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南川 持续建强“坝坝加油站” 把实事办进群众心坎里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1-12-21 07:47:45 | 编辑:李平

  劳动模范走进大有镇大一社区老街“坝坝加油站”宣讲

  志愿者在木凉镇汉场坝村任家湾“坝坝加油站”开展党史宣讲

  “书记,下一步我们怎么干?”“接下来,我们准备新发展茶叶300亩,新发展优质高山大米300亩……”近日,在乾丰镇新华村,村党支部书记谭兴良与2社村民的一问一答拉开了该村“坝坝加油站”新一轮实践活动。

  让坝坝会成为“加油站”,这是南川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一个创新实践。

  近年来,为把各类公共服务资源真正下沉到基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南川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过程中,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文明实践工作的主抓手,以全区各村(社区)院坝广设“坝坝加油站” 为路径,让新时代文明宣讲入耳贴心、志愿服务温暖人心、乡风文明处处顺心,切实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进到“最后一米”。

  截至目前,通过全区2600余个“坝坝加油站”,已累收集社情民意7346条,实现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758件。

  把“普通话”变成“地方话”,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何发挥“坝坝加油站”阵地作用,真正实现凝聚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

  “创新宣讲方式,让党的声音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据南川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坝坝加油站”,南川改变了以往“台上一张桌、台下排排坐”的宣讲课堂,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大讲堂”变为“小沙龙”,“普通话”变成“地方话”,解决了群众对理论宣传听不懂、听不进的问题。

  近日,在大有镇大一社区的“坝坝加油站”,一场别样的学习会精彩“唱响”。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有山歌传承人邓孝平开嗓传唱,将党的好政策融入进大有山歌中,开展全会精神微学习。台下,来自大保村7组的李继春跟着节拍学着吟唱,心中的感激溢于言表。几年前还是贫困户的她,正是靠着党和国家的政策脱了贫,过上了美好新生活。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南川立足“群众少跑路”,不断创新建好阵地。通过“长效+协同”管理,引导文明单位与“坝坝加油站”结对共建,组建“好声音”党史宣讲志愿服务队……打造了一支支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基层工作队伍,让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从基层书记、驻村干部,到带富能手和普通村民,他们通过送理论、送政策的文明实践活动,把党的创新理论、党的政策送到群众身边;定期开展“移风易俗大家说”“坝坝互评”等主题系列活动,把文明乡风送到群众身边;实施“清洁户”“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美丽庭院” 等评比活动,把幸福送到群众身边……

  持续传播正能量,唱响新时代主旋律。如今,“坝坝加油站”,已成为从城区到乡野引领思想认识、传播党的声音、培育乡风文明的一到靓丽风景线。

  以“富脑袋”促进“富口袋”,让群众致富增收再添发展新引擎

  群众最讲实在,如何让“坝坝加油站”成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真正载体,让群众得实惠?

  “把文明实践的落脚点放在群众最关心的致富群众、壮大产业上,把为群众办实事真正办实。”据南川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正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出发,充分发挥“坝坝加油站”平台作用,积极引导各文明实践所、站组织科技推广人员、致富能人等深入“坝坝学技”活动,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同时,通过设置“坝坝问计”环节发布政策、收集需求,从群众最突出的问题着手,策划实施了惠农惠民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各级各类农村专业志愿者和农技员队伍向农民群众传授创业知识,提高农民创业致富能力,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近日,河图镇中图村杨家嘴“坝坝加油站”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会,镇党委书记傅文镜到村里面对面解答群众发展问题,用一个问题带出一条思路,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写进了发展计划。

  “我们中图村河段地势比较低洼,一到雨季农田就容易被淹,哪样产业都不好发展,政府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黄文权村民率先发问道。“这个问题我们已与相关部门对接,该河段整治已纳入‘十四五’规划,顺利的话,今年年底就能实施了”,傅文镜颇有信心的回答到。“傅书记,我也来提个问题,我们现在60到70岁左右的人,出去务工没企业愿意要,就没有办法解决我们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村民唐志民问道。“我们杨家嘴周边马上要发展500亩的蓝莓基地,1000亩的茶叶基地,到时我们还会把企业里的专家请到‘坝坝加油站’教你们种植技术,为你们‘加油充电’,让你们既能学技术,还能在基地里就地务工,村里也发展起成熟的产业,全村都致富增收。”傅文镜回答道。

  随后,其他村民也坐不住,提出了一个有一个问题。傅文镜则以一个个对应村发展规划进行了解答。

  把阵地建到村社院坝,让志愿者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农技服务,为群众讲解种植知识,助力新农村产业发展……小小加油站,发展大能量。全面、全方位的服务,让南川区群众倍感温暖。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让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走到家门口

  “富脑袋”是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之义,精神文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是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领域。南川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统领,补短板、强弱项,满足群众新期待。

  “‘家门口’的文艺活动,让我找到归属感。每每和同伴一起演出,听到台下观众的掌声,都觉得成就感满满。”家住南平镇陈家场社区周阿姨是南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宣传志愿服务小队一名“文艺轻骑兵”。一有空闲,她就会带着服装和道具走进村社“坝坝加油站”,和擅长舞蹈、朗诵等文艺技能的伙伴为百姓送去表演、教学。

  走出小舞台,走进大天地,周阿姨将演出送到百姓家门口,播撒欢乐,种下文明,只是该区让丰富精神文明生活惠及更多群众的一个缩影。南川依托“坝坝加油站”,充分利用农闲、周末、饭后等时间,由群众“点题”确定加油类型,“点将”确定人员,“点评”提升效果,全区212支宣讲小分队走进“坝坝加油站”通过“微宣讲+文艺演出”、“微宣讲+志愿服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已累计组织开展“百讲进百村”志愿服务活动近万场。

  与此同时,该区还牢牢把握共同参与这个导向。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乡村春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及惠民电影放映等流动服务1.4万余场;将“乡村小舞台”搭到农民家门口,鼓励农民自创自编自演,吸引群众观看40万余人次,上台互动3.2万余人次;将写春联、拍照片等文化活动纳入“坝坝加油站”的保留节目,统筹“百姓影棚”160多名摄影志愿者,累计为群众拍摄全家福、登记照、农副产品宣传照等6500余幅;结合传统节日节点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坝坝宴、包粽子、品月饼、坝坝电影、文艺表演等文化活动,增进邻里互动,弘扬传统文化和美德。

  推动“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从一场场文化活动,一次次公共文化服务,“坝坝加油站”送的不仅仅是文化,在寓教于乐中,如今文明的种子也在南川区百姓的心头悄然种下。

  龙搏 图片由南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办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