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教育 > 正文
潼南中学三大维度铸品牌 自主内生促跨越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0-11-24 07:18:43 | 编辑:李平

  鼓足精气神 走好每一步

  潼南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徐永健老师

  潼南中学学子圆梦清华大学

  动手动脑 创意无限

  名师工作室研讨交流

  在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潼南中学不断创新突围,凭借自身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成为渝西教育特色窗口学校。

  是什么让这所百年老校持续焕发生机?

  其秘诀是,学校坚持“质量立校、艺体荣校、科研强校”发展思路,深化课改,搭建平台,创新突破、交出了一份铿锵有力的“教育答卷”,描绘了一幅素质教育的“美丽图景”。

  把握“生命线”

  走出优质办学路

  风风雨雨,潼南中学已走过100多个春秋;年年月月,潼南中学培育无数英杰。对于莘莘学子而言,潼南中学就像千丝万缕的线,为学子们编织出锦绣的蓝图;又像万紫千红的花,为学子们铺就出成功的道路。

  以人为本,为国育才,是潼南中学的孜孜追求。近年来,学校始终把教学质量视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在探寻优质教育改革之路上砥砺前行。

  恰如校长米强荣所说:“我们所办的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点亮学生的人生,促其生命更加闪亮精彩。”

  学校将目光聚焦课程改革,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推出了“三段七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人人参与课堂,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实施小班教学,深挖学生潜力,实现效益最大化。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多达140余节的选修课为学生打开通往各个兴趣领域的大门,通过模块教学、走班上课,让学生充满了学习的动力,真正拥有学习的获得感、幸福感。激情朗读和激情跑操常态化,既锻炼了身体,又使学习能力得到强化,做到劳逸结合。

  究竟什么是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以对教师生活、工作的关爱之情温暖教师、凝聚师心。以“校本培训”“请进来”“走出去”的举措提升老师、激活教师。以名师工作室、骨干带头为抓手优化教师,壮大队伍;以“传帮带促考压”“三年过三关”活动和实施“六个一”计划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一系列举措令潼南中学教师队伍提档升级,目前学校有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25人,中级教师124人,特级教师5人,市级学科名师3人、骨干教师25人,区级骨干教师26人。

  于潼南中学而言,合作、开放才能让学校迈向更高发展境界。学校加强国际合作办学机制,与美国太平洋海滩中学结成了友好学校,通过GC项目进入美国名牌大学学习的学生每年稳定在5人以上,着力培养出既具有民族精神与文化,又具有国际视野与技术的新型人才。

  风雨百年志不改,老树新枝更著花。潼南中学把握质量生命线,从课改、教师、交流合作等方面入手,办学质量逐年提高,重点线人数一年一个新台阶,今年本科上线率达80.1%,总上线率99.91%,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立足多元化

  体艺修身塑品行

  眼下的潼南中学,别有一番风味。

  枫叶红,银杏黄,青松绿,校园内秋霜染层林五彩斑斓。操场上青春的身影、雀跃的姿态,张扬着青春活力。校园外,潼中学子在各大赛场上顽强拼搏、屡获佳绩。今年先后获得2020年重庆市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女子铅球项目第2名、第4名,2020年重庆市中学生排球锦标赛中第5名、第7名的好成绩,充分见证了学校多元化育人成效。

  在潼南中学看来,教育立足当下育桃李,着眼未来出栋梁,因此学校不仅着眼学生当下,更关心学生的未来,时时处处渗透着全面发展、体艺见长的思想。

  学校秉持“面向全体,人人参与”的原则,坚持体艺“普及+特色”的思路,引导每个学生至少学会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1至2项艺术爱好,最终实现人人有特长、个个有成长的育人目标。

  学校体育课用学生按兴趣自主选择教学项目的方式进行,并顺应季节气候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内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成功与失败、合作与默契、规则与战术、付出与收获。

  这些活动像珍珠一样串起了潼中学子的精彩校园生活。每年4月、10月、12月分别开展体艺科技艺术大型系列活动,展示学生才艺,彰显学生个性,提升学生内涵。书法类、绘画类、设计类、语言类、器乐类、摄影类等一系列比赛以及文艺会演精彩纷呈,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此外,学校还开设了篮球、排球、武术、羽毛球、啦啦操等体育社团课程,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如今走进了北京体育大学的米永峰回忆:“潼中的学习训练经历,不仅让我找到了兴趣、发展了特长,更为我留下了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财富。”

  体艺修身塑品行,立德树人育桃李。多姿的体艺课程和体艺社团,为学生搭建多彩的课后活动平台,激发与培育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这样的自立自强、身心健康、精力旺盛的学生越多,学校就越有朝气和活力,而优异办学成绩的取得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鼓足原动力

  科研强校铸内涵

  近日,潼南中学喜事连连,科研立项,竞赛获奖,全校师生备受鼓舞,倍感自豪。

  科研处副主任张勇申报的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实验素养评价研究”被列为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师米新生申报的课题“新高考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数学成就系统研究”被列为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

  “教师自身的成长是学生成长的最好榜样,专业追求永无止境。”学校相关负责人强调,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学校提倡人人搞科研、个个有课题,争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

  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科研,在潼南中学是一种平常的教学状态。近年来,学校教育科研捷报频传:学校先后参研国家级科研课题3个、市级科研课题11个,并均已顺利结题和获奖。

  目前正在参研的国家级科研课题2个、市级科研课题4个、区级课题8个。有3人次在国际学术交流会上发言,有5人获全国科研成果一等奖,有14人获市科研成果一等奖;有7人被评为全国和市级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学校老师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教育教学著作9部;参与编写教育教学专著并出版15部;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94篇;在市级以上教研会上交流教学经验、交流论文、撰写论文获奖93人次。

  课题研究帮助学校教师完成了学科型人才向科研型人才的转变,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100余位教师撰写的经验论文参加省、市各级教学交流并纳入汇编;40多位教师在全国、省、市、区多媒体课件制作中获奖。学校教师承担的60多节市区级多媒体教学公开课,充分展现出生动、开放、多维的现代教学理念。

  链接>>>

  为新时代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我们赢啦!”第19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比赛,潼南中学通过一场场激烈的角逐,最终获得金牌。这次比赛精彩纷呈却又险象环生,潼南中学学生们沉着应战,临危不乱,靠着娴熟的技能与出色的战略布局获得金牌。

  一次次突破自我、一次次摘金夺银,潼南中学学生的精彩绽放,来自于平日的积累和训练。

  早在2007年,校长米强荣调任潼中时,便牵头成立了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将科技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逐步建立起科技教育管理制度,并在经费上予以充分的支持与保障。

  多措并举,科技教育为学校创新发展注入蓬勃活力,形成了软硬并施的良好局面。

  学校不仅广泛开设科技选修课,建设科技校本课程,还打造了一支由12人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的辅导员队伍,为科技教育的有效推进提供人才支撑。此外,校内科技场所配备完善,科技活动室、实验教学楼、计算机室、天文馆等场地设施应有尽有,已然成为学校科技育人的能量场。

  近年来,依托良好的科技教育氛围,学校先后有数百名学生在全国和市级科技活动大赛中获奖,77名师生在模型设计等发明创造竞赛上获得市区级以上163项奖励。

  数说>>>

  近5年,学校教师赛课获得区级奖励16项、市级奖励44项、国家级奖励1项。

  近5年来,学校先后参研国家级科研课题1个,市级科研课题14个,并均已顺利结题和获奖。

  近5年来,学校有29名学生在全国和市级科技活动大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6人。

  近5年来,学校本科上线率达80%以上,总上线率99.8%。2020年重本上线517人,本科上线1686人,上线率80.1%,总上线率99.91%。

  谭茭 胡忠英 图片由潼南中学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