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城建 > 正文
铜梁供电 贡献电网力量 助力全面小康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0-11-19 07:28:33 | 编辑:李平

一座座铁塔从城镇架到乡村,一根根银线随之跨山越水,连入到每户百姓家……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再到智能用电,这既是铜梁供电的承诺,也是铜梁近年来的发展与变化。

为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近年来,铜梁供电围绕“精准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聚焦行业扶贫和定点扶贫两个着力点,保持攻坚态势、强化攻坚任务,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以供电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补短板、强弱项,把工作做深、做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高质量供电保障服务。

电力先行

补齐短板输送稳定能源

“以前用电水壶烧水,用电高峰期家里的电灯就会明显的变暗。现在家里电视、冰箱、空调一起用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铜梁区太平镇坪漆村村民赵学元介绍,得益于近年来村里的电网改造,现在再也不担心用电问题了。

“坪漆村属于我市市级贫困村。2018年底,全村配变台区存在户均容量低、供电半径长、线路老化、金具铁附件锈蚀严重等问题,时常发生故障停电和低电压,对老百姓的供用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带来了影响。”据铜梁供电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村原有的4台配电变压器系2000年投运,配变总容量230千伏安,涉及用户301户,户均容量0.76千伏安每户。台区低压供电半径最大达890米,均采用单线供电,三相负荷不平衡较为严重。

2019年7月,铜梁供电对该村启动电力设施改造,新建及迁移增容配变8台,容量共计900千伏安;新架10千伏线路2.71公里、0.4千伏线路15.53公里,并于11月30日全部改造完成。户均容量从0.76千伏安每户上升到2.99千伏安每户。

脱贫攻坚,电力先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铜梁供电将电力改造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不断补齐电力基础设施短板,向乡镇倾斜、向贫困村倾斜,不断提升农业生产、乡村产业、农村生活电气化水平。2019年底,该区5个市级贫困村全面完成改造,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 99.83%,电压合格率达到99.84%,农村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千伏安每户。

多措并举

全力支持乡村产业发展

伴着初冬的暖阳,走进西郊绿道三角梅基地,一个个钢化大棚中,各色品种的三角梅开得正艳,引得不少游客驻足拍照留影。

据了解,该基地是铜梁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的重要产业项目,是目前川渝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三角梅产业园,于今年5月正式建成开园。

“基地建设时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为全面支持三角梅基地建设,我们从4月开始施工,对老旧导线、电杆、横担等电力设施进行拆除,并因地制宜新建电缆、线路等设施,为基地的顺利建成提供了有效供电保障。”据铜梁供电营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基地已新建完成电缆1027米、架空线路518米、电缆排管1796米、10米电杆3基、15米电杆2基、21米电杆1基,后续还将持续开展维护、运营等电网支持。

三角梅基地的顺利开园,仅仅是铜梁供电服务扶贫产业发展,积极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的缩影。今年以来,为进一步统筹抓好“战疫”和“战贫”,确保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该公司还制定出台了“156899”(《企业恢复生产服务措施十五条》《学校网络教学服务六条措施》《春耕生产电力服务八条措施》《商业企业恢复经营服务九条措施》、《房地产行业复工复产九条服务措施》)实效实惠举措,从资金、服务、建设等多方面,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供电保障,助推产业扶贫路走深走实,让群众增收致富路走稳走远。

精准发力

构建消费扶贫长效机制

腊肉炒花菜、尖椒鸡丁、清炒时蔬……中午,铜梁供电的职工食堂排起了长队,来自全市各贫困乡镇的扶贫产品在这里变成了深受员工们喜爱的菜肴。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公司职工餐厅采用的大米、新鲜蔬菜、家禽肉类等食材大部分采购于我市14个深度贫困乡镇,截至目前已累计消费13.49万元,惠及3980户农户。

自开展消费扶贫以来,铜梁供电创新完善消费扶贫的体制机制,推进职工食堂采购扶贫农产品,多渠道扩大贫困地区农产品销路;并通过加大采购国网帮扶“五区县”、国网“惠农帮”、市公司“市级深度贫困乡”等消费扶贫产业产品购买力度,助力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同时充分利用供电营业厅、宣传展栏、手机APP等平台、渠道,有效宣传推广扶贫产业产品,引导广大用电客户参与扶贫活动。

围绕消费扶贫,今年该公司还结合水口镇树荫村的产业发展情况,组织企业职工认购了102棵“脱贫桃”;消费湖北省秭归县脐橙2100斤,惠及98户农户。整个消费扶贫累计消费25.388万元,帮扶6000余户农户。

此外,该公司还针对盐田村、东店村、三河村的11名贫困人员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在顺利完成原有脱贫节点工作基础上,定期走访慰问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扶贫巩固工作精准到位。

刘玉珮 黄伟 颜玲莉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