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政务 > 正文
产业发展强支撑 消费扶贫拓路径 务工就业稳增收 云阳 多元助农富 共奔小康路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0-10-17 08:56:10 | 编辑:李振兵

云阳县城全景图

云阳县乡村新貌 摄/梁国华

云阳柑橘丰收了

云阳县栖霞镇金特电子厂工人在做工

云阳菊花产业基地

145个贫困村、13.4万名贫困群众如期脱贫,2018年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连续5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位居全市前列……这是云阳在脱贫攻坚这场大考中交出的亮眼答卷。

脱贫致富奔小康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如何深入帮扶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近年来,云阳立足县情,着力写好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三篇“文章”,正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步致富。

聚焦质量,牵住产业“牛鼻子”

10日13日,在云安镇新建村九叶青花椒园里,负责人朱亚军正带着村民整地、修枝、除草,为来年的花椒丰产做准备。“今年花椒收了差不多7万斤,不但我挣了钱,村民们也得享红利。”据朱亚军介绍,目前在该花椒园长期务工的有30余人,村民在花椒园的务工收入加上土地流转费,综合下来每年收入可达到3万元左右,几年下来已帮助8户30多名贫困劳动力顺利实现脱贫。

从“撂荒地”变成“聚宝盆”,让产业和脱贫增收紧紧联系,新建村九叶青花椒园带来的变化,只是云阳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针对以山地为主,土地资源贫瘠,坡耕地比重大的县情,云阳聚焦高质量发展做强扶贫产业文章。

一方面选好产业类型,脱贫攻坚以来已形成以柑橘为主的水果、菊花为主的中药材、花椒为主的调味品、生猪牛羊和水产养殖为主的生态养殖、绿色有机米为主的优质粮油“五大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创新利益链接机制,实现群众收益率最大化。据云阳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产业发展慢,群众增收难”问题,该县积极推进股权化改革,按照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牵头组建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经营4种项目承接主体分类施策。截至目前,参与股权化改革的农业企业已达100家,农民合作社272个,直接受益的村集体经济组织320个、贫困户11191户。

产业出特色,利益有保障。如今,云阳每个贫困村都已发展1-2个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正有效支撑群众稳定脱贫。

打破瓶颈,推出消费金点子

产业有了,如何卖出大山?

就在今年国庆节,有了答案。10月4日,大阳镇民富村二组村民任善青的万段桑枝木耳棒喜迎丰收,他采摘的一批木耳经过分拣、称重后,运往镇里的村村旺扶贫展示中心,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并和云阳其他参与农业扶贫协作的龙头企业和脱贫户自己生产的农产品一起,通过一纸农产品购销协议,摆到了山东威海700多家超市展销的货架上。以购代销、以买代帮、设立展销中心、依托电商平台,帮助贫困群众卖出自己的产品——这是云阳探索出来的消费扶贫新举措。

据云阳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围绕贫困户农特产品应销尽销的总目标,云阳聚焦贫困户产品、销售渠道、扶贫成效,正通过“五进”对接直销、对口帮扶助销、爱心企业订销、节会推介展销、电子商务营销、旅游服务带销等多种方式,促进深度贫困镇村和贫困户农副特产品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促进贫困户收成变收入,切实解决贫困户到户产业产品销路窄、组织化程度低、市场进入难等突出问题。同时,在保障农产品供给、提升农产品品质、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品牌塑造能力等方面着重发力,切实解决“有品不优”“有产无量”等问题,确保了消费扶贫的可持续性。

截至目前,已通过打造“天生云阳”区域公用品牌和“云阳洋”农村电商品牌,帮助55个农特产品抱团闯市场,通过电商促销、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新业态,让山货变网货,累计助销农特产品22.8亿元。

多措并举,铺平就业好路子

既要“输血”送温暖,更要“造血”管长远,云阳将就业扶贫作为群众稳定增收的主抓手,持续巩固脱贫成效。

今年32岁的水口镇枣子村村民陈中就是其中一个受益者。曾经因残疾只能长时间待在家里的他,过去靠每月35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过活。如今通过多次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后,他不但在村里的电商站上起了班,还开设了自己的微店。“每个月光工资收入就有八九百元,我终于能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了。”陈中对于新生活充满信心。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对贫困家庭而言,工资性收入是实现稳定脱贫的重要渠道。”据云阳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云阳多措并举有效推进就业扶贫,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近年来,云阳紧盯产业培育、市场需求和贫困劳动力个人培训意愿,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输出,做到人岗相适应,实现培训与转移就业精准对接。结合云阳特色产业,开展云阳面工、大数据标注工、中药炮制等技能培训,让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能实现转移就业。同时,强化资金支持,将就业补助资金的使用落到实处。

培训结束后,就业出路在哪里?云阳积极搭建平台,扩宽就业渠道:发挥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优势,引导贫困劳动力到山东省就业;利用山东资金,开发公益性岗位就近就地安置贫困人员就业;支持有条件的乡镇、村因地制宜建设扶贫车间,解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县16周岁以上建卡贫困人员115690人,已实现转移就业、创业58705人,同比增加了2379人。

链接》》

泥溪之变

产业飘香,“一地生四金”

泥溪镇位于云阳县七曜山生态自然保护区内,全域海拔188米至1290米,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是全市深度贫困镇之一。过去一直存在“一低、三差、三重”旧状——即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基础设施差、生存环境差、主导产业带动能力差,低保五保残疾等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因病致贫人口脱贫任务重、贫困老人脱贫任务重。怎么摆脱贫困是难题。

2017年8月自泥溪镇被确定为市级深度贫困镇以来,云阳始终把攻克深度贫困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把培育产业作为解决深度贫困难题的突破点,持续推进60万段青杠椴木黑木耳产业园、40万袋香菇产业园、5500亩晚熟柑橘园、3000亩乌梅园、农耕故土园、一二三产业融合园“六大园区”农业体系建设。

产业的兴旺,催生了新的发展产业扶贫模式。结合村集体经济发展运行的“一地生四金”扶贫模式,得到了贫困群众的广泛认可。“一地生四金”,即土地流转有租金、群众务工赚薪金、股份入股分股金、村集体发展有资金。这种模式既有效破解了村集体空壳问题,又帮助贫困户找到了致富门路。

截至目前,全镇466户建卡贫困户已实现2个以上主导产业覆盖,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县4.5个百分点。

亮点扫描》》

聚合力出实招

社会扶贫有成效

东西部扶贫协作,山东省及威海市累计援助资金16762万元,援助项目122个;选派党政干部20人、专业技术人员81人赴威海挂职学习,培训党政干部663人,培训致富带头人、医护人员、教师、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等14464人;协作引进产业项目5个,完成投资1.38亿元;在威海家家悦的700多家连锁超市设置“天生云阳”农特产品专柜,销售云阳农特产品4000余万元;组织转移就业238人、帮助劳动就业800人;新建鲁渝就业车间10个,吸纳200余名贫困群众就近就业;签订“万名山东人、千名境外游客游云阳”合作协议,实现1万余名山东籍游客来云阳旅游。

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中国进出口银行累计捐赠资金3452.2万元,援助项目45个;累计帮助引进资金315.6万元,捐赠物资折款100.4万元;帮助云阳销售农特产品368.8万元;累计捐资101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01人,组织支行志愿者开展支教活动、捐赠8000余元学习用品。

市政协办公厅扶贫集团累计助推重大项目31个,落实帮扶资金106659.54万元,援助项目130个,协调购买、销售云阳农产品1589.17万元,选派挂职干部17人。

深化推进“以案四改”

扶贫项目资金监管有突破

2019年9月云阳被市委确定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及扶贫项目招投标“以案四改”试点县。试点以来,全县创新建立“一网通”监督平台、“末端支付责任制”,深化运用“监督十条”,规范扶贫项目发包管理,健全了扶贫项目资金立体管理体系。全县累计实施扶贫项目825个,涉及资金8.47亿元,减少中介费用、节约项目投资1600余万元,项目如期完工率提高26%,资金如期拨付率提高24%,限额以下(400万元以下)扶贫工程项目发包环节节资率达5%,扶贫领域未发现新增腐败问题,初步实现“花钱少、质量好、效率高、无腐败”目标。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由云阳县委宣传部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