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油茶飘香庙坝村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0-12-27 08:32:12 | 编辑:肖福燕

宋建峰

公路两旁一边翠绿一边绚红,万亩丛林恰似一幅层林尽染春秋平分的油画——位于南川区山王坪喀斯特国家生态公园里的这个奇特景观,是不是让你印象深刻?

山王坪镇的庙坝村,几百年来默默地守候着日出日落,仿佛一颗山间明珠藏在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金佛山的余脉中,晨起风轻闻鸟鸣,暮后雨住听虫吟。

关于庙坝村,《南川县志》上有零星的记载:如之字旋折横脊曰黄柏岗,岗之东面曰烂坝场(地极荒瘠);前后三元地形北狭南广如胆如囊,此等山原荒旷罕见居人。忆往昔,高山深谷锁庙坝,群众之苦有三难:吃饭难、出行难、上学难。

“三元庙坝石旮沓,红苕洋芋包谷粑。”这是当地人老早编的一句顺口溜。庙坝村幅员面积约37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仅有1532亩,全为坡地。当年全村人主要靠种植红薯、土豆、玉米等维持生计,大米则需要村民背上土豆、玉米步行几十公里去换取。

庙坝村出行之难,曾有人说是“望得到屋,走得人哭”。在三元通往外界的途中还有个叫作“空欢喜”的地名,意思是感觉快到头了,可前面还有一弯接一岗连绵不断的山路要走,让人空欢喜一场。如果要去赶集,早上摸着黑就要出门,一走几十公里。庙坝村成了南川区最偏远的山村之一,自然也是贫困村。

村内原有一座庙,庙前是一块宽敞的坪坝,庙坝村因此而得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唯一的小学由庙改建,在建校之前,鲜有识字的人。村小办成之后,因居住分散,绝大部分娃儿零零散散地读完小学后就辍学了。读初中则要到大乡镇去读,直到1977年庙坝村才出了3个初中生,上学难困扰了庙坝村几代人。

庙坝人曾一度被山下的人戏称为“高山棒”。57岁的村党支部书记程坤祥是土生土长的庙坝人,30多年前,他到鱼泉街上(现山王坪集镇)办事,被一个邻村人唤作“高山棒”,年轻气盛的他硬是要和对方讨个说法。

“高山棒”一词如今已被人抢注册,时代也赋予了其新的涵义,庙坝村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穷山僻壤了。

庙坝村的变迁,程坤祥是参与者与见证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果村干部都不带头发展的话,怎么推动提高全村人的收入水平?”他说。

“遥泽居”是他去年贷款60万元新建的农家乐。对于年近花甲的农村人来说,举债创业需要很大勇气。程坤祥却信心满满,他认为开办农家乐一方面可以挣钱,另一方面还带动群众发展乡村旅游。受他的影响,去年村里新增了3家农家乐。

程坤祥种了20多亩黄连,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他无暇管护,只有雇人来帮忙。而他雇用的一些人恰好是30多年前称他“高山棒”的邻村人——这真是现实版“莫欺少年穷”的励志故事。

“来,屋头坐,喝碗油茶。”贤惠的庙坝大嫂招呼着我们。大嫂叫王德群,是贫困户夏春学的妻子,她打趣道:“当初嫁给夏春学,感觉就是来帮他们家放牛的。”如今,他们家搬进了集镇上的安置房,小女儿大学毕业已工作,黄连种植面积也扩大到了35亩,家庭年收入有二十几万元。去年,他家被区里评为“脱贫致富光荣户”。

自古以来闻茶识乡,彩云之南的普洱情牵茶马古道,西子湖畔的龙井韵透江南水乡。庙坝村有一种茶,它会勾起游子的乡愁、点燃游客的心火,这种茶叫做油茶,是由高山野茶与传统腊味相融合的一种汤品,当地人称之为“干劲汤”,不仅承载了祖辈辛劳的记忆,也是庙坝人好客的盛情之礼。

大嫂向我们传授了这款奇特茶汤的做法:先将现摘的新鲜茶叶倒进熬热的菜油锅里翻炒,直至茶叶颜色变白;加入少许冷水,煮沸后用木勺将茶叶捣烂,制成茶羹备用。待客至,将肥瘦相当的腊肉剁细,入油锅炒至腊肉香熟,添加适量茶羹,倒入滚开水熬制数分钟,大火烧沸改文火煎汤,一锅亮黄飘香的油茶就出炉了。

就这样,庙坝人喝着油茶,撸起袖子加油干。在石柱等地考察学习黄连种植技术后,他们走上了中药材种植之路。现如今80%的农户都种植黄连,村民的荷包渐渐鼓起来,这苦寻来的“苦宝贝”解决了吃饭难题,带来了“稳稳的幸福”。目前全村黄连种植面积接近1800亩,年产值270余万元,曾经困扰庙坝人的大山如今已是金山银山。

村里人将劳作称为“上坡”,在坡上喝一碗油茶,增加干劲又纾解疲劳,也许这就是“干劲汤”的由来。听说最初的油茶是素的,后来才往里面掺进腊肉,有的还加了蛋花、白芝麻、花生碎等。食材的加码,也代表着村民生活水平的蒸蒸日上。

山王坪喀斯特国家生态公园至庙坝村的公路硬化通车,将景区和庙坝村串联起来,使昔日与世隔绝的庙坝村峰回路转。近年来,庙坝村建成通村硬化道路约25公里,打通村社支路、入户路、院坝路15公里左右,至此,庙坝村再也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了,先后获得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殊荣,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避暑纳凉、康养旅游胜地。

道路畅通了,庙坝人也走了出去。贫困户金述木的女儿金容考上了西南大学研究生,父老乡亲振奋不已。如今,贫困户家庭走出了9位大学生,他们无不感恩教育扶贫带来的机遇。“感谢你不辞辛苦地送我走上大学的征途,同时也要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家的每一个人,谢谢你们让我的生活变得别有一番天地。”这是贫困户陈明发的孙女陈容今年考上大学后,写给村第一书记感谢信中的一段话。

“这个小乡村不再沉寂,来往的车队来往的人群,变得热闹起来,是时代惊醒了她。金色的桂花,香气四溢,沁人心脾……”陈容在感谢信中用质朴的语言描写着她的家乡变化。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