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唱支山歌来搭桥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1-08-29 06:55:27 | 编辑:李振兵

李韦华

“上山砍柴不用刀,下河挑水不用瓢;阿妹不用人介绍,唱支山歌来搭桥。”

“我唱山歌素有名,唱动天上织女星;织女听了爱上我,爱我是个勤快人。”

我的老家地处梁平蟠龙山区,古蜀道和318国道都从这里穿过,至今还有多处历史文化遗存。过去生产力低下,山区农民劳动艰辛,就通过吼唱抬儿调、薅秧歌、开山号子、打夯号子等山歌来消除疲劳、提劲壮气。这里的山歌有着天然的音韵美,爱情歌谣更是情真意切,缠绵委婉,生动地反映了巴渝人民的生产生活、思想情感。

“阿哥砍柴到前山,情歌唱起响山间;阿妹洗衣在河边,遥听情歌心里甜。”

提到爱情歌谣,不得不提扈槽村的“民歌老人”杨学超,他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梁平抬儿调的代表性传承人,还把山歌唱到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杨学超能唱的爱情歌谣有数百首,信手拈来,张口就唱,音律优美、节奏明快,成为弥足珍贵的乡音。

“一根田坎二面光,一路黄瓜一路姜;黄瓜没得姜好吃,媳妇没得女好当。”

忠贞不渝的爱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地处梁平大坝的礼让镇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廖建仁在该镇当过多年文化专干,他常与当地乡村乐队歌手李东明、癞子锣鼓传承人贺志灿等一起,来一段梁平坝子的经典情歌《送郎》 :

“送郎送到屋当头,郎上马来娇上楼;郎上马来呵呵笑,娇上楼来泪长流。”

“送郎送到柚子园,摘个柚子各半边;郎半边来蜜蜜甜,娇半边来纠纠酸。”

其实,无论山区还是平坝、乡村抑或城镇,爱情歌谣的内容大致相同,由爱情激发出来的艺术之花十分绚丽。

“扁担挑水挞钩长,双手摸到水桶梁;屋里还有半缸水,假装挑水望情郎。”

“幺妹地坝晾衣裳,手把竹竿把郎望;娘问女儿望啥子?我看竹竿哪节长?”

《我看竹竿哪节长》与脍炙人口的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异曲同工,含蓄婉转,借用眼前景物来表达难以明说的心曲,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多情少女的思春、伤春情怀。

“顺河走来顺河湾,砍根金竹做鱼竿;红鱼青鱼你不钓,要钓妹的小心肝。”

“顺河走来顺河湾,砍根金竹做鱼竿;红鱼青鱼钓不上,阿妹就是哥心肝。”

家乡的情歌语言朴实,感情真实,爱意浓郁。加上运用丰富多彩的群众语汇,往往又一语双关,十分风趣,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如“大河涨水翻浪花,不会节省难成家;情哥心意我牢记,钱多钱少不乱花”。

古往今来,爱情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诗经》中类似“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情爱诗歌就举不胜举。与《诗经》不同的是,家乡的爱情歌谣有着天然的本色美,是乡亲们发自心灵深处的歌。

如今,每个七夕之夜,梁平城乡总会唱响曲调热烈欢快的爱情歌谣,再现牛郎织女美丽神话的同时,无数市民的内心也会闪烁星河般的辉光。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