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政务 > 正文
南川 将智慧医疗健康服务“一网打尽”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1-01-27 08:31:32 | 编辑:肖福燕

原标题:

以信息化赋能新发展

南川 将智慧医疗健康服务“一网打尽”

峰岩乡正阳村家庭医生上门为签约村民提供健康卫生服务 摄/甘昊旻

西城街道开展核酸采样检测应急演练 摄/任前蔚

远程影像诊断

以信息化赋能新发展。“十三五”时期,南川区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答卷。

依托区域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平台“一张网”,坚持实施信息化建设“一盘棋”,南川用不断奔跑的数据,冲破了制约医疗资源均等化服务的瓶颈,打通了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数据即时化 疫情防控“把好关”

1月18日上午,南川区水江镇防控办工作人员李克勇打开了手机上的“社区线索管理系统”——石茂村有位村民刚从澳门返回南川,关于他的基本信息、返回时间、活动轨迹、核酸检测结果等,李克勇需要详细记录在案。

除了这一重点对象,这天上午,李克勇还核实了23名自主申报的即将返南人员。通过他的“一键上报”,南川区防控办可以第一时间掌握这些返南人员情况。

即将到来的春节返乡高峰,为各地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更精准地掌握返乡人员活动情况?1月15日,南川区社区线索管理系统正式上线。

这套系统依托于南川区智慧健康平台这个“总框架”,在其子系统“南川区公众健康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增设了到南/返南自主申报、疫情线索上报等单元,方便群众进行自主申报,以及村社工作人员进行人员排查。

“我们镇有1万多名流动人口,传统的排查统计申报费时费力。随着风险区的变化,还会增加重复劳动。现在有了这个线索管理系统,排查面更广了,信息还更准确了。”李克勇说。

“全区30多个乡镇,过去汇总数据一般需要好几个小时,很多时候还需要催报。现在方便了,一键到位。”信息化系统也为南川区防控办工作人员带去了极大的便利。

利用信息化建设,服务常态化疫情防控,南川的这一创新举措再次走在了全市前列。

事实上,以信息化助力疫情防控,南川此前已经有了先行先试。

就在去年4月,南川区卫健委与区教委联合,开发上线了“学生晨午检监测系统”。

该系统能够第一时间将因病请假的学生、教职工进行上报,随后由每所学校的卫生专职人员进行情况追踪核实。

1月18日下午,隆化四小校医黄益欣像往常一样轻车熟路地点开了这个系统。当天,学校有6个孩子因病请假,他们的体温、症状、医院检查结果等,在手机界面上一目了然。

“每天,各班主任都会通过手机APP或者网站在线填报因病缺课的学生情况,我的工作是进行核实,然后确定上传。”黄益欣介绍,由学校统计的数据会实时上传到对接的医院,便于科学研判。

这一方式牢牢守住了学校这一重点场所的“防控关”,得到了市教委的高度肯定,正逐步在全市教育系统推广。

接下来,南川区卫健委还计划将“学生晨午检监测系统”的异常数据与“智慧健康平台”中的医疗数据实现交互。这意味着通过大数据筛查,一旦发现有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就能够提供及时预警,真正将疫情防控的关口前移。

“通过信息化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疫情防控、医疗卫生资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实现了健康服务智能化、卫生服务数字化、预警服务即时化。”南川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服务智能化 脱贫攻坚“助好力”

南川,幅员2602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31个乡镇。

幅员面积广、居住人口分散等现实,导致这里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群众看病就医难矛盾突出。

近年来,将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与脱贫攻坚深度结合,南川以信息化的“一张网”将卫生健康服务沉到了“网底”,破解广大农村地区的就医难,实现了城乡就医的“同频共享”。

去年,水江镇村民刘远连因突发胸痛,来到镇中心卫生院就诊。在看过病人检查报告后,卫生院医生程伟点开了手机上的远程问诊APP。很快,南川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接手”了这一病例,在线查阅了病人的过往病史、检查结果后,给出了转院行PCI术的建议。

在镇医院就可以享受到区医院的专家治病——因为有了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这样的共建共享在南川广大农村地区得以成为现实。

借助服务平台这张“网”,南川区所有的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院、个体诊所实现了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险服务、移动支付服务、影像报告图像、检验报告等医疗健康数据在区域内的全面共享。

在此基础上,南川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宏仁医院作为牵头医院,与全区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建立起医疗共同体,实现“医通、财通、人通”。依托医共体,又建立了远程诊疗系统,将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区域临检等分级诊疗集成到系统中。

如此一来,基层医生拿不准的病例,可以实时求助上级医生。数据的迅速往来间,不仅极大提高了治疗效率,也提升了基层卫生医疗的服务水平。

同样是基于信息化的这张网,2018年南川在全市率先自主开发出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系统。

南川区木凉镇云都寺村建卡贫困户胡祥友(化名)就是一站式便利的受益者之一。

因为轻度脑梗,胡祥友在南川区人民医院进行了住院治疗。办理出院时,通过“一站式结算”,他只缴纳了自费的1131.56元,就结清了所有手续。

而此前要完成这些手续,胡祥友除了在医院结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额医疗),还需要到民政部门和保险公司报销民政救助、扶贫医疗救助和精准脱贫保这几部分费用。以前跑3个地方,现在一站式搞定——信息化给贫困户带来了最直接的便利。

不仅如此。依托信息化的一张大网,南川区建立了建卡贫困户精准识别系统,建立医院建档贫困户HIS数据库,通过就医贫困户医保信息与就医医疗机构贫困户HLS数据库进行身份信息比对,识别贫困患者身份信息,实现身份识别全覆盖,解决了建卡贫困患者就医报销最后“一公里”。

此外,南川区还建立了因病致贫返贫预警救助机制,通过信息化筛查、大数据比对反馈因单次费用超过1万元或自然年累计自付费用超1.5万元,与属地政府及乡镇卫生院入户核查后,核实确实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多部门联动“一事一议”给予救助,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健康数字化 公共卫生“服好务”

除了助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对更多南川人而言,过去几年来得益于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赋能,带来的是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更加舒适的就医体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为老百姓带去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在南川的医药卫生领域得到了生动践行。

据介绍,截至目前,南川区投资2000万元打造的区域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已经聚合了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在内的26项日常应用,并且集成了全区40家公立医疗机构、12家民营医院和个体诊所(村卫生室),目前已达2000万余条医疗服务和健康档案数据,南川因此实现了贯穿区—乡—村的医疗健康数据互联互通。

2017年上线的南川区公众健康服务公众号,在南川老百姓的生活中已经得到普遍应用。这一公众号就是基于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开发而来。实名认证后,南川居民不仅可以通过手机一键查询自己的健康档案、就医信息,还能实现检查检验结果自动推送、预约公共卫生服务等。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一种新型基层医疗服务模式。然而,在实践中这一模式由于缺乏有效监督,往往难免流于形式。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创新开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手机端APP,南川将这项服务也实现了做细做实。

通过APP,签约居民和家庭医生之间可以进行健康咨询、慢病随访、视频通话等实时互动。更重要的是,借助手机的GPS定位功能,家庭医生上门与否全部实现“有迹可循”,再加上服务过程中的影像实时传输,真正确保了签约服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以公众健康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为代表,依托区域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平台“一张网”,坚持实施信息化建设“一盘棋”,南川呈现出城乡医疗资源有效互动、公共卫生均衡发展、医疗质量明显提升的良好局面,在“十三五”时期交出了一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高质量答卷。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人曾评价,“南川区通过信息化助推医改,在促进医疗资源下沉、方便基层群众看病就医、加强全行业综合监管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链接》》

“数”说“十三五”卫生健康成就

●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实医生巡访,累计开展医生巡访13.748万人次。

●实现运转困难基层医疗机构亏损扭转率90%,区内就诊率达91.5%、基层诊疗人次占65.5%。

●筹资21.5亿元完成人民医院内科楼、精卫中心、妇儿分院、中医医院迁建、宏仁一医院等建设,区妇幼保健院迁建有序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全覆盖完成改造升级,村卫生室100%达到标准化。

●国家级住院医师规培等12个专业基地落户南川,创成市级重点学科(特色)专科16个、区域重点学科6个。

●建立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5个中心,全市唯一孕产妇连续6年零死亡。

●获批重庆唯一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连续6届被评为无偿献血先进城市,人均期望寿命达77.16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2.13%。

王静 王萃 图片由南川区卫生健康委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