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庆 > 正文
川渝同奏产业“交响曲” 目标瞄准“世界级”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0-12-14 07:37:08 | 记者:陈钧 夏元 | 编辑:肖福燕

十一月十三日,位于荣昌区的重庆西部电子电路产业园内,重庆弘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生产电子电路板。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今年7月21日,在重庆九龙坡区的戴卡捷力轮毂制造公司智能制造车间内,传送带上银闪闪的轮毂整齐排列。这些轮毂下线后,将被送往沃尔沃成都工厂。

同一时间,位于璧山区的重庆青山工业公司创新中心,来自四川绵阳富临精工公司的研发团队正与青山的技术团队在交流讨论,他们在共同研发一项汽车变速箱电磁阀的自动化技术,年内将投产应用。

合力打造汽车产业发展高地

川渝之间同奏汽车产业“交响曲”,源于今年6月两地经信部门达成的一项合作。

6月29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深化合作对接活动在成都举行。川渝两地经信部门主要负责人均表示,川渝携手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协同发展,打造中国制造“第四极”,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是重要发力点之一。两地将通过提升产业配套合作、加速新兴产业集聚等六大重点合作事项,努力提升成渝地区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率先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链供需信息对接平台也正式上线。在该平台上,整车企业可发布零部件需求,零部件企业可上传企业产品情况。企业还可通过平台显示的联系方式,直接与相关企业对接联系,迅速实现供需配套。

平台上线成效明显,截至11月底,已有近50家川渝地区汽车产业企业在该平台上发布供需信息,进行了有效对接。

值得一提的是,为让合作落到实处,川渝两地经信部门还成立了汽车产业合作工作专班,落实专人专责,细化年度具体工作任务,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集中各类资源要素加快推动川渝地区汽车产业协同发展。

共建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走廊

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川渝两地同样有“大动作”。

10月29日,200多名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政府部门及企业人士齐聚宜宾市举行深化合作峰会,签署了一揽子合作协议,将共建成渝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走廊,培育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高端研发制造基地。

“川渝两地在电子信息领域关联程度较高、互补性较强,具备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皮亦鸣说。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刘忠表示:“推动双方电子信息产业相互融合、技术协同和市场开放,有基础、有潜力、有前景。”

川渝双方均认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契机,加快培育以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为支撑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有利于两地整合电子信息产业优势领域,促进川渝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化、集约式、良性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双方的约定,接下来,川渝两地将在集成电路、通讯终端、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完善产业配套、推动技术攻关、加强人才培养等,共同推动两地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目标瞄准“世界级”

将汽车与电子信息作为川渝两地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支撑点,两地有关部门经过了扎实调研和深思熟虑。

以汽车产业为例,从规模上看,2019年,四川全省生产汽车111.7万辆(含成都一汽大众),产值近3000亿元;重庆生产汽车138万辆,实现产值3227亿元。两地逐步形成集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销售、维修为一体的汽车产业体系,汽车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10%,为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电子信息产业同样如此,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川渝两地支柱产业。2019年,四川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重庆超过7000亿元,两者“合体”后的产值规模居全国前列。同时,两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关联程度较高、互补性较强,具备协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川渝两地都拥有扎实的基础,根据双方签订的“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有关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加强规划对接和政策互动,将协同打造目标瞄准“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数读>>>

汽车

2019年,四川全省生产汽车111.7万辆,产值近3000亿元;重庆生产汽车138万辆,产值3227亿元。两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聚集区之一

电子信息

2019年,四川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重庆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过7000亿元。两者“合体”后的产值规模居全国前列

(记者 夏元 整理)

链接>>>

川渝两地国资国企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

2020年4月29日,在川渝国资委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两地签约了“1+12”一揽子合作项目。其中,一只基金的组建引人关注:川渝两地国资国企共同出资,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基金总规模300亿元。

该基金主要投资于川渝两地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型显示、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和航旅、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以及智慧城市、新基建领域,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记者 白麟)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