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报声音 > 正文
要把产业扶贫的成果转化到农民身上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0-10-16 05:09:02 | 记者:张燕 | 编辑:李平

村村建产业,人人有就业,家家能脱贫。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但半月谈记者在基层采访中发现,产业扶贫的路走得并不容易——有的企业拿“萝卜章”签合同,出了问题就扬言闹出“惊天动地的事情”,逼着基层政府息事宁人;有的企业把产业扶贫项目当成“唐僧肉”“护身符”,借机“特事特办”大捞一把……因为事关扶贫,一些谨小慎微的基层干部敢怒不敢言。

这样的现象,在扶贫一线并不鲜见。究其原因,一方面,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很受重视。在各个地方,专项扶贫资金都会重点向产业倾斜。一名基层干部谈到,近年来,企业承揽扶贫项目建设几乎稳赚不赔。于是,产业扶贫成了人人争抢的“唐僧肉”,部分不法企业唯利是图,甚至以扶贫的名义变相套取帮扶资金。另一方面,迫于任务压力,一些地方枉顾当地实际,坚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只顾项目上马,不顾资金投入产出比、产业发展水平等等,让扶贫项目只是“看起来很美”。

产业扶贫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也就是说,扶贫产业的发展必须要遵循市场规律。一个地方,到底应该上什么项目,不是拍脑袋决定的,得看这个地方的资源禀赋、技术条件和人力配置等等。引进项目,也不能“赶时髦”“追潮流”,而要在精准、精细上做文章,立足当地产业现状,突出自身特色,促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提升贫困群众的获得感。

尽管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政府要当好“店小二”,为项目落地做好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就要大包大揽,替企业填补“漏洞”。一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近年来,各地大力支持扶贫项目发展,即便项目经营管理不善,工程进度、产品质量等出现问题,只要和扶贫挂上钩,地方政府总得负责托底。这样的做法,让“揩扶贫油”的不法分子有了侥幸心理,肆无忌惮地利用地方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牟取私利。归根结底,发展产业是手段,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才是目标。正因如此,我们更不能允许产业扶贫异化为一些人捞取好处的“后花园”,干扰脱贫进度,影响脱贫成效。

越是紧要关头,越要进一步细化落地政策、补齐监管漏洞。引入企业、上马项目后,要时时刻刻对专项补贴的流向进行跟踪,对项目进展实行全程监管,确保钱财物用在扶贫工作的“刀刃上”。遇到问题,地方政府不能有“鸵鸟心态”,想着大事化小,必须重拳出击,建立行业主管部门监管工作机制,完善扶贫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制度,对工作失职造成扶贫资金打了水漂的行为和个人要坚决问责,从而规避甚至杜绝挪用、套取扶贫项目资金现象发生。

产业扶贫事关脱贫攻坚全局,马虎不得、松懈不得。精准发力,严密监管,把资源用对地方,确保每一分收益都能用于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才能真正成为脱贫攻坚的“星星火种”。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