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恽代英—— 中国有希望无希望 只看我们青年努力不努力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1-04-16 08:49:48 | 记者:赵迎昭 | 编辑:肖福燕

 

恽代英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青年应该怎么样做?

近来我常常说见一般青年说:“现在的社会糟透了!我们直没有法子想了!”据他们的话看来,大概是因为中国今年兵争,明年匪乱,大家争权争利,扰攘不息的,把社会弄得糟做一团,就是有热心人想改造社会,也无从改造。所以只好说是没法。即如我此次到四川,在万县听见一个人说:“中国现在没有法子救了!”请大家凭着良心说:救中国究竟有法子没有!这个糟透了的社会究竟有没有改造的希望!

……

我们若要减去这可笑的念头,使这个无希望的中国变成有希望,非我们青年努力不可。青年若不自己承认是“人”,不努力去做,中国便真正无希望。这才真是笑话!所以现在要说中国有希望无希望,只看我们青年努力不努力。什么全要靠自己,靠别人是不行的。

——节选自恽代英《恽代英先生演说词》

“使这个无希望的中国变成有希望,非我们青年努力不可……中国有希望无希望,只看我们青年努力不努力。什么全要靠自己,靠别人是不行的。”1921年10月24日,“中国青年热爱的领袖”恽代英这样慷慨激昂地说。

恽代英是一位怎样的革命家?为何能得到青年人普遍爱戴?4月1日,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在重庆发表热情演说

“使这个无希望的中国变成有希望,非我们青年努力不可”

“1921年10月24日,恽代英在重庆联中自治会成立大会上演说时,猛烈抨击了当时‘靠不住的政府’,指出靠别人是不行的,并强调作为青年肩上应负的责任,一席讲话在青年学生中产生了强烈共鸣。”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研究员罗辑介绍,这篇热情洋溢的演说词,刊载在重庆联中校友会主办的《友声》半月刊第一期。

恽代英的讲话何以在当时青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和反响?罗辑说,在大革命期间,很多进步青年是呼唤着恽代英的名字走上革命道路的,我们不妨从恽代英的革命历程中寻找他受到青年拥护和爱戴的原因。

恽代英,原籍江苏武进,1895年生于湖北武昌。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于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1923年任上海大学教授,同年8月被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宣传部部长,创办和主编《中国青年》,培养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

《中国青年》编辑部每天要收到几十封甚至上百封读者来信,还有许多青年不远千里慕名前来求教。对于读者的来信,恽代英不管多忙,都要和其他编辑一起写复信。有普遍意义的则在杂志上刊登,以期引起讨论。

“当时学术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思想对青年影响很大,恽代英循循善诱,深刻指出,在中国不打倒军阀统治,不打倒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纵有几千几万技术家,也不能救国。”恽代英研究专家、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良明在《恽希仲与他的父亲母亲》一文中写道。

罗辑说,演说词中“使这个无希望的中国变成有希望,非我们青年努力不可”等语句,体现了恽代英是一位豪情满怀的革命斗士,更表达了他对青年的肯定和期待。恽代英认为,青年朝气蓬勃,英勇无畏,敢于冲破封建制度的束缚,撕开资本主义的面纱。青年,是革命必胜的希望。

组织旅行读书团

助推马克思主义在巴渝大地传播

罗辑说,恽代英将很多精力用于关心青年、带领青年、培养青年,他在重庆组织旅行读书团的故事就是一例。

1923年,恽代英应邀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是年1月,他趁着寒假之便,带着追随他离开泸县的张霁帆、余泽鸿等9名学生,组织了一个旅行读书团,到重庆江北刘家台的一处农舍安顿下来,青年们由此开启了一段既有趣又有意义的学习生活。

青年们共同出资、共同学习、共同劳动,学习方式不拘一格:桌凳不多,有的就坐到床上学习,有的甚至坐到恽代英的桌子上学习。遇上天气晴朗,青年们还会到户外边晒太阳边读书,年龄小的还喜欢爬到树上去学习。

除了自身学习外,旅行读书团还在重庆进行马克思主义传播。从读书团所在地附近的治平中学开始,学员们逐渐和重庆联中、巴县中学、川东师范等认识的同学建立起联系,影响逐渐扩大。

这些学校的学生,三三两两地到旅行团驻地刘家台,从学习问题、思想问题、政治问题到家庭婚姻等问题,都来请教恽代英。而恽代英深入浅出的解答,最终使大家怀着对革命的向往,满意而归。

“在这个过程中,不少青年学生得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旅行读书团的一系列活动对马克思主义在重庆的传播产生了很大影响。”罗辑说。

牺牲时年仅36岁

被周恩来称为“中国青年热爱的领袖”

1930年5月6日,恽代英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恽代英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1931年4月29日,他被杀害于南京,年仅36岁。

就义前,他写下了气壮山河的《狱中诗》:“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这首诗表明了他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理想而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壮志豪情。

“中国青年热爱的领袖——恽代英同志牺牲已经十九年了,他的无产阶级意识、工作热情、坚强意志、朴素作风、牺牲精神、群众化的品质、感人的说服力,应永远成为中国青年的楷模。”1950年5月6日,周恩来总理为《中国青年》杂志题词,纪念恽代英牺牲十九周年,他在题词中这样写道。

英烈已逝,风范长存。恽代英的母校中华大学已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近年来,这所名校通过排演大型话剧《恽代英》、成立“恽代英新闻采访团”等形式,勉励青年学子传承与弘扬先烈精神。此外,有关部门还出版了《恽代英全集》、拍摄了大型文献纪录片《永远的恽代英》,让恽代英的精神代代相传。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