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作曲家孟卫东: 歌的韵味、剧的魅力,体现中华音乐文化的辨识度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1-10-31 07:21:34 | 记者:刘一叶 | 编辑:李振兵

 

孟卫东

“歌剧的歌和剧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歌剧给人‘高雅’‘艰深’‘门槛高’的印象,越是如此,我们越要努力找到一条沟通大众的路径。”

10月15日晚,首部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歌剧《一江清水向东流》在重庆施光南大剧院上演。音乐中的重庆元素,让观众感受到浓浓的巴渝风貌。

《一江清水向东流》的作曲由中国音协顾问、中国合唱联盟主席、著名作曲家孟卫东担纲。

民族歌剧需要怎样的传承与创新?艺术创作如何适应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民族歌剧的未来该如何发展?

趁《一江清水向东流》首演之机,本报记者与孟卫东进行了对话。

借鉴板腔体是作曲思维“之一”,不是“唯一”

重庆日报:歌剧的歌和剧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在你看来如何用音乐更好地体现歌剧的戏剧张力?

孟卫东:音乐是对比的艺术,音乐的戏剧性、戏剧的音乐性,缺一不可。音乐的戏剧性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音乐结构的复杂程度,快慢高低;二是旋律的调式和调性变化。

戏剧的落点是“人”,歌剧要写出人物命运,解决好人物塑造问题,同时也要严格遵循歌剧的基本规律。

中国观众大多有“看戏”的审美定势,更注重戏剧的故事性,这就要求我们把对戏剧的认知带入民族歌剧创作中去。比如,重唱不是简单的你唱一句、我唱一句,它是同一个戏剧情境下,两个角色内心活动、戏剧动作的不同,从而构成重唱契机,这样设置的重唱才有艺术性和戏剧性。

重庆日报:当下我们应如何更好地塑造民族歌剧独特的艺术语言?

孟卫东:戏曲、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音乐文化的根基,有很强的审美基础。但我认为,借鉴板腔体(中国戏曲、曲艺音乐中的一种结构体式)是民族歌剧的作曲思维“之一”,但不是“唯一”。传统的歌剧音乐要有民族的调式,注重调性化、旋律性。我们的任务是要用歌的韵味、剧的魅力,体现中华音乐文化的辨识度,让今天的观众更乐于接受。

重庆话的表现力很强,稍加变化就很有音乐性

重庆日报:你仅花了4个多月创作《一江清水向东流》,并且是写一首,重庆市歌剧院就排一首。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用歌剧来表现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题材,你有何心得?

孟卫东:我非常热衷于歌剧的创作,对歌剧的探索也有着多年经验,每年我会写1-2部歌剧,同时还有一些其他体裁的音乐创作。

我一直坚信,歌剧音乐创作要有整体性思维。生态文明建设从来不是抽象的,它是繁华都市中的空气净化,同样也是众人脚下清澈的水。我们想通过这部剧让观众记住自己身边为生态文明建设默默付出的人,同时引导观众思考自己应该从何做起。

我写歌剧、歌曲首先想到的是要让中国观众能够听懂,让演员喜欢唱。所以,我想打造一部音乐风格比较别致、时尚、轻松,甚至幽默一点的轻歌剧。音乐上可以稍微“轻”一点,走轻歌剧的风格,或许有些类似于音乐剧。

在这个目标下,我们在旋律中加入了花腔,代表着青春态、年轻化,并引入了爵士鼓、吉他等乐器,让整部剧呈现出一种时尚感。

重庆日报:在演出中,你还加入了重庆元素,比如方言、啰儿调、劳动号子等等。不少观众反馈,这些元素与传统歌剧并不违和。

孟卫东:我希望我写的东西人们喜欢听,虽然要做到所有人都喜欢很难,但是能被一部分人喜欢,或者是能为非专业的观众喜欢,我就很开心。

音乐能够刻画、表现人最细腻、最微妙的情绪变化,在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展开中,具有烘托剧情、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

在我看来,《一江清水向东流》是发生在重庆的故事,用重庆话也很自然,并且,重庆话的表现力比普通话强,稍加变化就很有音乐性。我想,我的写作目的也就实现了。

把目标放高一点,再多给民族歌剧一点耐心

重庆日报:歌剧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欣赏歌剧也有一定的门槛。怎么让更多人接受并喜爱上这门艺术?

孟卫东:我一直认为,我们的音乐故事是给中国人看的。一部真正留得下来的优秀歌剧是要让观众爱听、演员爱唱,甚至能让观众哼着某段旋律走出剧场。例如,《白毛女》的《北风吹》、《江姐》中的《红梅赞》……优秀的民族歌剧中大多出现被广为传唱的片段。

从作曲角度看,这样的唱段最好是分小节歌唱,旋律朗朗上口,唱词通俗易懂。我在作曲时,也会认真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比如,在编排曲目上注意起承转合,以调动观众的情绪。

歌剧给人“高雅”“艰深”“门槛高”的印象,越是如此,我们越要努力找到一条沟通大众的路径。

重庆日报:有一种观点认为当代中国的歌剧创作处于繁而不荣的状态,新创作层出不穷,留下的却是凤毛麟角。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孟卫东:这几年民族歌剧创作处在一个井喷式的阶段,中国的作曲家一直都在探索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之路。目前,民族歌剧发展正面临一个大好时期,在政策上我们有民族歌剧扶持计划,各地都在创造条件排演歌剧。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民族歌剧还很年轻,当下还有一些不足有待我们去完善。作品数量是多了,但质量还不够好,总能被观众找到瑕疵,这里扣一分,那里扣一分,总分就拉低了。所以,我们还是要把目标放高一点,再多一点耐心。

重庆日报:你之前和重庆市歌剧院携手打造过歌剧《尘埃落定》,重庆的歌剧土壤如何?你对重庆歌剧未来发展有何建议?

孟卫东:重庆市歌剧院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老牌院团,创作出了一批歌剧艺术佳作。这些连连获赞的艺术作品,证明了“重庆造”歌剧的潜力。

当然,我认为重庆歌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我们要学习外国歌剧在音乐上的丰富表现力;要让民族歌剧不仅要唱段好听,而且还要好看,需进一步完善声部分配上的不足;要善于吸收先进的艺术创作经验,为民族歌剧所用。

取他山之石的同时,也要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强化剧本创作,注意围绕题材故事进行构思,故事和音乐不能“两张皮”。有所为有所不为,方能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