等资源,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把集体用地变为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变为实体经济,真正把环境变成生产力,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王静 吴雪莹 图片由沙坪坝区青木关镇政府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