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政务 > 正文
铜梁 四大要素有保障 赋予发展新动能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1-01-24 09:26:17 | 编辑:肖福燕

原标题:

铜梁 四大要素有保障 赋予发展新动能

铜梁城区 摄/唐彬

铜梁区社会治理指挥中心

市民服务中心 摄/唐彬

少云民兵应急连 摄/唐彬

优化的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文明的社会氛围、充足的能源供应,都是保障一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要素。

近年来,铜梁区着力要素保障。通过加强执行力建设,营造清清爽爽的政治生态、工作思路、同志关系和干事环境,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致力解决“七难”,优化营商环境;紧扣少云精神壮大志愿者队伍,推动文明创建;立足优势创新思路,充分保障能源供应。“四大要素”为龙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动能。

加强执行力建设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更多的路通了,敬老院翻新了,农村新房建成了……“十三五”时期,一大波民生实事的落地,改变着铜梁人的生活。一张张民生清单,兑现为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铜梁区推行重点任务清单管理,解决“盲目执行”问题。树牢“从执行当中看执行力,从重点任务落实上看执行力”思想,建立重点任务清单管理制度,实行挂图作战、照图施工,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全区共梳理重点工作755项,制定完善发展、民生、安全稳定、环保、改革、党建“六张清单”重点任务,逐一定人、定责、定目标、定时间、定任务、定标准,明确任务书、路径图,把重点任务落实到每周、每天,挂图作战、打表推进。

铜梁区推行重点项目模块化管理,将发展、民生、环保等清单中的25个项目纳入模块化管理,逐一梳理项目计划表,明确主体责任、细化时间节点,定期汇总项目实时推进进度,掌握整体情况。严格落实在建项目设计、施工、监理、甲方代表“四同步四到场”,安排专业人员现场驻点,有问题及时解决,各个重点项目实现了进度、质量和安全“三提升”。每月收集指标推进完成情况,以红黄绿“三色”进行标注,对按序时进度推进的标注绿色,对推进较为缓慢的标注黄色,对推进不力的标注红色,按色发出“交办、提示、督办”三单,向慢作为、不作为的单位分别发出“蜗牛奖”“皮球奖”,传递鞭打“慢牛”、棒打“懒牛”的导向。近3年,全区重点项目开工率达86%以上。区领导报送抄报单15份,向镇街、部门发出提示函139份、工作提醒单5份、黄色催办单28份。

开展“四治四提”专项行动,是铜梁区聚焦“软懒散瘫”靶向施策、提升干部执行力的重要之举。

围绕整治牵头不理事、配合不主动、请示不答复、指导不到位、遇事不担当、承诺不兑现、困难不到场、出事不担责“八不”问题,铜梁区深入开展干部作风“软懒散瘫”治理和干部提神、办事提速、工作提质、民生提效“四治四提”专项行动,解决干部“不愿执行”的问题,“说了就算、定下就干、干就干好”蔚然成风。

近年来,铜梁区还围绕提升干部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持续举办“学习大讲堂”14期,举办半天、一天的短班和小班163期,培训干部2.4万人次,解决干部“不会执行”的问题。

同时,铜梁区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开展“新时代担当作为奖”评选,解决干部“被动执行”问题。发挥干部考核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一户一表”精准设置考核内容,既引导各单位聚焦主业、回归本位,又减轻考核负担。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澄清保护机制,评选表彰“新时代担当作为奖”先进集体20个、先进个人100名,切实调动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致力解决“七难” 优化营商环境

去年2月下旬,铜梁高新区企业陆续复产。尽管生产秩序逐步恢复,但重庆涪柴动力的销售形势却相当严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过去热销欧洲的发动机产品订单降幅超过80%。

和涪柴动力一样,去年复工复产之初,铜梁高新区不少企业出现类似“订单难”。如何助企业重获订单,渡过难关?

针对辖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大健康三大产业集群,铜梁高新区通过抓龙头企业带动,对接上下游相关联企业,整合区内产业链资源配套,组建6个产业联盟,62家企业建成“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使企业成本降低同时销量上涨。成功对接上下游企业相关联配套企业14家,涉及产品20余种。

铜梁高新区配合涪柴动力,将企业主打产品由发动机调整为微型农耕机,借势春耕开拓国内市场,带动园区欣创箱体、启超油箱、国祥机架等厂家共解订单难。去年,涪柴动力微型农耕机的生产规模,从过去的年产1万台扩大到4万台,成功渡过生存难关。

近年来,铜梁聚焦突出问题、精准靶向施策,着力解决企业创新创业难、融资难、引才用工难、政策落地难、降本增效难、转型升级难、准入难“七难”,加大力度破解企业订单难题。两项重要的改革深入推进,极大地推动了“七难”的解决。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公布调整后的行政权力清单,全面梳理并细化公共法律服务事项,集中清理并公布涉及群众办事的各种申请材料和证明材料。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落实涉企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深化“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督改革,建立“双随机一公开”两单一库一细则,并依法向社会公开。

大力推行企业开办“四零”改革。建成全市首个企业开办无费区,实现企业开办“零材料、零见面、零费用、零跑路”,全流程无纸化申办企业,服务专员点对点远程指导,企业开办时限压缩到2小时左右,所有费用由区财政统一解决,审批结果由工作人员当天点对点送达。从2020年4月推行“四零”改革以来,铜梁区共开办企业1754家,较2019年同期增长33.79%;全年累计新开办企业2144家,较2019年同比增长25.76%,在疫情影响的背景下,依然实现了大幅增长。

以全区产业发展的“主阵地”铜梁高新区为例。高新区去年共收集到380家企业“七难”问题446件,成功解决443件,剩余3件亦有望近期解决。

传承奉献精神 厚植文明底色

巴川街道正街社区北街馨苑居民张桂芳,每天最大的乐趣便是到楼下侍弄自己认领的那块小绿地。浇水、施肥不在话下,她甚至会用手一点点地捏开板结的土坷垃,捡掉里面的小石子。在她的精心照顾下,绿地里的花卉生机勃勃。居民的点赞,总会让这位87岁的志愿者心中,感到无比的高兴。

龙山社区小南街37号的龚老师认领了楼下的小设施。每天,他都会拿着抹布擦一擦公共区域的文化墙、宣传橱、晾衣杆,或者给健身器材打打油。“有了龚老师这个‘主人’,公共设施好用多了!”附近居民一致评价。

相比张桂芳和龚老师,体育街社区鑫龙花园小场地认领人蓝兴才最近清闲了不少。自打认领小区停车场后,蓝兴才不断纠正车辆随意停放现象。他按照大家的使用时段,合理调配车位,解决了不少停车难题。随着大家文明停车习惯的逐步养成,蓝兴才每周的巡逻频率,由3次变成了1次。

位于铜梁老城的巴川街道老旧小区众多,如何改善环境,为老旧小区群众提供舒适的生活,一直是街道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去年,巴川街道积极打造“少云志愿者”队伍,开展小绿地、小设施、小场地“三小”认领。随着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老旧小区“脏乱差”面貌有效改善。

巴川街道开展的“三小”认领,是铜梁打造“少云志愿服务”品牌,全面推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的创新举措之一。

铜梁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邱少云的英雄事迹,镌刻在铜梁人民的风骨和精神里。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中,铜梁坚持内外兼修,厚植文明底色。坚持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贯穿创建的方方面面,把群众参与、群众共享作为文明城区创建的生动实践。推动城市“颜值”更高,“气质”更佳,人民群众的“三感”不断增强。

铜梁将无私奉献的“少云精神”,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有机结合,大力开展“少云志愿服务”,引导人们把心灵感动转化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实际行动。

目前,铜梁已全面建起横向覆盖行业系统、纵向覆盖基层社区,以“三护+”(绿化养护、环境保护、秩序维护“少云志愿服务队”+特色队伍)队伍为主体的“少云志愿服务”体系。注册志愿者超过13万人,精心策划开展了文明劝导、衣旧情深、爱在身边、美化家园、守护绿水青山等志愿服务项目20余个,逐步形成了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让“少云志愿服务”成为践行“少云精神”的最生动实践。

提供发展动能 普惠经济民生

今年1月7日,福果至大庙工业园区供气管道工程建成投用的消息,在铜梁大庙镇周边不胫而走。“这下好了,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气荒’了!”附近群众奔走相告。

大庙工业园区是铜梁“实业兴区”的重要阵地。为保障园区用气,铜梁潜能燃气于去年8月启动工程建设。工程投用后,供气能力增加近4万立方米/天,不仅完全能满足大庙工业园区生产之需,也能保障大庙镇、围龙镇用气需求。

铜梁页岩气资源富集,有页岩气矿权面积约800平方公里,资源量约3800亿立方米,涉及蒲吕街道、石鱼镇、大庙镇、华兴镇等15个镇街。

去年,铜梁与页岩气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保障页岩气优先使用。在确保传统气源遂宁磨溪气田正常供气情况下,新增石鱼至高新区页岩气输送管道,打造第二气源,为社会用气提供有力保障。全区燃气供气能力达到180万立方米/天,最大单日用气量53万立方米。

电能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另一重要能源保障。去年,铜梁电力供应能力持续增强,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售电量突破20亿千瓦时,增速15.65%,位列全市第4。110千伏华兴变电站等一批电网工程建成投运,有效满足了大庙园区企业新增用电负荷需求。同时,通过实施降电价政策和扩大直购电交易规模以及指导企业优化用电方案,累计为企业节省电费支出5850万元。

“十三五”末,铜梁电网拥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2座、110千伏变电站11座、35千伏变电站14座,变电容量72万千伏安;最高负荷由2015年的24.63万千瓦提升至2020年47.34万千瓦,日最大电量由2015年的482万千瓦时提升至2020年的958万千瓦时,增速均超过90%,供电能力明显提高。

中央直达资金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活水”。铜梁采用“直达基层、直达企业、直达项目”的方式,第一时间将资金用到急需的刀刃上。

资金直达村级账户,用于发展脱贫产业项目,从根本上打破了个别村集体“零收入”现状,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增加群众实际收入,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通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真正实现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铜梁区还从高质量、供给侧、智能化3个方面着手,将资金投入到更高效益的现代制造业当中。安排资金加快重庆铜梁小米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引进核心配套企业5家,落户小米生态链企业10余家。

针对疫情影响,铜梁化危为机,将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与发展中医特色康养结合,安排直达资金用于区中医院整体迁建及外科大楼建设,主体工程已于去年6月竣工。

赵童 刘玉珮 彭光灿 本版图除署名外由铜梁区委宣传部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