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1-12-17 06:42:04 | 记者:韩毅 | 编辑:李平

  《沁园春 · 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重庆《新民报晚刊》第二版副刊“西方夜谭”

  从今年4月1日起,本版开设“跟着名篇学党史”专栏,梳理了21位优秀的共产党人在重庆写作或发表的名篇佳作、诗文书信。截至今日,这一专栏暂告一段落。

  初心坚如磐石,使命灿若星辰。这些镌刻在中华儿女心底里的文字,将永远激励人们,感受磅礴的信仰力量,并为之不懈奋斗。

  ——编者

  走进红岩革命纪念馆“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展览,显示屏上循环地播放着《沁园春·雪》短片。在显示屏下方展柜的中心位置,陈列着毛泽东在“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信笺上题写的《沁园春·雪》手稿复制件。大气磅礴、豪放酣畅的书法艺术,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上世纪40年代。

  这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词作跟重庆有什么关系?它是如何公开发表的?发表之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近日,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教授向本报记者讲述了这首词背后的故事。

  毛泽东赠柳亚子《沁园春·雪》

  “事实上,《沁园春·雪》创作于1936年2月。”周勇称。彼时,毛泽东刚刚走过万水千山而征衣未解,初到陕北,喜见大雪,骑在马背上,哼出了这首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这“冰封”,这“雪飘”,这“莽莽长城”,这“滔滔大河”……既是毛泽东对中国北方地理环境——三九严寒、深沟纵壑的初步印象,更是此时此刻中国共产党和他领导的军队所处历史时代、艰难环境的真实写照。

  1945年8月,作为代表着新中国希望的领袖,毛泽东受邀来到重庆。适逢老友柳亚子先生正在选编《民国诗选》,打算收录毛主席的七律《长征》,并把他根据世上流传的版本抄件请毛泽东校订,毛主席便为他题写了《沁园春·雪》。周勇称,坐在红岩村简陋的小楼里,毛泽东笔走龙蛇,将《沁园春·雪》书写在一张“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的信笺上,于1945年10月7日赠给了老友柳亚子,信笺上未题上款,也未署名。

  随后,柳亚子带着自己的纪念册到红岩村拜谒毛泽东,请毛泽东在纪念册上再题写了一份。这次毛泽东便题了上款“亚子先生教正”,下款署“毛泽东”。1945年10月25日—28日,中苏文化协会在渝中区中山一路举办“柳诗尹画联展”,柳亚子在展览上公开展出了毛泽东书赠他的《沁园春·雪》的两个手迹。这首词才正式与世人见面。

  发表后引发国共两党诗词大战

  周勇讲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毛泽东平时作书不常用章,在题写《沁园春·雪》后,柳亚子请他用印,毛带有歉意地说:“没有,我没有带印章。”柳亚子表示:“那我叫人刻两枚,送给你。”柳亚子回到沙坪坝南开中学津南村寓所,找到好友曹美成的弟弟曹立菴为毛泽东治印。

  曹立菴,湖北人,擅书法、篆刻,当时仅二十来岁。听柳亚子要为毛泽东治印,他连夜挑选两块珍藏的寿山石赶刻了白文“毛泽东印”、朱文“润之”,共二枚。

  第二天,曹立菴把刻好的印章送到柳亚子家里。柳亚子立即取出八宝朱红印泥,翻开纪念册,端端正正地在毛泽东题写的《沁园春》上签有“毛泽东”三个字的落款处,盖上两枚印章。

  1945年11月14日,吴祖光在他主持的《新民报晚刊》副刊“西方夜谭”专栏上发表了毛泽东这首《沁园春·雪》,接着10多家报刊纷纷转载,顿时轰动山城,也震动了神州。

  周勇表示,在这首词中毛泽东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秦皇”一统中国,“汉武”拓土开疆,“唐宗”贞观之治,“宋祖”平乱建国,“天骄”所向无敌。这都是彪炳千秋的事业,阙功至伟,其业至尊。

  然而,在毛泽东心中,也不过“略输”“稍逊”“只识”而已。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古往今来,世事沧桑,谁是中国的英雄,谁能主宰当今的中国?词人豪迈地高唱“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其以强烈的思想性、鲜明的政治性、精湛的艺术性,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文坛上的一件盛事。

  这自然引起了国民党方面极大的不悦,他们发动一帮御用文人填词攻击。为此,围绕着《沁园春·雪》,国共两党在重庆、在中国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政治斗争。

  1945年12月,在重庆的王若飞将国民党及其御用文人词作、文章,寄给在延安的毛泽东。毛泽东将这些词作转送正在延安的王若飞舅父黄齐生先生,并在信中说“国民党骂人之作,鸦鸣蝉噪,可以喷饭,并附一观”,一笑了之。

  折射出共产党人崇高思想境界

  “《沁园春·雪》从创作到传诵,历时十年。从默默无闻到惊天动地,从个人之作到时代之篇,从文学创作到史学研究,再从史学之作到阶级之作、时代之作。今天,我们细细琢磨,默默怀想,这首词不正展示了十年里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变动,不正概括了红岩精神得以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不正映射出产生于那个时代并传承至今的中国共产党人崇高思想境界吗?”周勇说。

  1958年9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刻印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同年12月21日,正在广州的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上写下了一段批注:“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呵!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周勇表示,回顾百年历史,重读毛词《沁园春·雪》和批注,我们应有新悟。毛泽东以政治家的高瞻远瞩,战略家的宽广胸怀和诗人的浪漫情怀,对中国历史规律和未来发展走向作了精辟的总结、精当的指引,也是精彩的表述。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