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经济 > 正文
李颖:仁者爱人,人恒爱之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1-12-02 08:28:07 | 编辑:肖福燕

李颖(右)在工作中

重庆市第六届先进工作者李颖,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一科副主任医师。40年来,她始终以高尚的医德坚守“良医悯人”的初心、用精湛的医术践行“救死扶伤”的使命,心无旁骛地奋斗在口腔基层医疗工作一线,时刻把患者的冷暖、忧乐放在心头,帮助众多深受口腔疾病困扰的患者健康痊愈。她先后获评“重庆市卫生系统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重庆市教科文卫系统‘五一巾帼标兵’”“重庆市优秀医师”等荣誉称号。

轻言抚慰 传递医者仁心的温度

“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让我们全家悬了1年的心终于落下了”“是您让我露出最甜美的微笑”……致谢锦旗上这些饱含深情的赞美之词,是李颖救死扶伤的荣誉,更是患者对她情切切、意拳拳的信任与感激。

一名舌癌患者,因精神压力过大而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甚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查房时,李颖觉察到患者抗拒治疗的消极情绪,她不停地耐心与患者交流,通过列举成功病例帮助患者慢慢放下精神负担、重新建立信心,最终欣然接受手术。经过8个多小时的奋战,手术成功完成。为了观察皮瓣的颜色和病情变化,李颖不顾疲倦地彻夜守候在病房,次日又继续开展其他手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颖就在她口中这样稀松平常的日子里,以一名医者“该有的”样子奉献着,也收获着。

从容应险 倾注医者仁术的力量

从医四十载,李颖对生命始终怀有敬畏之心,在医术上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凭着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李颖一次又一次救助患者于危难之中。

最惊险的一次是,一名建筑工人被一根1米多长的钢筋从下巴刺穿了面部右侧,冲断了两颗前牙自紧邻鼻子的位置穿出,钢筋还有约90厘米长一段压在患者胸口,面临严重的生命危险。囿于受伤的部位有多条神经和血管经过,消防人员认为无论是用电锯锯断钢筋还是用钳子夹断都会加大患者的损伤,而且因钢筋紧邻鼻部,麻醉师无法以正常方式进行麻醉插管,如何取出这1米多长的钢筋是一个难题。

一筹莫展之际,李颖巧妙地在钢筋插入位置的两边各切开一个5毫米的小口,以螺旋的方式缓慢退出了钢筋,很好地避免了对伤口周围丰富的大血管的损伤。

千里奔赴 点燃医者仁爱的光亮

作为口腔颌面外科的医生,李颖在唇腭裂手术及整形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先后为逾100名贫困的唇腭裂患者实施了免费手术治疗,也曾跨越2000公里远赴新疆为贫困的唇腭裂患者免费手术治疗,为患者重新找回失去的微笑、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去年12月中旬,李颖连夜赶赴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协助他们为10名重度贫困患者开展免费唇腭裂相关治疗。迫于时间紧、任务重,李颖仅用4天时间加班加点地完成了10台重度唇腭裂手术,其中最大的患者54岁,最小的患者仅8个月。为给当地留下扎实的技术,手术过程中,李颖对每个操作步骤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对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的医生们倾囊相授,希望这些技术可以为新疆更多唇腭裂患者带来康复福音。术后查房时,患者拉着李颖的手一个劲儿地说着感谢话,说自己50多年的愿望,终于成真了。

言传身教 传承医者仁德的担当

医学道路上,李颖不仅肩负甘于奉献、无悔坚守的愈人使命,更有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重担。不论是临床带教,还是课堂授课,李颖都顺势利导地教育后辈将治病、做人统一起来,推动大医精诚、仁者爱人的精神薪火相传。

李颖的母亲是一名麻醉医师,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幼年的李颖也渐渐开始喜欢上医学。“我自小就与外科手术结缘,幼时见多、看惯了各种手术刀和缝合针等手术器械,不仅不觉得害怕,反倒很感兴趣。等到年龄大些,常常自己在家用猪肉练习切口缝合,这样看似重复的操作也许在外人看来有些枯燥,我却乐在其中。”经过不计其数的磨炼积累,李颖如愿练就了一番漂亮的手上功夫。

人们口中的李颖,除了有一双灵巧的手,更难能可贵的是她面对患者、学生和同事时始终耐心、谦和的态度,让身边的人如沐春风。千金易得,良师难求,李颖1982年刚接触口腔医疗行业时,便受当时重医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主任温和有礼的言行影响,在耳濡目染中感知到医者背后人文关怀的重量。

如今,李颖也成为了众多年轻医生和学生的引路前辈,他们说:“李老师常跟我们说起,高超的诊疗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是治愈患者的硬实力,但热爱和关怀也同样重要。”

潘锋 刘志欢 图片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