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教育 > 正文
铸魂树人 托起未来的家国栋梁 ——重庆十一中奋力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1-01-05 07:13:56 | 编辑:李振兵

海航班学子朝着梦想出发

回眸“十三五”,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重点窗口学校重庆十一中迸发出历久弥新的教育力量。

这是砥砺前行的5年。重庆十一中秉承“博文修德,精益求精”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五育并举”为引领,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课程为统领促进育人方式变革,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凝聚育人合力,构建开放融合的育人生态,推进学校高品质发展,培养有人文素养、有科学素养、有创新素养的“家国栋梁”“民族脊梁”。

这是收获满满的5年。建立西南地区首家海军招飞生源培养基地,培养舰载机飞行与指挥后备人才;挂牌成为“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附属科技中学”,让孩子们在科学家身边成长;成功申报高中语文课程创新基地,师生阅读、学习、幸福指数得到提升;体艺工作全面开花,构建起“一校多品”发展模式……

勇立潮头敢为先,奋楫扬帆谋新篇。重庆十一中将坚持把服务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作为重要使命,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民教子的历史重任,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党建引领 点燃学校发展红色引擎

“学校党建的核心要义是立德树人,着眼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用创造性思路开拓学校党建工作新局面。”重庆十一中党委书记、校长钟进友说。

近年来,重庆十一中紧扣“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党建工作主题,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拓展党建工作思路、内容、方法与载体,把学校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有机融合,助力学校党建工作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点燃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为让学校党建工作实起来、严起来、活起来,重庆十一中以健全组织机构、优化运行机制、抓好制度建设、创新党建学习形式等方面为着力点,扎实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有实效的党建工作。

据了解,在南岸区委组织部的领导下,在南岸区委教育工委的指导下,重庆十一中设立了学校党委,把支部建在年级,设有初中第一、第二、第三党支部,高中第一、第二、第三党支部,行政党支部、退休党支部等8个支部,让党组织在学校的“条”“块”和各个层级的运行中发挥引领和监督作用。

与此同时,重庆十一中不断推动工作方式、运行机制的创新:制订并完善《中共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委员会党建制度汇编》,让制度运行有章可循;实行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行政办公会三级会议运行机制,突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将“凝聚力工程”列入议事日程,做到党、政、工齐抓共管,为党建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举行“党建带团建,党旗更鲜艳”精品党团课活动……重庆十一中通过党建系列活动,提高党员学习积极性。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十一中依托“国防教育”“科技教育”“大阅读”特色,开展海航大讲坛、科学家大讲坛、文幼章大讲堂等特色党建项目,推动党建工作纵向、横向深入发展,促进立德树人落实落地。

科技创新 明日科学之星冉冉升起

重庆十一中(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附属科技中学)高2022级学生逯航宇、谢睿奇迎来“高光时刻”,是在前不久的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科学T大会上。

本次论坛大咖云集,来自全球四大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城市,61位诺贝尔奖得主、76位沃尔夫奖、拉斯克奖、图灵奖、科学突破奖得主等共计137位世界顶尖科学家,通过亲临现场或远程连线的方式参与其中。

逯航宇、谢睿奇以重庆的“少年科学家”代表身份被邀请参会,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小科学家们”交流探讨,向参会的3位院士提出问题。这“高光”的背后,离不开重庆十一中的鼎力支持和大力培养。

时间镜头拉回到2018年11月,重庆十一中正式挂牌为“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附属科技中学”,中国一流研究型大学与优质中学之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合作之旅由此开启,标志着重庆十一中科创教育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巅峰。

重庆十一中有怎样的优势,吸引顶尖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落户?

曾有专家分析,百年老校深厚的文化积淀、雄厚的办学实力、强有力的科技创新教育队伍,通过特色科学课程、趣味科技活动和多元科技社团,营造的浓厚科技氛围,不俗的竞赛成绩等,都是重庆十一中获得青睐的“秘笈”。

据悉,国科大与重庆十一中在科教平台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教融合、学科建设、科学教育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入合作,让国科大的院士、专家进校园、进课堂为学生授课,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探究,并以组建科技创新人才实验班、设立科学家大讲坛、开展五大学科奥赛竞赛培训、建设科学工作坊、开展科学研学活动以及建设智慧校园“六大项目”,培养明日科学之星。

“与国科大展开深度合作,探索顶级高校与优质高中贯通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新模式,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新机制,助推有创新潜质的学子脱颖而出,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新动力。”重庆十一中党委副书记欧宾说。

如今,科技创新的基因深入到重庆十一中的血液与灵魂中,因得天独厚的中国科学院教育资源,学生的起点更高、见识更广、发展更多元。

逐梦深蓝 培养矢志深蓝的海空雄鹰

两年前,幸佳为怀揣搏击长空、翱翔海天的梦想,报名了重庆十一中海航班,因过硬的身体素质、较好的学业成绩,他被成功录取。

面对陌生的环境、高标准的半军事化管理、严格的体能训练、紧张的学习节奏,第一次离开家乡过集体生活的幸佳为显得不是那么适应。

但在海航班和谐的大家庭中,同学们像兄弟般互帮互助,老师们像知心朋友般关心关怀,让幸佳为很快就找到学习、训练和生活的平衡点,不仅成为能出色完成各项训练任务的“标兵”,还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并在演讲、主持上打磨自己才能。他期盼将来穿上帅气的飞行夹克,戴上锃亮的飞行头盔,驾驶战机搏击海天。

在重庆十一中海航班,类似幸佳为这样的成长故事还有很多。从不谙世事到责任担当,海航学子脚踏实地地拼搏进取,成长为笑傲海空的精英“王牌”。仅两年,重庆十一中就为海军航空大学成功输送49名海军飞行学员,其中,赵明星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周清源、万竞天同学被北京大学双学籍培养录取。

重庆十一中海航班为何能培养出智勇双全、能力出众的海航学子?

4年前,重庆十一中正式建立海军航空实验班,成为全国第3所、西南第一家海军招飞生源培养基地,率先在重庆教育领域开启军地合力培养海空后备人才的先河。

从那时起,重庆十一中就开始积极探索建立军地合作、超前培育、精确高效招飞培养新模式,及早发现和培养更多热爱海空、适合飞行、素质全面的飞行学员苗子,为海军航空兵战斗力建设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重庆十一中从品德发展、身体发展、智慧发展、特长发展、心理发展、教师发展等方面来做好海航班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在学习中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生活上勇于担当光明磊落的海空雄鹰,为实现强军梦、强国梦伟大目标做出更大贡献。”重庆十一中副校长李顺林说。

事实上,从入校到毕业,海航班的学生需要通过思想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硬性考验,每一样都必须过关才能走向海军阵营。

除了以耐久跑、长距离拉练、晨跑晚练等身体训练、军事训练,磨炼海航学子的身体素质,重庆十一中还开设有羽毛球、篮球、合唱、戏剧、书法、象棋、军事、海洋地理等92门校本课程,以及海航合唱团、海航演讲团、海航书法社、海航话剧社等活动课程,培养海航学子的综合素养。特别是以“海航大讲坛”为载体,培养了海航学子胸怀祖国、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

书香氤氲 “大阅读”丈量世界润泽人生

南山之麓、长江之滨,淬百年风华,书育人匠心……走进底蕴厚重的重庆十一中,犹如来到一个萦绕书香、学养深厚的世界。

“文益堂”内,学生意气风发,诵经典名篇,或抒豪情壮志,或道细腻芳华;“青年无界剧场”内,学生以真人秀场、话剧表演等形式,与名家深度对话,与文字碰撞火花;“识益演播厅”内,上演唇枪舌战的辩论赛、慷慨陈词的演讲……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而他的阅读史成就了精神上的浩瀚故乡。”重庆十一中校长钟进友认为,当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时,他们能获得精神上的丰盈与成长,从而让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审美素养在心中落地生根。

2011年,重庆十一中率先在语文学科开始了阅读探索,拉开了“大阅读”的序幕。经过实践摸索,重庆十一中将阅读作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为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创建阅读条件,进行了一场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大阅读”课程改革。

2016年,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语文课程创新基地成功申报,被专家誉为“全市最好的基地”;2017年,获评为重庆市“十佳书香校园”,推动重庆十一中“大阅读”继续走深走实。

“‘大阅读’之所以为‘大’,在于它以‘泛在学习’理念为指导,体现在‘大目标、大范围、大时空、大媒介’。”钟进友说。

在校内,重庆十一中通过扩增场地、丰富藏书,打造出包含各种文学作品、哲学美学著作、历史类书籍等各类书籍10万多册,基于学科特点与个人特长,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目前已有以“美人诗化”为代表的8门精品校本课程为学生厚植阅读的广袤沃土。

从校内走向更广阔的“诗和远方”,重庆十一中打破时空局限,构建以图书馆阅读课程为中心,以常态阅读课程和阅读活动课程为分支的阅读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元的阅读需求。

以图书馆阅读课程为例。重庆十一中整合图书馆资源,确定初一“成长与感恩”、初二“自然与生命”、初三“视界与梦想”、高一“人物与心灵”、高二“历史与哲学”、高三“责任与情怀”等不同年级的阅读主题,分别进行书目推荐。

再比如,对于常态阅读课程,重庆十一中从语文学科的阅读向其他学科的阅读拓展,开发各学科常态阅读课程,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形成“每科皆可阅读”氛围。阅读活动课程则是将触角延伸至课堂内外和校内校外,以连续6年举行的“大阅读”活动,独具特色的“看天下”阅读活动等为载体,为学生搭建提升综合素养的阅读大舞台。

唯有书香最醉人。“大阅读”已成为重庆十一中的一道靓丽风景,丰富着学生见闻,滋养着学生精神。

链接>>>

体艺双馨

打造“一校多品”发展格局

2017年—2019年连续3年蝉联全国中学生武术锦标赛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共有42人次获金牌、65人次获银牌、85人次获铜牌,8人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学生马千惠、杨泽宇代表重庆市在2019年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上斩获佳绩。为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知名高校输送了多名优秀人才……

“武育”是重庆十一中一张独具特色的教育名片。

在多方支持和自身能力下,体育组颜飞飞老师带领的崇德武术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屡获佳绩的的蜕变成长。

这是重庆十一中推进体艺特色教育,收获累累硕果的一个生动实践。

得益于重庆十一中立足核心素养,落实体育、艺术“2+1”目标,既推动了学校体育和美育改革发展,更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际上,重庆十一中以落实体艺课程、强化体艺活动、优化体艺师资等方面为关键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大课间、课外活动,确保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举办主题式艺术节、体育节等大型活动;抓好武术队、游泳队、田径队等队伍建设,打造合唱团、国乐团、舞蹈团等团队特色……促进学校体艺教育工作常态、优质发展。

一系列体艺活动掷地有声,让学生主动地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张扬个性、展现活力。

近5年,重庆十一中在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共有4人次获银牌、10人次获铜牌;全国传统校田径赛中,共有6人次获金牌、10人次获银牌、15人次获铜牌。在全国中学生游泳锦标赛中,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在全国传统校U系列游泳赛中共有共有36人次获金牌、47人次获银牌、63人次获铜牌。

在艺术方面,获得市级奖项50余次、国家级集体奖项6次。其中,“文韵”舞蹈团参加第十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群舞《远山》获最高奖“小荷之星”称号。“博雅”国乐团参加第一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器乐类(集体)全国总展示获得特等奖。“云峰”男声合唱团演唱的《今年夏天》荣获中国未成年人网络春晚优秀节目奖;参加全国第九届“中华小大使”合唱展演荣获最高奖项九州奖。

固本强基

千锤百炼造就教师“梦之队”

上个月,重庆十一中“高效课堂”主题月活动举行,这次活动从深度研究、精细备课、高效上课等方面着力,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学界名师同课异构等形式开展,点燃了高三课堂的活力。

活动现场,高三语文老师岳廷松以“雕琢凤头,引领全篇”为主题,讲授了高考作文开头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归纳出了“引”“亮”“美”“达”的四种方法。高中数学组所有老师齐聚科技报告厅,从数学复习课“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入手,共赏同课异构,“角”上生花的妙景……

随后,市骨干教师、西南大学语文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姜恒权老师,重庆市数学学会常务理事罗毅老师带来了精彩的专题讲座。

在重庆十一中看来,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国家大厦的基石。

为此,重庆十一中打出建立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校本名师工作室建设、“一师一主张”、学历案建设、分年级实施“领雁工程”、搭建线上教育资源平台、构建学习组织,加强校内外交流等师资培养“组合拳”,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队伍,为重庆十一中发展注入能量,引领学校持续向好的发展。

截至目前,重庆十一中有在编在职教职工460人,其中市级学科名师、研究员、特级教师、高级教师145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26人。近5年,学校教师队伍集体获得荣誉国家级近10项、市级20余项、区级20余项。教师国家级获奖80余人次(全国优秀教师、赛课获奖、指导学生获奖)、市级获奖300多人次,各级各类论文发表近1000篇,专著出版20余部。

何霜 张骞月 图片由重庆十一中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