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庆 > 正文
年俗新表达 一样的情一样的味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1-02-14 07:56:47 | 记者:韩毅 实习生 柏雨欣 | 编辑:李振兵

 

    黔江区濯水景区土家幺妹儿直播团启动了“云端看风景过大年”直播活动。春节期间,直播团通过线上直播,让外地游客和在外就地过年的乡亲在云端就能欣赏到濯水景区过大年。特约摄影 杨敏\视觉重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新春文化系列展—牛气冲天”现场,市民正在观展。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南岸区南滨路龙门浩老街,一名歌手正在直播与市民互动,现场格外热闹。特约摄影 郭旭/视觉重庆

北碚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留守儿童曹邱宇、曹邱丽兄妹正在与母亲视频连线。记者 万难 摄/视觉重庆

    梁平区屏锦镇“德合泰”作坊,梁平木版年画国家级传承人徐家辉正在查看年画印制质量。特约摄影 刘辉/视觉重庆

漫画/曹启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转眼间,牛年春节的脚步已至,城市里、乡村间,家家户户已把“新桃换旧符”,空气中弥散着年的味道。

“又往家里寄这么多东西,我还不知道照顾好自己?”2月11日,在江北盘溪二支路佳禾园小区,张国峰收到几件包裹,打开一看,是留在北京过年的女儿给他网购的年货。

他嘴里嘟囔着,心里却美滋滋的。“老太婆,你把微信整明白没?别到时候发不起红包,给外孙的压岁钱得靠它。”张国峰交代妻子说。

“应该没问题,我已在钱包里存了钱,一会再去研究怎么弄视频。”老伴回应道。

吃年夜饭、逛庙会、祭祖、守岁、贺春、拜年……作为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千百年来被一代代中国人传承着,并形成团圆、祥和、希望等精神内涵。今年,像张国峰女儿一样,很多人就地过年,但记忆与情愫没变,“数字化”年俗新表达让年味一样浓。

云购年货

人未返乡心意到

“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娃儿要吃肉,老汉没得钱……果果甜,要过年,孃孃给我压岁钱。”千百年来,这首民谣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重庆的年俗和年味。

“在我记忆里,过年是从家家户户置办年货开始。”这几天,在深圳一家文化公司上班的80后陈欣接连观看了好几场年货直播,网购了大批年货。

陈欣的老家在开州区南门镇。她回忆称,小时候,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但每到腊月,父母都要到场镇置办大量年货,一般是先把自家养的猪、羊、鸡等卖成钱,再换回糖果、瓜子、烟酒、新衣服等,等三位姑姑回娘家后,一大家人再开开心心地分享。

“今年,我们一家三口留在深圳过年,但置办年货依然是过年不可或缺的一件事。”陈欣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称,在她的年货清单里,既有糖果、瓜子、烟酒、衣服等传统品类,也有智能手机、健康手环等新物件。

“手环是给爸爸的,他心脏不太好,我要远程监测他的身体情况;手机是给大侄女的,她去年考上了大学……”陈欣说。

事实上,像陈欣一样,今年很多人选择就地过年,人虽然不能返乡,但心意不能少,“云购年货”已成为一种风尚。

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由商务部等部门指导开展的“2021年全国网上年货节”,从1月20日至29日,全国网络零售额达3441.1亿元人民币。其中,有平台的数据显示,年货节期间,平台异地订单数量整体增幅达60%,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与三线及以下城市间发单量快速增长,多为异地工作人群与家乡亲人互相寄递年货。

云上团聚

线上过年欢乐多

“爷爷,敬您这杯酒,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奶奶,快来,一起喝哟!”……2月11日,在永川区朱沱镇,75岁的周贵先家一片欢声笑语,一家人正在“云上团聚”,吃年夜饭。

周贵先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湖北,二儿子在北京。老两口之前在北京带孙女,去年孙女读初中后,他们便返回老家养老。

因担心二老的安全,从事IT工作的二儿子就在家里安装了一套视频对讲系统,不仅可以适时监控家中情况,还能通过网络电视的显示屏与老人视频连线。

“没想到,这套系统今年可发挥大作用了。”周贵先的二儿子在视频里告诉重庆日报记者,他父母都是退休教师,家庭观念很重,年夜饭是他们一家春节的“重头戏”。以往每年,他家都要搞“家庭迎春晚会”,每个家庭成员要表演节目并总结自己一年的工作或学习情况。

“今年,我的两个儿子都不能回来,我们一大家子分居三地,但通过视频连线,年味一样足,而且让春节过得更轻松、自由一些。”周贵先乐呵呵地说,他们一家人聚齐后共有9人,家里房间不够住,去宾馆开房感觉又没有家庭氛围,就打地铺。

重庆日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今年不少家庭成员因不在同一个城市,没办法团聚,而在数字时代的当下,大数据、智能化已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阻隔,云团圆、云聚餐、云拜年、线上发红包等数字化服务,在很大程度满足了人们过年的需求,让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更加便捷有趣,一样充满了年味。

不仅如此,我市不少景区、文博场馆等还开通了云直播、云游览等,让宅在家里的本地人、留在重庆的外地人以及留在外地的重庆人,通过一根网线就能逛庙会、赏非遗、看展览、观花灯,营造出浓厚的的节日氛围。

形式在变

祝福团圆未曾变

“每逢佳节倍思亲,回家过年、感受阖家团圆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幸福。‘数字化过年’或许让有些人感觉年味变淡,但回溯春节文化习俗千百年来的历程,一样在变化中,不变的是人们内心的信念。”重庆知名作家、文化学者阿蛮认为。

阿蛮著有《老重庆民俗漫画》一书,对重庆民俗有深入研究。他称,通常认为,春节始于殷商时期岁尾年头的祭神祭祖活动,而这种祭祀活动又发端于原始社会合祭众神的“腊祭”,因此已有数千年历史。

不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随着人们生产、生活及认知的改变,春节的祭祀对象、仪式、时间以及一些习俗都在发生变化。如,腊月二十三祭灶神(俗称灶王爷),可如今随着厨房结构的改变,灶王爷的画像已难见踪影。

“无论怎么变化,春节凝聚的文化内涵一直传承至今,包括祝福、团圆、祥和、希望等。”阿蛮说,年味是春节文化内涵的外化呈现,是每个人心中的一种感觉。

有人说,现在年味在变淡:物质生活丰富了,减少了对过年的期望值;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减少了节日气氛;微信拜年,减少了亲近感。

“在我看来,这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容和形式有所变化,春节的精神内涵一直没变,已融入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阿蛮称。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教授、中国旅游研究院长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罗兹柏也称,春节是中国人仪式感浓度最高的时间节点和情感节点,不论过节的景象如何变化,年味永远不会变,因为它是刻在国人骨子里的信仰,是关于团圆、关于幸福、关于新年的期盼。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