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我在悉尼补墙洞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1-11-14 07:30:03 | 编辑:李振兵

李北兰

刚搬到悉尼诺斯罗森林小区时,我们安装新空调,将前房主的早已“寿终正寝”的老式空调拆除,结果客厅后墙上留下一个高90厘米、宽40厘米的空洞。

我们先是想在这洞上安一扇小窗户。但当家人打电话询问商家费用时,却踟蹰不前了——对方报价多在600到900澳元左右(当时1澳元折合人民币6元多)。安装这么小一扇窗户竟然“价冲云霄”,这不能不使一向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家人心生犹豫。

然而洞却是非补不可。于是,我们又退而求其次,想请人将墙洞补上。但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对方要价竟也在400到500澳元之间。

“只要有砖和水泥,自己也能补!”说完这话,我们自己都被自己吓了一跳,两个手无缚鸡之力、且不谙水泥活的“半边天”,竟然要补墙!这在家乡重庆不啻是天方夜谭:喊两个力夫不就得了,还用得着自己动手?

但澳洲却没有力夫可喊,邻居们有活也多是自己动手。比如剪草、刷漆、修栅栏、砌花坛、安装雀鸟喂食器等等,省下一笔钱不说,还多了一份动手的乐趣!

说干就干,我们在院子里四处寻找前房主留下的废旧砖块,连半截砖头也不放过,最后基本凑齐了所需砖块。

但水泥从哪儿来?超市里倒是有售,但一卖就是一袋。多了也是浪费,于是我便提上塑料口袋去向一位刚修了房子的邻居讨要,邻居把旮旯角落都找遍,也没找到剩余的水泥。

下午去学校接孩子,车停在正在修缮的停车场,听水泥搅拌机轰隆隆地响,家人突发奇想:“去向建筑队要一点水泥。”经人指点,她找到建筑队主管说明来意,主管爽快地答应,并吩咐手下处理这事。手下听我们述说墙洞的大小之后,便道:“明天拿口袋来装,我们将给你配好所需的水泥。”

由于曙光在前,当晚睡在虚掩的墙洞下面,即便风吹“墙”动我们也不再心惊肉跳。第二天开车送孩子上学,我们带回了建筑队送的水泥。

用水拌和水泥、运送、擦拭、堆码砖头,准备妥当之后,我当小工递送砖头和水泥,家人则站在一张椅子上当泥瓦匠,用小花铲当抹子往洞上砌砖。刚开始砌的时候还有点歪歪扭扭,但经过调整,慢慢地竟也得心应手、像模像样。每排砖快砌完时都需要一块半截砖填缝,我们捡的那些半截砖头便派上用场――比着墙洞选一块大小基本合适的塞进去,然后用水泥把缝隙塞满便OK。

但墙洞砌到一半时,却出现了问题,即比较合适的半截砖已经用完,余下的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小的还好办,多塞点水泥便凑合,但面对大的我们却只有望“砖”兴叹了。

实在无计可施,我们便抱起砖块往石头上砸,可砸出来的砖块参差不齐,大小不一。

这时,也顾不了那么多,短了,我们就多塞点水泥;长了,我们就抱着再砸,直到能塞进缝隙为止。然而这样一来,原本人家给配好份量的水泥就不够用了,最后剩下两排砖的墙洞在那儿张着嘴“嗷嗷待哺”。

第二天送孩子上学,我们又向建筑队要了一些水泥,最后终于补好了墙洞。可是,外面一层的砖墙补好了,里面一层的木板墙却还是个黑洞。用木板钉上,显然有一个“疤”;贴一张画在上面,无疑是“纸糊的墙”……绞尽脑汁想呵,想呵,我们最后竟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即安一面镜子,既不影响美观又保证安全。

家人当即打电话与商家联系,三天之后,商家上门在这内墙的洞上安装了一面尺寸略大的镜片,只花了130澳元,而客厅却因了这面镜子,一下子亮堂、生动起来。

邻居杰若来访,见我们两个“半边天”居然补好墙洞,直夸奖道:“中国女人真能干!”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