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政务 > 正文
巴南 产业升级成链 基础设施完善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1-06-08 08:53:18 | 编辑:肖福燕

原标题:

巴南 产业升级成链 基础设施完善

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南湖多彩植物园 摄/伍北海

塘湾村梨基地

东温泉镇黄金林村九花谷菊花园基地

河岸村永福坝人居环境示范点农房

二圣云林天乡 摄/周瑄

黄金林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在脱贫攻坚中,区镇不但帮助48户建档贫困户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确保了现行标准下的脱贫,整村如期摘掉了贫困帽,还引导村里发展起了兴农柑橘基地、十里花果长廊,总规模达1600亩的优质柑橘、药用菊花、食用菌等脱贫产业。

“脱贫摘帽后,我们首先以这些产业基础迅速启动了与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的工作。”黄金林村负责人说,村里围绕柑橘园和药菊园等产业,进行了股份制经营的深化,将产业拓展、延伸到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集体经济等。

据介绍,目前,村里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已使村集体年收入超过10万元,一些农户围绕乡村旅游办起了农家乐。柑橘园和药菊园等产业项目已为村里的80余名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黄金林村只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点。目前,巴南区正以产业升级,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为重点,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巴南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

举全区之力攻坚实现稳定脱贫

巴南区有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被作为重点攻坚对象。

“区委、区政府在部署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时,除集中力量对贫困村进行攻坚外,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对散落在农村区域的贫困户进行重点帮扶。”巴南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全区的脱贫攻坚基础是较为牢固的。

在脱贫攻坚中,巴南区派出了最强的扶贫工作队驻进贫困村中帮助发展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并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到2020年底,全区3761户12075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巴南区的脱贫攻坚战,除了确保贫困家庭“两不愁三保障”之外,还在农民增收、农村公共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上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在增收方面,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12548元增长至2020年的21856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在确保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几年间,全区共落实帮扶资金53802.83万元,惠及建档立卡、低保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儿童)等55.1万人次;在保障教育上,通过落实教育资助政策,确保了全区无因贫困导致的失学辍学发生;在医疗保障上,建立完善起“七重医疗保障”体系,贫困人口基本参保率、大病救治率、家庭医生慢病签约服务管理率、重病兜底保障率均达100%。同时,还加强了农村医疗基础建设,全区建成4家二级医院和18家镇街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全科医师315名,完成了256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通过对住房安全的大排查后,区里投入1.8亿元财政资金,实施危房改造6000余户,全面解决了3万余人的住房安全问题;通过实施农饮安全精准提升两年行动,投入人饮水利建设经费1.82亿元,新建或改造自来水厂、供水站、人饮水池等饮水工程2万余处,使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5%以上。

产业是稳定脱贫的基础。经过几年的努力,巴南区的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都分别培育起1-2个主导产业,并形成了二圣镇“四个一万亩”产业基地、双河口镇塘湾村千亩特色水果产业基地、东温泉镇黄金林村十里花果长廊等示范基地。同时,通过小额信贷、电商扶贫、消费扶贫和产业扶贫相结合,探索建立起“农业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电商+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模式。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迅速衔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在高标准完成阶段性的脱贫攻坚任务后,巴南区迅速部署、启动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

今年元旦后上班第一天,巴南区里召开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暨实施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会议,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安排部署。

已脱贫摘帽的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得到重点帮扶。

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的双河口镇塘湾村,在实现整村脱贫摘帽后,迅速地启动乡村振兴行动,并成为区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试点村。

目前,塘湾村已精心制定出乡村振兴方案,结合羊鹿山片区文旅及农旅发展现状,围绕规划、政策、工作、保障四个衔接,提出了巩固脱贫成果、夯实基础设施、产业提质增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抓好人居环境、强化乡村人才振兴、加强组织建设7个方面的重点举措。

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塘湾村继续完善提升自来水厂集中供水;对全村26.5公里的公路中还未完成硬化的路段进行硬化;成立红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集中经营管理黄冠梨、翠冠梨、巴南香桃、西瓜等高山特色水果产业,并将这些产业延伸成产业链条等。

“目前,全区以试点村为引领,全面启动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巴南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

产业升级成链夯实振兴基础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巴南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首先围绕在脱贫攻坚中发展起来的一批产业进行延伸升级,打造乡村产业链条。

二圣镇幸福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在脱贫攻坚中发展起了无花果、柑橘园、玫瑰园等脱贫产业。在产业升级中,这些产业都开始延伸出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如玫瑰产业,就已被建成集花卉观赏与盆花销售、鲜花采摘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旅融合项目,村里在玫瑰园边建起生态停车场、景区厕所等旅游配套设施。目前,玫瑰园已成为重庆新晋赏花打卡点,并带动相邻的稻虾养殖基地,延伸成集销售、垂钓、现场加工为一体农旅休闲项目。

在二圣镇,除幸福村外,全镇都在乡村振兴中加快了产业的升级成链。

二圣镇天坪山上的云林天乡项目有6000亩面积,原是一个苗木种植基地,主要为城市绿化培育苗木。以前,当地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园林绿化公司,每年获取微薄的土地流转收益。在产业升级中,苗木基地通过农旅融合项目的打造,已实现了从“卖苗木”到“卖景观”的升级。

在升级成链中,云林天乡项目重新规划建设包括清华白鹭潭组团、磨盘山组团和山谷运动区,并拟分为三期进行打造。目前,一期清华白鹭潭项目已基本建成,二期山谷运动区正在打造,三期苗木花卉布局已基本完成。

这个项目依托天坪山生态景观资源,以打造“巴渝山乡生活美学典范”为目标,目前已建成十里花果休闲长廊、清华白鹭潭湿地公园、滨湖花海、星空露营、水上运动、格桑花海、紫薇园、海棠园、杜鹃园、杨梅园等景点,形成了花海、湖景、民宿、亲子、采摘、研学、赛事等特色农文旅体验项目,成为中心城区周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高山花海农文旅主题示范点。2020年就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300万元。

“围绕市场需求,将产业升级、延伸为农旅融合的产业链条,是我们在产业振兴中的重点。”巴南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已启动了一批脱贫产业向链条式产业升级的项目建设。

围绕乡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巴南区还围绕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完善乡村基础设施。

在前几年的脱贫攻坚中,巴南区就加快了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全区新建和改扩建农村公路1500公里,使村组公路通畅率达到100%;投入通讯网络项目建设经费18亿元,新建移动通信基站7000余个,使行政村全部实现光纤网络和4G网络信号覆盖。

“目前,我们正抓住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机会,对全区乡村特别是已脱贫摘帽的贫困村的交通、水、电等基础施设,进行提档升级和完善。”巴南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

在提档升级完善中,巴南区坚持规划先行,按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等乡村分类,加快推进村布局规划编制,以尽快实现全区行政村乡村规划编制全覆盖,形成城乡融合、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分类有序推进乡村发展。同时,对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燃气、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进一步的完善。针对农村水利薄弱环节,完善水利设施建设,推广水肥一体化灌溉、高效节水灌溉等技术。统筹衔接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田“宜机化”改造,完善路、沟、凼、渠、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正在逐步完善的乡村基础设施,为巴南区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王彩艳 杨敏 图片由巴南区农业农村委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