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去苗家喝栽秧酒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1-04-18 08:24:07 | 编辑:肖福燕

罗昭伦

农历三四月间,是栽秧的季节。在万盛的苗家山寨里,栽秧的苗族人家大都要置办栽秧酒,款待前来帮忙的客人。据当地苗族老人说,这种习俗已沿袭了上百年。

俗话说:“栽秧的酒,打谷的饭。”苗家人对栽秧酒十分讲究,而且,一天要吃五餐。

栽秧日前一天,男主人负责买回新鲜猪肉,磨好豆腐;女主人则在厨房里忙得打转,蒸糯米做糍粑。待一切准备好,就把腊肉、鸡蛋、花生、咂酒等端到院子里,面朝大山焚香、烧纸,祈求风调雨顺,保佑全年五谷丰登。

栽秧这天,凡已出嫁的苗家女儿,几乎都要回娘家帮厨,外出的男子则赶回来给自家或邻居们栽秧。天刚蒙蒙亮,这些精壮劳力挑着竹筐就奔向秧田。人们走到绿油油的秧苗前,先小心地试探水的深浅、土壤的松软度,接着试拔,不能损伤了秧苗的根。把握好力道后,就开始快速地拔苗。拔出的苗满一大把时便在水田里将泥浆洗去,用栽秧草将成把的秧苗小心捆扎好,再抛到身后。大家一个个都暗地里较劲,看谁拔得快、拔得好、捆得好。听他们说,如果能将一把秧苗齐齐整整地捆好,不伤秧苗的茎,捆好的成把的秧苗往田里随处一扔绝不会散,这才是高手。

秧苗扯到一挑后,就到了吃早饭的时间。拔好的一部分秧整整齐齐地码在箩筐里,挑到离水田最近的地方,然后回主人家吃早饭。“早餐不喝酒,栽秧冷得抖”,酒是必须喝的。当然,不能喝过量,以免影响插秧。

吃罢早饭,大家吆喝着便开始栽秧了。栽秧前,先由栽秧高手到田里“搭秧头”开秧门,其余人则跟着他各尽其能,你追我赶。待每人一挑栽完后,大家伙的肚子开始咕咕作响,便上田坎来“打幺台”——汉族的说法叫歇气。“歇气”并非只是坐下来休息,还要吃点东西。主人家大多都要煮东西给帮忙的人吃,穷点的人家煮汤圆,较富裕的煮鸡蛋或鸭蛋,然后送到田坎边。大家一边吃喝一边说笑,议论谁栽得快栽得好。吃完后稍作休息又继续扯秧子去栽,待第二挑栽完后才去吃午饭。

午饭一般都是满满几大桌,划拳斗酒的、比赛吃饭的,那个热闹劲儿能把堂屋的屋顶掀翻。热情的女主人会站在某个庄稼汉的后面,冷不丁地扣上一碗饭到他碗里,惹得对方一阵惊叫,笑容又在脸上漾开。午饭作为正餐十分丰盛,可以说是真正的“九盘十二碗”。主人家常常一个劲地招呼大家多吃点多喝点,以此感谢大家的帮助。男主人往往当起了“酒司令”,召集一屋子的男人坐一桌子,每个面前一个大碗。男主人先干为敬,咕咕咕几口就将二两白酒吞下肚去。豪爽的苗家人,输钱输米不输人,喝起酒来都十分豪爽,一口口白酒就下了肚。

酒饱饭足后,大家伙又奔向水田接着干,直到迎来苗家栽秧酒最富情趣、最丰盛的晚餐。桌上摆满了富有苗家特色的各式菜肴,腊猪蹄、腊香肠、腊排骨、蒸肉、扣肉、连肉、蹄髈等等,只嫌饭桌小了。饮的酒也是苗家人自酿的咂酒。客人入席后,主人双手捧着盛满咂酒的大土碗,推杯换盏,你言我语,借着酒劲,吟一段酒令,说上一段四言八句,像“大田栽秧行对行,中间留个鲤鱼塘。情哥过路好洗澡,情妹过路好歇凉”之类,意在劝客人喝酒。劝酒要劝到对方喝醉方肯罢休,以体现主人的殷勤大方。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