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细胞生命的礼赞》译后记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1-04-26 08:25:07 | 编辑:肖福燕

原标题:

《细胞生命的礼赞》译后记

苏静静

刘易斯·托马斯是一位医学科学家,曾被誉为“现代免疫学和实验病理学之父”。

1971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主编弗朗茨·英格尔芬格邀请时任耶鲁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的刘易斯撰写专栏,名为“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每月一篇,每篇1000字左右。虽然没有报酬,但也不会对他的文字进行编辑。就像他后来在《最年轻的科学》中所说的那样,他“很珍惜这次机会”,能够摆脱科学写作中“每个字都绝对不含糊的扁平风格”,他也在写作中逐渐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这其实也是重拾年轻时代的兴趣,他在大学期间曾在《大西洋月刊》《哈珀集市》和《星期六晚报》上发表了大量的随笔和诗歌,讨论医学现状与发展、死亡和战争等主题。

1974年,维京出版社将其中的29篇随笔结集出版,便是这部《细胞生命的礼赞》。甫一问世,立刻收获上佳的口碑,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并在短短的五年内被翻译成了11种语言,畅销全球。

他自诩为一个生物学观察者,所有的文章都是一则则的观察手记。从书名The Lives of a Cell说起,字面来看,他的观察对象是“一个细胞的生命”,生命是复数形式。或许他写的是一个细胞的前世今生?或许是一个细胞本有“九命”?甚至追问一句,这个细胞是泛指还是特指某个细胞?这是作者留给读者的悬念,实际上,在最后一篇《世界上最大的膜》中给出了回答,在作者看来,地球也是一个细胞,所谓的一个细胞便是这个世界吧。

作者是一位优秀的观察家,他总是以一种意想不到的视角敏锐地观察芸芸众生,尤其是他对科学家的观察。

作者总会让我惊叹其文笔功力之深厚。他如诗人一般,描绘了自然界的诗意,他用睿智的视角,捕捉到自然界的谐趣,洞悉了自然界无处不在的共生关系。他似乎有一把神奇的刻度尺,从外太空到深海,从分子到思想,从细胞器到物种,从语言学到有机体,从音乐到社会关系,从自然生态到学术生态。他讨论了科学、环境、生物、人类,甚至宇宙,在免疫学、社会学、生物学和语言学等各领域之间不断穿梭。他既能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又能化整为零,博学却不显卖弄。曾被授予理学、法学、文学,甚至音乐等荣誉学位的他,实至名归。

诗意的文字背后也透着作者的哲思——地球上的万物都是彼此相连的。作者没有艰涩的语言、华丽的辞藻,唯有朴素的表达,但海量的双关、类比和隐喻信手拈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处处透着科学家的严谨、缜密和幽默。

这本书的神奇和可贵之处在于,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刚刚出炉的评论可能午夜时分已是明日黄花,分分钟被打脸的情况比比皆是,而他的很多洞见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发人深思,甚至因为距离我们年代久远,更让我们觉得颇有新意。

其实,我和这本书还有一层特殊的缘分,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2004年。我在大学时,曾经有过成为科学记者的志向,想要找一些书参考阅读,当时教我医学史课程的张大庆教授推荐给我两本书,其中一本是《细胞生命的礼赞》,另外一本是《最年轻的科学》。课程结束后,我对医学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保研时,毅然投入张大庆教授的门下。如今,医学史的教学和研究也成为我热爱的事业,既是生活所需,又是兴趣所在。机缘巧合下,很荣幸能够再译这本书,而翻译爬梳的过程更是让我对原文有了一番深耕细读,它的优美和精妙程度让我有些不忍翻译,破坏或许在所难免,译者只好加了一些注解,只求能补救一二。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