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还原川渝地区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评徐鹏长篇小说《太平门》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1-10-15 05:42:06 | 编辑:李振兵

 

任竞

重庆85后作家徐鹏最近创作的长篇作品《太平门》算是一部典型意义上的历史小说,诸多曾经活跃在近现代历史上的人物都能在小说中找到对应的影子。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在大厦将倾的清朝末年裹挟了无数相关无关的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因铁路而出现了必然的转向,也跌跌撞撞地开启了寻找民族前途命运新道路的序幕。

小说开篇就充斥着快被饿死的恐惧感,辛佑国——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有心庇佑中国的人,却面临着时刻暴毙街头的可能。他的人生是一根贴在海浪上的芦苇,随着庚子国变而上下翻沉。一路的逃难更加加重了他的饥饿,作者细腻独到的文字写出了那一个时代人身体和精神上的困顿。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又不是一部典型意义上的历史小说,倒更像是一部粗砺的历史中夹杂着普通人情感命运的“青春小说”——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对时代的真切把握。

这仿佛是彼此排斥、互不相容的两个小说类型借着一个个类似辛佑国的角色逐渐铺展开了时代的卷轴,让人读起来既不会有掉书袋的艰涩之感,又能感受到时代独有的魅力与特色。

饥饿与饱食、动荡与平安、过去与未来,原本对立的词汇,就这么在兵荒马乱的年景里成了硬币的两面。

有人万丈光,就有人一身锈。有人想慵懒地躺平,就有人低头奋斗。在这样的时代中,洪门义士、莘莘学子、市商大儒,甚至是贩夫走卒,都挣扎在饥饿的困世之中,诸多拉扯博弈下,推出了一批从重庆走向世界的年轻人,开启了开门启门、寻路问路之旅。

难得的是,徐鹏作为一个85后青年作家,能够如此用心写出一部关于川渝近代革命题材的长篇小说,三年来潜心静气,认真查阅了上百份史料档案,终于还原了从清末保路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川渝地区那段波澜壮阔的恢宏历史。

我想,这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当我们太平了,当我们不再挨饿了,我们总得往回看看,想想那些动荡不安的日子,想想食不果腹的时候,再一往无前地向着远方航行。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