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跟着名篇学党史17 | 茅盾: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1-10-15 05:43:28 | 记者:刘一叶 | 编辑:李振兵

(汪浩翻拍)

    难道你竟一点儿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近团结,力争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激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节选自茅盾《白杨礼赞》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近团结,力争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激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这是著名作家茅盾所写的散文《白杨礼赞》中的一句话。

1941年,著名作家茅盾在重庆写下这篇著名散文《白杨礼赞》。是年3月,这篇千字抒情散文在《文艺阵地》第六卷第3期发表。之后,它被广为传诵,还被列入了语文课本。

“可以说,重庆见证了茅盾夫妇的抗战岁月,见证了《文艺阵地》的复刊,见证了《白杨礼赞》的诞生。”近日,原重庆工商大学教授傅德岷向重庆日报记者道出了这篇文章背后的故事。

执笔从戎

文学照亮新青年前行之路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少年时期开始,茅盾便一直致力于在时代变革中积极找寻能点亮国家发展前路的思想之光。

“茅盾走上革命之路,与他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工作经历有关。”傅德岷介绍,1916年,茅盾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后又参加《学生杂志》的编辑工作,发表了许多进步的社会评论和文学评论。工作期间,他结识了陈独秀、李汉俊等人,逐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1917年后,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茅盾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1920年10月,由李汉俊介绍,他加入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正式转为中共党员。

1920年,《新青年》迁沪出版,茅盾应邀为基本撰稿人。他还与郑振铎、叶圣陶等人组织发起“文学研究会”,积极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接办和改革了《小说月报》。

而后,他的《子夜》《蚀》三部曲等小说作品陆续诞生。从此,茅盾执笔从戎,文学成为他为革命而战的武器,照亮新青年们的前行之路。

电召来渝

为复刊《文艺阵地》奔走

1940年,在延安生活了5个月后,茅盾突然接到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的电召,要他到国统区工作,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他携夫人孔德沚南下重庆。

1940年11月下旬,经过一个半月的旅途跋涉,茅盾夫妇随董必武的车队,从延安抵达重庆。

因抗战事业而生的《文艺阵地》,是茅盾于1938年4月16日在广州一手创办。由于未取得国民党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的一纸“审查证”,《文艺阵地》在第5卷第2期出版后即遭查禁。

茅盾来渝后,希望将《文艺阵地》复刊。周恩来会见他时,也提到了《文艺阵地》在重庆出版的重要意义,并希望他继续出任主编一职。

1941年1月10日,在茅盾等人的努力下,《文艺阵地》复刊号第6卷第1期出版。复刊后的第1期《文艺阵地》保持了以往的特色,内容丰富,包括沙汀的小说《老烟的故事》、艾青的长诗《玛蒂夫人像》、张天翼的论文《论〈阿Q正传〉》;有为纪念列宁逝世15周年而翻译的两篇文章;还有当时流亡到重庆的著名青年女作家萧红的作品。

茅盾为《文艺阵地》复刊号专门写了一篇散文《风景谈》,以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延安人民生活、生产、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军队“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景象,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色彩绚丽的风景画。

此外,茅盾认为,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下,《文艺阵地》要发扬现实主义的传统,应该重视杂文这把锐利的匕首,使它发挥突击队的作用。

“所以他在《文艺阵地》上增加了‘杂感’栏目,以专栏的形式刊载杂文。”傅德岷介绍,例如复刊后的《文艺阵地》第1期“杂感”栏目,就刊登了一篇抨击以“航空的姿态”来“展望第三期学术思想”的谬论的杂文,反响不小。第2期刊载了两篇杂文,其中一篇是茅盾写的《“家”与解放》,该文批判了“妇女不必走出家庭”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文艺阵地》复刊后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傅德岷说,当时《文艺阵地》已出了两期,第3期的稿件也基本收齐。茅盾建议存稿交由生活书店保存,不出第3期,但也不说停刊,以示《文艺阵地》还在战斗,用这种方式抗议言论出版的不自由。

以纸笔为刀剑

在重庆写下不朽文章

皖南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关系再度紧张,白色恐怖笼罩重庆。此时,茅盾因在《文艺阵地》和《国讯》杂志发表《雾中偶记》和《风景谈》两篇文章而惹恼了国民党当局。

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茅盾夫妇悄悄住进了南温泉一间僻静的屋子里。

在渝期间,茅盾以纸笔为刀剑,写下了许多不朽抗战檄文,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散文《白杨礼赞》就是其中之一。

通读《白杨礼赞》后,记者发现,这篇千字散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表达了茅盾鲜明的政治观点和好恶分明的情感态度。

他颂扬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以此象征坚韧、勤劳的劳苦大众,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团结上进、坚强不屈、磨折不了、压迫不倒的民族精神和意志。

1941年3月,此文在《文艺阵地》第6卷第3期一发表,立即引起轰动,传诵不绝,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战斗意志和战斗豪情。尽管茅盾在回忆录中,对西北的白杨树的记述仅寥寥数语,而《白杨礼赞》也不过一千余字,但在茅盾的诸多著作中,这篇千字抒情散文传诵颇广,深受读者欢迎,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

“关注并重温《白杨礼赞》,我们能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和气魄。”傅德岷说,茅盾的这篇经典之作更体现出强烈的人民意志,给人以抗战必胜的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

正如散文中写到的:“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傅德岷称,《白杨礼赞》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朴质坚强、百折不挠、力求上进精神的赞歌,传递出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