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让英雄还原为真正的人 ——观京剧《秦良玉》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1-11-28 07:46:20 | 编辑:李振兵

王彦

今年9月,参演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的京剧《秦良玉》在重庆国泰大剧院上演,座无虚席,反响热烈。

舞台上,秦良玉拉着夫君马千乘的衣袖,依依不舍,互诉衷肠。那如诉如泣的唱腔,跌宕缭绕,九曲回肠,言有尽而意无穷,听得观众如痴如醉,击节称叹。尚派特有的一招一式,被“梅花奖”得主周利演绎得淋漓尽致,婉转动人,博得观众阵阵喝彩。

上世纪初,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小云以重庆巾帼英雄秦良玉的事迹为蓝本,首创演出了《秦良玉》。其第三代传承人周利是土生土长的重庆妹子,由她主演《秦良玉》这一尚派名剧,名至实归。周利不负众望,扮相惊艳,戏功过硬,两个小时的深情演绎,不喘不吁,力透纸背,尚小云应含笑九泉了。

该剧源于清董榕所著《芝龛记》,讲述了明朝末年,后金势起践踏中原,石柱女英雄、女土司秦良玉在夫冤死、子幼小的情况下,毅然代领夫职东征西讨,数次平叛,为国征战的事迹。因种种历史原因失传数十年后,重庆京剧院与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院的专家对该剧共同修改打磨,并请尚小云之子尚长荣作艺术顾问,最终让“秦良玉”重新在舞台上复活。

“蜀锦征袍自翦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与活在民间话本里的巾帼英雄不同,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载入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女将军——《明史》所载:“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远所惮。”

如何在戏剧舞台上成功塑造真实的英雄形象,始终是当下戏剧人探索的重要课题。文艺理论家刘再复曾说过,“真正的英雄式的观念,是不屈服自己心灵之外的各种压力,敢于面对人,面对人的真实的复杂的世界,把人按照人的特点表现出来,把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那些价值表现出来。”

重庆京剧院此次挖掘整理,为尚派第三代传人周利量身定制,不仅是对尚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为了尽显秦良玉这个英雄人物身上所特有家国情怀,极具现实意义。

秦良玉作为被讴歌者,在剧中并没被简单处理为干瘪的符号。当陷入为夫报仇与浴血杀敌的矛盾中时,她也迟疑困惑,也挣扎徘徊,最终选择舍小我救中华。剧中穿插了邱乘云与杜维新等朝廷重臣以权谋私、贪污误国的事件作为对立冲突,也多角度地强化了秦良玉的爱国精神与报国情怀。

为了让人物原型升华为舞台上栩栩如生的戏剧形象,该剧在真实不虚与集中提炼之间努力找准平衡点,武有将军走边巡江,文有大段优美唱段,充分展现秦良玉为妻之柔美和为母之温情的一面。当这些复杂性和多面性被生动细腻刻画出来的时候,秦良玉这个人物形象显得格外有血有肉,丰润鲜活,更接近真实的人,更接近真正的英雄。

此外,该剧的渝派特色相当浓厚,让人印象深刻。舞台设计简约大气,巴渝风格的水墨背景既有中国传统美学意义,又有一种重庆人精神气节和性格特征的现实隐喻。剧中除了反复出现佛图关、二郎山等重庆人耳熟能详的地名,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音乐元素也无缝衔接至剧中音乐,突出了地域性,让人倍感亲切。

《秦良玉》的成功演出,充分体现了重庆戏剧界的进取心和创造力。过去,大多传统剧目传递的是社会伦理道德的善恶评判,但表现上流于平面化和概念化,缺乏理性思辨和对人本身的关照。重庆京剧院以《秦良玉》为范本,在保留京剧古典艺术魅力的基础上,将关注点伸向了人性和灵魂,赋予人物全新的时代意义,贴近当今审美需求,更容易让观众领略到京剧之美,也更容易让爱国精神得以传承和弘扬。

让英雄还原为真正的人,可以说是京剧《秦良玉》最大的成功之处。或许将它称之为经典还为时尚早,但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现实的关注,对人性的刻画,对英雄的塑造,以及对创作视角的把握等等,则是可以助推重庆戏剧走得更远的重要力量。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