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在乡土间读懂中国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0-12-11 08:22:52 | 编辑:肖福燕

瞿庭涓

再读费孝通先生在1947年出版的《乡土中国》,能够更理解“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怎么样的社会”,它的层次、肌理、成色是什么样的。70余年过去了,这本书仍具有启发持续探索的现实意义。

费孝通1910年出生于江苏吴江,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1930年,20岁的费孝通进了燕京大学,在未名湖畔的新生择系摊位前,费孝通遇到了社会学系主任——杨开道老爷子。费孝通问老爷子社会学能解决啥问题啊,老爷子说“能解决你为什么姓费的问题”。

于是原本想进中文系的费孝通被社会学系“截胡”了,之后一路开挂:26岁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师从社会人类学巨擘马林诺夫斯基,完成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出版后成为欧洲专业学院必读参考书。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费孝通先生一生著述等身,代表作有《禄村农田》《乡土中国》《江村经济》《乡土重建》《行行重行行》等。

《乡土中国》产生于费孝通中西空间交替和思想碰撞最为激烈的10年。

从20世纪30年代末从英伦归国,到云南昆明、呈贡县,再赴美国芝加哥、波士顿等,其间又执教于西南联大、云南大学、清华大学,10年间费孝通不断往返中国南北乃至东西两半球。

从英国回来不久,他对媒体说:“此后想静静地念一点书了,在国外觉得人家跑得很快,中国也需要人做一点研究工作。”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兵荒马乱时一个中国知识分子说出来的。彼时,费孝通在“呈贡的农村里赁房而居,楼底下就是猪圈”,他在猪圈之上写着稿子。

1947年,费孝通决定从社会结构入手来讲乡村社会问题,他要“另起炉灶,甚至暂时撇开经济问题,专从社会结构本身来发挥”。

费孝通先生年老时再谈《乡土中国》这本旧著时,对自己当年“在知识领域里面猛闯猛攻”“一往无前的探索的劲道”甚是激赏和自得。

这本书是根据费孝通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约稿写成的14篇连载文章整理收录而成,内容包括了传统中国的基本特征、农村生活、社会结构、家庭家族、道德规范、权力结构、社会变迁等各个方面。

开篇《乡土本色》一章,就点出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在其他国家生活的中国人,一定会尝试在新的土地上种点什么;离乡背井的人担心水土不服,家中老人会备一包灶上的泥土,用土“煮点汤吃”;三户小村到千户大村,村落的人像植物在泥土中落根,互相熟悉互相信任,信任到如同母亲对婴孩,不用言语就知道对方表达的意思,听脚步声就能辨别来者是谁。中间数章讲了乡土社会独特的治理方式。结尾三章《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和《从欲望到需要》,是最能体现费孝通现代眼光的,他深挖数尺,找寻传统之根,但他又不固守传统,他看到了乡土社会终究要转变到现代社会。

北大教授、社会学家郑也夫曾评价:“毫不夸张地说,中国高校社会学研究生入门考卷中最常见的名词解释是‘差序格局’。这是因为中国社会学教授和学者们认为,《乡土中国》中的这一术语是中国社会学对世界社会学理论的最大贡献。”

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是中国乡土社会中最基本的基层结构。它讲的是关系和交情,以己为中心,像小石头一样投入水中,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就如同水波涟漪,近则紧密,远则淡薄,有着差序。在这种关系中,对亲子同胞的孝悌、对朋友的友善和信任成为重要要素。

今天的中国距离费孝通先生写《乡土中国》时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九成,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农民离开家乡故土,城市进程加速。快速的城市化完成了财富创造,但慢下来思考,那些永恒如咏叹调似的乡愁好像渐行渐远。

可喜的是,如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之下,美丽乡村的图景处处可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归乡村,文旅融合,实干创业,建设家乡;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回归乡野,鸡犬相闻,务点农事,稻花香里说丰年,桩桩件件都是乐事。

从《乡土中国》一书的第一次出版至今,阅读它的人不分年代和学科地与日俱增。

《乡土中国》的价值,并未因为时光的流逝而消减,它为今天的我们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让每一个阅读者去大胆探索,一往无前。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