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政务 > 正文
“十三五”时期共带动超过45万户贫困户增收—— 重庆林业生态扶贫激活青山富民效应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0-10-17 09:02:08 | 编辑:李振兵

大美红池坝 摄/马正伦

梁平护林员涂昌明悬挂宣传标语

大力开展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全市森林数量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摄/高志相

石山披绿装 摄/谢智强

190亿元!这是“十三五”时期,重庆林业对有扶贫任务的33个区县投入的市级以上林业补助资金。而更重要的在于,这些资金投入和相应林业扶贫政策所带来的激活效应。初步统计,通过大力推进林业生态扶贫,全市共带动超过45万户贫困户增收,有效兼顾了我市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的“双赢”。

“这一成绩的取得,靠的是8方面23项林业生态扶贫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重庆市林业系统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立足林业实际,挖掘林业潜力,在林业生态产业、生态效益补偿、生态护林岗位等方面积极创新探索,真正激活了青山绿水的富民效应,帮助广大贫困户实现了脱贫增收的夙愿。

1 大力推动国土绿化 生态扶贫产业更加兴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市把国土绿化作为乡村产业振兴与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围绕培育壮大林业主导产业,依托各类重点营造林工程,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品”要求和多主体小单元集群化方向,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油茶、花椒、笋竹、柑橘等特色经果林和国家储备林建设,推动生态旅游、生态康养业发展,使其成为了众多贫困户持续增收的“金饭碗”。

万州区分水镇石碾村结合本村土质、气候优势,在国土绿化过程中,大力种植李子树。通过多年的努力,石碾村不仅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达到70%以上,还衍生出一项增收的产业。如今,石碾村李子树种植面积已达到1.2万亩,全部实现挂果,还注册了广洞岩、石碾盘青脆李子商标,多次获得国家农业部、财政部、科协等各个部门表彰。目前李子产业年收入超亿元,农民从林业产业中获得的年收入人均在2万元左右。

丰都县则在武平镇、包鸾镇、龙河镇等地共25个村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现已累计投入6050万元,种植油茶2万余亩,涉及农户7710户,其中贫困户965户,贫困人口3575人。同时,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由农民以自己的土地入股,丰都县森林经营所以资金入股,收益后按利润的5:5分成。油茶进入盛产期后,平均每户农户每年将增加收入2200元。

酉阳县在37个乡镇(街道)大力发展油茶和花椒基地,已建成油茶32万亩、花椒22万亩,成为该县农业支柱产业。通过入股分红、土地出租、参与务工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油茶产业已带动贫困户3600余户,花椒产业已带动贫困农户2300户。

巫溪县则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推动“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森林旅游”转型,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产业,以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为依托,帮助村民开发特色森林旅游产品,重点发展家庭式旅游、巫文化生态旅游、特色农园采摘游、农耕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不仅增加了就业岗位,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还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解决了许多村寨劳动力闲置的问题。

城口落地全市首单35万亩国家储备林项目,分年支付农民流转承包林地资金,成为流转林地农民的长期稳定收益,预计到2020年底,城口县将完成50万亩林地经营权收储任务,项目区林农每年仅林地流转收入即可达2000万元。

初步统计,“十三五”时期我市共支持33个有扶贫任务区县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等建设2055万亩,创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6个,建成国家森林康养基地29处、森林乡村(绿色示范村)1449个、森林人家3460多家,引进中林集团入驻并牵头推进500万亩国家储备林建设,建成笋竹、核桃、油茶、花椒、各类水果等各类林业产业扶贫基地6000多个,贫困区县林业生态产业渐成规模,助农增收作用日益凸显,有力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和脱贫攻坚。

此外,为了使生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市还大力开展林业科技扶贫,实施了千名林业专家进千村开展科技扶贫,落实7个林业科技扶贫专家组,实施林业科技扶贫示范项目46项,落实资金3000多万元,在城口、奉节等区县推广应用了油橄榄提质增效、核桃配方施肥、五倍子高产增效、叶用枸杞、药林兼用型连翘栽培等系列丰产技术,在每年林事季节及时组织指导广大农民林果栽培管理,为贫困地区加快脱贫步伐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 创新政策机制 开辟森林生态补偿扶贫新途径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重庆市立足生态优势,结合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采取改革思维和创新举措,积极探索、大胆尝试,通过“横向”“纵向”两种机制推动森林生态补偿扶贫,增添生态扶贫新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们创新性地建立以提高森林覆盖率为目标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市林业局一负责人介绍,2018年,我市实施了提高森林覆盖率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明确提出,完成森林覆盖率目标确有实际困难的区县,可以向森林覆盖率高出目标值的区县购买森林面积指标,计入本区县森林覆盖尽责率。

2019年3月27日,江北区与酉阳县签订了我市首个“横向生态补偿提高森林覆盖率协议”,按照协议,江北区向酉阳县支付7.5万亩森林面积指标价款共1.875亿元。此后,九龙坡区政府与城口县政府、南岸区政府和重庆经开区管委会与巫溪县政府,先后签订了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共交易森林面积指标2.5万亩、金额0.625亿元。今年9月底,南岸区政府又与石柱县政府签订了交易9.2万亩森林面积指标、金额2.3亿元的横向生态补偿协议。

通过实施横向生态补偿,让保护发展生态的地方不吃亏、能受益,解决了多年来尚未解决好的跨区域林业生态补偿难题,“特别是很多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优良,这一制度的实施,切实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助力了贫困地区的发展。”该负责人说。

同时,我市还积极探索非国有林生态赎买机制,在全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源地、江河两岸等重点生态区位开展非国有林生态赎买。

2018年,我市在石柱县中益乡、武隆区后坪乡开展非国有林生态赎买改革试点,共完成3007亩赎买任务,增加农民收入297.4万元,受益贫困人口101人。2019年,又在彭水县茂云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润溪乡干溪村、麻池村开展3000亩非国有林生态赎买,赎买资金600万元,有259名贫困户受益。

今年,我市在既有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安排生态赎买补助资金935万元,对1万亩非国有林进行生态赎买,进一步加大重点生态区位、生态脆弱敏感区森林保护力度。

截至目前,我市先后在石柱县、武隆区、北碚区、长寿区、綦江区、彭水县、巫山、城口8个区县开展试点,预计完成生态赎买任务3.2万多亩,生态赎买资金达4800余万元,让林权所有者、经营者的利益得到补偿,有效破解了生态保护与林农利益难兼顾的矛盾。

此外,在武隆、南川、巴南等区积极探索林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机制。全市已有720户农民自愿退出集体林地承包权6250亩,林农获得财产性收入6038万元,最多一户获得收入30多万元。上述一系列生态补偿改革试点得到了国家林草局充分肯定。

3 开发生态护林岗位 让贫困人员就地就业

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是带动贫困户脱贫的重要举措之一。特别是贫困户的就地就业,可更好的照顾家庭,更受贫困户欢迎。为此,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我市积极开发生态护林岗位,包括选聘生态护林员、选聘天保工程护林员、参与造林专业合作社等政策举措,让贫困户就地就业脱贫增收。

首先就是将国土绿化营造林项目计划安排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大量贫困人口以劳务参与、入股分红、土地出租等方式参与工程建设,切实解决了贫困人口就业难、增收慢的问题,仅2018年—2020年6月底,14个国家级贫困区县实施各类营造林884.8万亩,贫困人员参与务工达4.6万人。

其次就是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大力选聘生态护林员、天保工程护林员,目前,全市在14个国家级贫困县和4个市级贫困区县的建卡贫困人口中共选聘生态护林员共26037名、天保护林员2000多名,直接带动7.8万贫困人口脱贫。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把1388名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员临时选聘为生态护林员;在易地扶贫搬迁户中选聘生态护林员5237人。

今年56岁的何珍友是石柱县三河镇蚕溪村人。由于身患心脏病,妻子在家务农,孙子就读小学,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针对何珍友家的具体困难,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着眼实际情况,按照选聘程序和上岗要求,何珍友选聘上了生态护林员岗位,负责巡护1200余亩林地。此后,何珍友经常戴着红袖章,拄根木棍,翻山越岭查看负责管护的林地情况,每月巡山检查20天以上,认真、如实记录当日巡山情况。他还积极向身边群众宣传国家生态保护政策、森林防火安全事项等,引导大家主动参与林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自担任护林员以来,何珍友负责管护的林地未发生一起火灾事故和滥伐盗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事件。通过生态护林员政策,何珍友每年有了6000元稳定收入,加上家人务工收入,家庭经济状况逐渐好转。

链接》》

重庆实施二十三项林业生态扶贫政策措施

自脱贫攻坚以来,我市林业生态扶贫实施了8方面共23项扶持政策举措。

第一,在营造林工程扶贫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支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长江防护林三期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和其他国土绿化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计划及其政策举措。

第二,在林业产业扶贫方面,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笋竹产业、森林旅游与生态康养、国家储备林与木竹产品加工、林业消费扶贫等林业产业及其政策举措。

第三,在林业生态效益补偿方面,支持贫困地区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含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等生态效益补助)政策。

第四,在生态护林岗位开发方面,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发并选聘生态护林员(含天保工程护林员),以及支持参与造林专业合作社等政策举措。

第五,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方面,积极支持以扶贫为目的的林区“四好公路”建设使用林地、扶贫项目建设使用林地、统筹自然保护区与脱贫攻坚双赢使用林地等扶持政策。

第六,在林业改革扶贫方面,探索并实施横向森林生态补偿、非国有林生态赎买,以及林地流转与林业“三变”改革等扶持政策。

第七,在林业科技扶贫方面,推进林业产业技术指导培训服务、林业科技扶贫示范等扶持政策。

第八,在支持深度贫困乡镇林业帮扶方面,主要支持深度贫困乡镇林业项目资金及其相应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

文图除署名外由重庆市林业局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