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庆 > 正文
“老”蚕桑焕发“新”活力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0-11-25 07:08:53 | 记者:龙丹梅 | 编辑:李平

  濯水镇双龙村桑园航拍图。

  阿蓬江镇青杠村民在转运桑叶。

  太极乡太河村民在给小蚕添加桑叶。

  花神丝绸女工用蚕丝织布。

  石会镇蚕茧站,工人们在烘烤蚕茧。  图片均由特约摄影 杨敏/视觉重庆

  俗话说:种桑栽桐,子孙不穷。蚕桑是重庆的“老”产业,上世纪九十年代,多地都在发展蚕桑,但由于受市场行情波动影响,农民后来大面积毁桑改种。

  黔江区却是例外!蚕桑产业并非黔江传统支柱产业,其产业体量20年前还位居重庆倒数。但自2001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以来,黔江区因地制宜发展蚕桑产业,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修复与产业富民有机结合的新路子。

  如今,黔江作为重庆最大的蚕桑产业基地区县,已连续10年桑园规模和桑蚕茧产量稳居全市第一。2020年,黔江优质桑园面积已发展到8.3万余亩,预计蚕农售茧收入1.17亿元,全区有1万余户4.3万余人的承包耕地栽种蚕桑,带动1.2万余人从事蚕业生产。

  蚕桑产业已成为黔江70%的贫困村、10%的建卡贫困户和易地扶贫搬迁户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

  “老”蚕桑为何能在黔江这片土地上焕发出“新”活力?近日,重庆日报记者走进黔江区进行调查。

  认准蚕桑 一张蓝图绘到底

  11月5日,黔江区金溪镇岔河村二组,39岁的贫困户田明强正在桑园内间种青菜头,他要趁着冬季桑树休眠期间,在桑树的行间栽种青菜头来提高桑园的立体种植收益。

  田明强2017年开始栽桑养蚕,如今已发展到100多亩。今年夏天持续降雨,田家的秋茧减产近1/3,但售价却高于去年,这让他决心把栽桑养蚕一直搞下去。

  售价高,得益于黔江区今年在全国率先开展的桑蚕茧目标价格保险试点,一旦蚕农售茧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由保险公司对蚕农予以补偿。

  蚕桑产业是外向型产业,发展受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影响,价格呈周期性波动,蚕农普遍存在“低潮砍、高潮撵”的短期发展行为。但黔江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连续20年印发《做好蚕桑生产工作的通知》,制定年度建桑园、产蚕茧目标,明确奖扶政策和工作措施,确保蚕桑产业得到持续稳定发展。

  “2009年,黔江区把蚕桑作为全区三大农业骨干产业发展,出台了持续稳定的蚕桑产业扶持政策,累计统筹整合各级财政资金近5亿元支持蚕桑产业发展。”黔江区林业局蚕业管理总站站长徐兵介绍。

  以田明强家的桑园为例,从新建桑园、桑园管理、建设蚕棚、购买机具、修建道路等都有政府补贴,他还获得了贫困户小额信贷和农行提供的产业贷款,有了发展蚕桑的资金。

  价格稳,产业稳。针对蚕桑价格波动大的特点,黔江区建立了价格保护机制,在市场低迷时实行保护价收购,政府给予适当补助,保住桑园不损毁;在市场行情上升时确定政府指导价,确保价格不出现大起大落。今年,黔江还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桑蚕茧目标价格保险试点,恰逢今年持续降雨天气蚕农受灾,该保险立刻发挥了作用。

  黔江区为何认准了蚕桑产业,数十年如一日地扶持其发展呢?

  “蚕桑产业是公认的’短平快’,当年栽桑就能实现当年养蚕当年有收益。”黔江区林业局局长何健说,蚕桑产业链条非常完整,从蚕沙、蚕蛹、蚕茧、蚕丝,到桑枝、桑叶都可以实现加工利用,而且蚕桑产业是生态产业,对于石漠化治理效果极好,再加上国家“东桑西移”工程带来的机遇,黔江认准了蚕桑作为重要的产业扶贫项目,一届接着一届抓,这才有了今天“连续10年桑园规模和桑蚕茧产量稳居全市第一”的成绩。

  今年,黔江区还获得了“国家蚕桑生物产业基地”称号,并上榜“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说,蚕桑产业是黔江对外交流的名片,是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是丢不得也丢不起的骨干支柱产业。

  科技助力 栽桑养蚕变繁为简

  养蚕是个体力活。按照过去传统养蚕模式,一张蚕需要50多个蚕簸,农户投放桑叶需要弯腰上万次,将蚕簸端上端下,一般人吃不消,一家人一年只能养一两张蚕。

  但重庆日报记者在田明强家见到的轨道式地蚕育模式,和传统养蚕方式大不相同。田家的蚕养在地上,四周搭起了塑料大棚。大棚内安装了省力化喂蚕轨道车,人站在悬空的轨道车上,摇动手柄前后行进,将手里的桑叶撒下,不用再不停地端蚕簸、反复地弯腰。

  而在太极乡鹿子村一组的桑园托管中心,摆放着60个电动升降蚕台。通过机械化升降蚕台,摆脱了过去将蚕簸端上端下的繁重劳动。

  鹿子村支书彭正远介绍,过去村民家家户户栽桑养蚕,后来因劳力不足,养蚕的少了,不少桑园闲置。后来,鹿子村集体经济联合社领头,把155亩闲置桑园托管起来,通过机械化模式养蚕,节省一半人力。今年以来,这个托管中心养了160多张蚕,卖出120多担,收入24万元左右。

  徐兵介绍,黔江区在发展蚕桑的过程中,注重科技兴蚕助力产业发展。经过对比实验,推广使用了更适合黔江本地的桑、蚕品种。比如近年来主推的桑树品种强桑1号,叶片比巴掌还大,摘叶省力,产量也比传统品种高得多;引进的雄蚕品种“秋华×平30”等,吐丝和结茧都更上一层楼。通过加强桑、蚕良种推广与多批次养蚕结合,促进农户年度栽桑养蚕增幅都在20%以上。

  黔江区还建立了茧丝绸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重庆市蚕科院黔江分院、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黔江基地等技术攻关平台,以及区、乡镇、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推广山地省力高效养蚕“六化五配套”(即蚕桑品种良种化、桑园管理标准化、小蚕共育专业化、养蚕大棚简易化、方格簇结茧自动化、消毒防病统一化;一户养蚕户3亩桑园配套一个大棚、一个消毒池、一个贮沙坑、一个储桑池、一名合格的养蚕员)集成技术,让养蚕成为男女老少都能学会的“傻瓜技术”,帮助农村留守人员脱贫增收。

  正是靠着科技助力带来的劳动效率提升,田明强所在的金溪镇,2017年以前在地桑园面积仅713亩,短短3年里发展到1万余亩,栽桑养蚕农户从2017年的34户增加到378户。2019年,金溪镇蚕茧产量从2017年的510担增加到3322担,实现产值597万元,户均增收1.58万元。

  从“一根丝”向全产业链发力 富了百姓

  蚕桑处于丝绸产业链的最前端,自身的利润空间较小,蚕茧价格很难出现大幅上涨。而在过去,桑树的根、茎、叶、花、果及蚕蛹等资源大量闲置,利用率低。黔江区通过积极探索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路径,在蚕桑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上培育经济增长点,寻找产业附加值。

  11月5日,位于黔江正阳工业园区的重庆市双河丝绸有限公司内,工人正在生产线上选茧、煮茧、缫丝……雪白的蚕茧经过一道道生产线后,就变成了一根根晶莹剔透的蚕丝。这家企业是黔江区2006年从浙江桐乡市招商引进的蚕桑生产龙头企业,集缫丝生产、生丝、丝织品、绸缎、丝绵、床上用品、服装为一体。依托该企业,黔江区引进了花神织绸公司、唯美地毯公司打造“黔江·桐乡丝绸工业园”,建成蚕桑被、织绸、地毯等加工生产线,填补黔江丝绸深加工产业空白。

  在不远处的青坪社区、重庆海通茧丝绸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工地,工人正在加紧施工。这是黔江区去年依托东西扶贫协作引进的重点项目,将在黔江建集基地培育、缫丝生产、食品加工、丝绸制品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项目。

  这两家龙头企业的引进,将传统的“一根丝”延伸至茧丝绸全产业链,使得黔江蚕桑产业体系“丰腴”起来,保证了蚕茧价格稳定。

  今年,黔江区正式获评国家蚕桑生物产业基地,这也意味着黔江蚕桑产业将从目前的茧丝绸产业链延伸至蚕桑生物全产业链。徐兵介绍,黔江有8.3万亩标准桑园,每年可产16万吨桑叶、8万吨桑枝、5万吨蚕沙、7万担蚕茧和250吨蚕蛹,这些资源都可以“变废为宝”。

  以每年产生的8万吨桑枝为例,如果制造桑枝生物质颗粒燃料,可实现销售收入4500余万元,实现利税400余万元。此外,桑叶可做成桑叶面、桑叶茶,冬天剪下来的桑枝可发展食用菌……

  目前,黔江已有9家蚕桑生物企业实现投(试)产,在濯水古镇还建成了武陵山丝绸博物馆,黔江已基本建成集科研、蚕种、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服装、地毯、桑文旅、出口贸易及桑蚕附属物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2019年实现产值5亿元。

  用桑树治理石漠化 绿了山川

  黔江区濯水镇双龙村的田间地头都是岩石,岩石之间瘠薄的土地上,一棵棵桑树却长得郁郁葱葱。

  “几乎全村都是这样的岩隔涝地(当地方言,石漠化地区),以前搞产业想都不敢想。”11月5日,三组村民蔡正波告诉重庆日报记者,是蚕桑改变了双龙村,“这几年我开荒80多亩来种桑树,今年养蚕20多张,卖茧收入近16万元。”

  徐兵介绍,桑树根系发达,抗旱性强,固土效果明显,具有生态修复功能。双龙村从2005年起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蚕桑,目前已有在地桑园面积3000亩,2019年104户养蚕农户全年产茧2261担,实现养蚕收入440万元,户均养蚕收入3.5万元,其中包括16户贫困户。

  黔江区是典型的山地喀斯特地形,是全国首批100个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县之一,全区石漠化土地面积达3万多公顷,石漠化耕地占石漠化面积的52.22%。黔江区将石漠化治理与发展蚕桑产业相结合,与西南大学合作建立了重庆市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正在积极创建黔江国家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通过十多年的发展,黔江用桑树治理石漠化,不但富了百姓,也收到了良好的生态社会效益,目前该区石漠化区域里的桑树已逐渐成林,土地的基岩裸露度由原来的60%以上降至30%以下。

  未来的黔江蚕桑如何发展?何健介绍,黔江将实现蚕桑产业省力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多元化、品牌化发展,通过提高桑园亩产综合效益,延长产业链,增加蚕农收入来降低桑蚕鲜茧在桑园受益中的比例,从根本上增强抵御桑蚕茧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通过开展优质蚕桑鲜茧生产、蚕桑附属物综合利用、桑园订单间作、桑旅融合发展等措施,实现亩桑综合效益8000—10000元。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