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庆 > 正文
让市民“方便”更方便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0-11-20 07:21:19 | 记者:郭晓静 | 编辑:李平

  九龙广场动物造型创意公厕。

  谢家湾收音机造型创意公厕。

  毛线沟机器人造型创意公厕。(市城市管理局供图)

  11月19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厕所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获悉,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城市公厕“增量提质”,推动城市公厕向“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设施智慧化、环境生态化”转型,到目前为止,我市中心城区拥有公厕3540座,每万人(含暂住人口)拥有公厕4.25座,中心城区建成区公厕密度达到4.31座/平方公里。

  在管理精细化方面,我市推行了公厕日常管理“所长制”,明确公厕“分管责任、巡管责任、执行责任”三级责任人体系,落实管理责任,提升公厕管护水平;通过制定控制指标和实操细则,把城市公厕管理运行涉及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细化量化。比如九龙坡区编制的《九龙坡区公厕规划建设管理导则》手册,通过“十步法”将公厕管理常态化。

  在服务人性化方面,我市在设计中优化男女厕位比例,增设了无障碍设施和第三卫生间(目前中心城区达到有无障碍设施和第三卫生间的公厕共计1236座),还特别重视环卫爱心驿站的配套建设。沙坪坝区电台公厕实施改造前,女厕位只有6个,改造后女厕位达到11个;大渡口区晋愉绿岛公厕,专门采用了“Z”坡道设计解决坡地无障碍通行问题;渝中区经纬大道公厕,通过改造增加了电扇、空调、冰箱、微波炉、更衣柜、医药箱等物品设备,进一步强化了环卫工人关爱效果。

  在设施智慧化方面,我市开发了智慧如厕导航,通过多种渠道实现智慧“找公厕”功能,方便市民尽快如厕、精准如厕。市民如厕还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取纸,体验感应出水等智慧化设备。

  在环境生态化方面,我市一是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和微水循环技术,摆脱公厕建设周期长的缺点和对城市供水污水管网的依赖,形成“无上水、无下水、无基建、无排放、无异味”的生态厕所;二是公厕建设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打造创意公厕和立体绿化公厕,成为城市的景观的一部分。比如九龙坡区机器人公厕、照相机公厕和动物造型公厕等;江北区区府下穿道立体绿化公厕、九龙坡区南北干道立体绿化公厕等。

  我市积极开展城市公厕“增量提质”

  重庆中心城区拥有公厕3540座

  每万人(含暂住人口)拥有公厕4.25座

  中心城区建成区公密度达到4.31座/平方公里

  服务更人性化

  ▶设计中优化男女厕位比例

  ▶有无障碍设施和第三卫生间的公厕共计1236座

  ▶部分公厕通过改造增加了电扇、空调、冰箱、微波炉、更衣柜、医药箱等物品设备

  数据来源:市城市管理局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