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1-10-28 06:47:30 | 记者:李星婷 | 编辑:肖福燕

原标题:

“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一部《向西而歌》讲述65年前上医前辈西迁建设重医故事

10月27日,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会议中心,该校建校65周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图为西迁老同志代表获颁纪念章。

记者 卢越 摄/视觉重庆

10月27日上午,重庆医科大学举行建校65周年纪念大会。大会上,学校历时6月拍摄的《向西而歌》西迁纪录片首映,讲述了65年前400余名上医前辈西迁重庆、创建重医的艰苦奋斗史。

马映雪、卞度宏、叶之美……当20位西迁老前辈代表进入大会现场,在场师生全体起立鼓掌,向老前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重医是一所因西迁而生的学校。”主持纪念大会的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介绍,1956年,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当时全国最顶尖的医学院校——上海第一医学院400余位前辈西迁重庆,白手起家创建了重庆医学院。他们用爱党爱国的无限忠诚、扎根西部的毕生奉献,为重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业,为西部医学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共同书写了伟大的“西迁精神”。

纪念大会现场,播放了为献礼建校65周年,由重庆医科大学联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共同制作的《向西而歌》西迁纪录片。该片于2021年4月开始筹备,全面搜集创校史料,精心打造故事脚本,辗转沪渝两地采访40余位健在西迁前辈以及西迁后代和校友等,历时6月完成,全长40分钟。

“66年前,一封从重庆发往上医的50余字电报和一份中央发出的01731号加急电,拉开了上医“西迁”、重医筹建的大幕。”纪录片的黑白影像叩开了历史的大门——65年前的今天,“庆祝重庆医学院成立暨首届开学典礼大会”在重庆袁家岗隆重举行,重医上医从此结下了同气连枝、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

遵照中央政治局关于沿海工厂学校内迁的指示,高教部1955年3月30日向中央提出报告:交通大学迁西安,上海第一医学院迁重庆。

中央的决定一出,各方齐齐响应。

1955年4月26日,重庆市专门研究重医建院问题,学院位置确定在袁家岗。

同年5月25日,经高教部、卫生部同意,由上医和重庆共同成立重庆医学院建院委员会,领导建院工作。时任上医副院长颜福庆任重庆医学院建院委员会主任。

1955年7月上旬,颜福庆亲赴重庆勘定重医建院校址,研究规划设计事宜。

1955年11月,中央同意“抽调上海第一医学院部分力量在重庆建院”。重医的筹建得到了上医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支持。

1957年,在上医党委推荐下,钱惪被四川省委任命为重庆医学院副院长,在他的号召下,王鸣岐、李宗明等一大批功成名就的医学骨干义无反顾西迁重庆,为重医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

从此,“西迁”壮歌全面奏响。从1955年4月至1960年7月,400余名上医人背起行囊就出发,从黄浦江畔远赴嘉陵江边,开启了建设重医,推动祖国西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征程。

纪录片中一幕幕,记载着重医的发展和上医西迁老前辈的无悔付出。65年栉风沐雨,不仅是一部重医的成长史,也是一部重庆医学教育的拓荒史,更是一部西部高等教育的铿锵前行史和广大知识分子的爱国奋斗史。

“‘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刘宴兵表示,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西迁前辈们从岁月长河中走来,又向历史更深处走去,钱惪、左景鉴、石美森……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在时间的长廊里熠熠生辉,指引着一代代重医人前进的方向。以“立足重庆、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走向世界”为战略导向,以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为根本使命,重庆医科大学正在为发展祖国医学教育事业、护卫人类生命健康,建设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纪念大会上,重庆医科大学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领导向20位西迁老同志代表颁发了纪念章。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