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报声音 > 正文
让“禁渔令”换来江美鱼丰
时间: 2021-01-01 08:13:27 | 编辑:肖福燕

刘江

从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十年禁渔。重庆市内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历时十年的全面禁捕也正式启动。这一力度空前的举措,被称为“与母亲河最美的约定”。践行十年之约,让“禁渔令”落地有声,母亲河的明日新貌也备受期待。

拯救长江生命,已经刻不容缓。曾经的长江,鱼翔浅底、豚跃浪涌。但长期受到水域污染、过度捕捞等活动影响,现在的长江生态受到损害,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长此以往,势必陷入“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未来长江很可能无鱼可捕。

长江十年禁渔,是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之举。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打赢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持久战,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重庆的干部群众,要有闻令而动、抓铁有痕的决心和担当,认真落实《长江保护法》,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禁渔令”的实施刚刚起步,江河水面能否禁得住、管得好,强化禁捕管理、维护禁捕秩序将是今后的重点所在。既要抓紧补齐执法能力短板,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确保“禁渔令”有力量、有手段;又要加强监管,重拳出击,防止非法捕捞死灰复燃。多管齐下、一抓到底,才能斩断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的黑色产业链。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从源头上看,只有管住舌尖上的需求,做到终端禁食,才能杜绝非法捕捞。因此,禁渔不仅要让非法捕捞者收手,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用心审视舌尖上的需求,自觉抵制长江“野生鱼”。全社会达成不购买、不食用野生江河鱼的共识,就会有效倒逼形成“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的局面,真正形成人人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

落实“禁渔令”,还要做实做好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后半篇”文章。大部分渔民年龄偏大、技能相对单一,告别“靠江吃江”后,需要政府部门在帮扶措施上更加精准、更有针对性,全面织牢渔民安置保障网。退捕渔民上岸有出路、就业有门路、生活有保障,禁捕才会有巩固住、不反弹的坚实基础。

十年禁渔,才会有将来的鱼满舱,这是对长江负责,更是对子孙后代负责。处在长江上游的重庆,树牢上游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必将为打赢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持久战作出应有的贡献。期待十年之后,在我们的共同守护下,长江更加水清岸秀、江美鱼丰,再次欣赏到“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的动人风景。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