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第一次机器革命把人类从农业文明带入了工业文明,让我们切实经历了“机器力量”的伟大,帮助人类用自身力量的延伸重构了世界和自身周遭的生活。今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数字技术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革命性地形塑人类社会。智能和智慧逐渐成为和机器一体的存在,第二次机器革命正在发生。
眼花缭乱的技术词汇自带“智慧力量”的加持,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庞杂而又难以捉摸的人类未来图景,多少让我们对未来有种“雾里看花”的无力感。我们不禁要问:第二次机器革命将会把我们带向何处呢?两位处于数字技术时代最前沿的思想家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和安德鲁·麦卡菲撰写的《第二次机器革命》以详实的数据、前瞻性的洞察和睿智的思维为我们开启一段好奇之旅,带我们去探寻“智慧力量”的未来图景。
《第二次机器革命》为我们观察“智慧力量”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野。美国著名投资家芒格说:“如果你的工具只有一把锤子,你会认为任何问题都是钉子。”两位作者给我们丰富地理解第二次机器革命的心智模型,从宏大的“一张图表的人类历史”定位“我们在那里”起篇,告诉我们“摩尔定律:不仅仅是定律,而是更多好的思想”,为我们锻造了一把理解第二次机器革命的关键性钥匙:指数级增长。作者用丰富的理论模型和实践案例为我们全景式展现了“智慧力量”的成长速度、影响广度和迭代深度,不仅描绘了第二次机器革命的总体进程,也启发着我们进行延展思考:我们该如何观察生活中的“智慧力量”?
《第二次机器革命》为我们领悟“智慧力量”提供了便捷的技术图谱。两位作者用丰富而详实的案例,从点到面地向我们展示了“智慧力量”的技术支撑。作者认为,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无人驾驶汽车、在美国电视智力节目《危险边缘》中获胜的IBM超级计算机以及很多用途广泛的机器人都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它们的出现也预示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转折点——发展曲线即将出现重大弯曲的转折点。作者从这些先进技术的图谱中为我们总结出领悟“智慧力量”的三个重要维度:指数化、数字化和组合化。指数增长的魅力是第二次机器革命爆发式呈现的内在动力,是基于摩尔定律的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数字化表达是基于商业模式的创新技术市场化应用,是位于指数级增长之后塑造第二次机器革命时代的第二大动力;组合化创新是数字创新的基本形式,每一步的发展都会成为未来创新的一块“积木”,进步从来不会停止,只会不断地积累。
正如作者所言:“技术不是命运,命运由我们自己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