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教育 > 正文
解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密码 ——渝北职教中心“三个提升”全方位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1-01-05 07:13:17 | 编辑:李振兵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赛项中职组比赛现场

机器人焊接实训基地

建筑专业学生获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程测量赛项中职组一等奖

张凯老师(左二)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一等奖颁奖现场

“双立杯”技能文化节舞蹈《太阳出来咯》

校园全景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更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重庆市渝北职教中心党委书记、校长张扬群认为。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把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素质放在首位,打造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目前,渝北职教中心在校学生超过万人,在基础能力、育人质量、服务能力、示范作用、社会效应等各方面的成果均在重庆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以培育打造高素质、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源动力,创出全国知名职教品牌的发展之路,学校是如何落地实践的?让我们一起解读渝北职教中心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密码。

提升知识素养

成就教师的人生高度

2018年12月,渝北职教中心教学改革成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改革与实践”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近年来,渝北职教中心着力于以师资建设撬动学校发展。在张扬群看来,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而教师素养的厚度,不仅能成就自己的人生高度,也决定了学生发展的高度。所以,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思想、业务各方面的素养都领先。因此,学校把提升师资队伍的素养厚度放在首位,坚持把终身学习理念贯穿教师队伍建设始终,为教师提升教学技能、拓展职业发展渠道打造平台。

为提升师资的思想和业务素养,渝北职教中心制定了全方位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实施计划。学校从完善队伍制度、优化队伍结构、提升队伍教科研水平等方面出发,努力培养未来教育家、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以建立名师工作室和培育优秀教学团队为抓手,建设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以名师为引领,让“火车头”带着队伍跑,是渝北职教中心打造高素质教育团队的核心法则。张扬群本身就是一位教育教学成果丰硕的专家型教师。他独撰、主编出版著述多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带领教育教学研究团队获得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重庆市政府教学成果奖10项,在专业发展的领域树立起标杆。

有了“火车头”,团队就有了向心力。在榜样的先进带动下,学校焕发出生机活力,相继涌现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重庆市名师等一大批德高业精的高素质匠心名师。三分之一教师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五分之一以上教师是市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双师型”教师在专业专任教师中中的占比在全市领先;数十名教师是重庆市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市级以上教学名师。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近年来,学校通过积极组织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培训、课题申报、竞赛评比等活动,促进了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教师公开发表教科研论文上千篇,编写出版的教材数百本,主持或主研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数十项;获国家级、市级教学成果奖、全国教学技能大赛和信息化大赛奖不胜枚举……

提升师德师风

筑牢教师的信仰根基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张扬群认为,教师的道德情操、行为准则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格养成,关乎育人成效。为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以师德为先。

在开学典礼上,张扬群鼓励大家坚定理想信念,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言传不如身教,行动是最好的表达。近年来,渝北职教中心党委认真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狠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提升组织效能,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了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健全师德师风教育考核机制,加强教师日常管理,加大教师违规处理力度,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坚定理想信念。学校以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价值引领。把“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等要求,细化落实到师德师风教育的全过程。

树立道德楷模。学校建立健全师德师风激励机制,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职务聘任、选派进修和奖励的重要依据。同时,每年选评“师德标兵”,并加大对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涵养文化氛围。学校建成了全国唯一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史陈列馆,确立了以“立业立人”为核心理念的双立教育办学思想,构建了学校文化CCBE四维育人体系,有效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培育了风清气正的教师发展环境。

坚持师德为先,不仅增强了学校对教师的凝聚力,还培育出了一大批思想过硬、团结一心、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

旅游商贸专业部高级讲师张曼,工作上顾全大局,勇于担当;教学上对学生关怀备至,用心用情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她们感受求知的乐趣。她先后获得重庆市“最美教师”、“最美班主任”,渝北区“优秀共产党员”、“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机械专业部青年教师张凯,以工业机器人班级建设为载体,依托学校德育团队,班主任能力迅速提升,今年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院校技能大赛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并带动更多的教师努力成为新时代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班有方的“硬核”班主任。

在渝北职教中心,像这样思想过硬、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还有很多。正是他们的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塑造美丽的心灵,真正肩负起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提升专业能力

磨砺过硬“双师”团队

与普通中学不同,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需要在教学上的理论知识过硬,也需要在专业实践的能力上过硬。因此,渝北职教中心坚持以劳动教育为引领,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磨砺出一支过硬的“双师”团队。

年仅34岁的石波,已是渝北职教中心的一名高级双师型教师。他深耕专业技术,凭借不懈努力,实现了从一名“菜鸟教师”向职业教育领域高技能人才的华丽蜕变。

从教13年,他曾荣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巴渝工匠、特级教师、教学名师、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还获得重庆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优秀科研成果奖,并被选为重庆市总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

石波是渝北职教中心“双师型”教师优秀人才代表,但却并不是个例。教师赵争召也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一。

从初进校时青涩的年轻教师,到如今已成长为高级讲师、维修电工技师、高级双师型教师、学校电子专业部部长、重庆市中职电子专业学科带头人、重庆市政府名师奖获得者……赵争召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精心培养。他还积极发挥个人的示范引领作用,成立重庆市教学专家赵争召工作室(中职电子),以“潜心职教、授业育人”理念引领,致力于中职电类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

在渝北职教中心,像这样高水平的“双师”,已凝成一个团队,形成教育合力。新时代要求职业学校教师需要同时具备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能力,基于此,渝北职教中心坚持以专业为上,集中力量破除体制障碍、领域界限、政策壁垒,下大力气为教师搭建多元成长的平台,打通“双师型”队伍成长的“最后一公里”。

教育教学上,学校坚持以科研为引领,通过选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科研培训,组织教师参与各级科研成果申报、评比活动,并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落实教育科研考核奖惩制度,将评比结果作为教职工评优评先、职称评审、岗位晋级的重要依据。同时,学校通过建立名师工作室,劳模工作室等,为名师培养提供发展平台,让教师拥有专业成长的多种可能。

技能实践上,学校通过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完善管理与考核机制,从安排教师跟岗实践、支持教师参加职业考核、联合企业共建培训基地、参与“双千双师”交流计划4个方面打造双师型教师人才,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正是有这样一支“既专多能”的高水平师资团队,支撑学校在培育高素质人才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链接>>>

高水平师资团队培育出大批高质量人才

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必然会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

渝北职教中心这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地方经济发展,培育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目前,渝北职教中心围绕经济发展需要,已开设有加工制造、交通运输、信息技术、财经商贸、旅游服务、土木水利、学前教育七大类中职专业、“五年制”高职试点专业、“3+4”中本分段培养试点专业数十个。并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每年对外培训各级各类技术人才逾万人。

名师带出高徒。如重庆市教学名师石波,指导的学生参加全国电子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全国总冠军第一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黄成松培养的学生曾洪亮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最美中职生标兵”称号,成为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成果的代表。

从渝北职教中心走出去的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双高”。近年来,学生在参加全国和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已获得国家级、市级奖项500多项,并在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项目竞赛中蝉联金牌。

近3年,学校已为重庆市的重点产业输送毕业生近7千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万人次,职业技能鉴定2万多人次,创新发明专利上百项,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

谭茭 图片由渝北职教中心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