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报声音 > 正文
文化传承与推广要拥抱市场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0-10-16 05:08:10 | 记者:饶思锐 | 编辑:李平

10月15日,2020重庆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启幕,10大主题展区在线上线下同步亮相,为市民提供了一场内容丰富的文化盛宴。

锦绣华章汉服模特大赛、巴蜀年画展、四川扬琴及四川清音曲艺展演等尽显中国传统文化之美;通过3D技术复原的“江北重庆龙”模型,与市民现场互动的阅读“黑科技”渝书坊等让人深刻领略到现代科技文化的魅力;把散落在民间的精品、绝艺都提炼发掘出来的“双晒”成果展销,成为沟通“诗与远方”的现实纽带。

置身文旅会现场,密集的人流充分诠释文化的魅力所在;参加直播展销,跳动的数字一再印证文化的市场价值。从晒文化、晒风景,到晒旅游精品、晒文创产品,再到一年一届以文旅为依托、以产业为追求的文旅会,近年来,重庆积极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拥抱文旅大市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文化的价值在于其特殊性,而文化的生命力却在于普适性。任何孤芳自赏的文化,都不可能长久存在。文化只有找到可以共鸣的人群,才能得以传承和发扬。让文化映入生活,让人们把文化产品带回家中,让文化消费场景成为常态,才能让文化获得持久的生命力,而这正是对文化最有效的保护,也是对文创产业最好的激励。

实际上,自古及今,文化的繁荣始终离不开市场的拥趸。与其说是《三都赋》引得洛阳纸贵,不如说是“洛阳纸贵”背后的市场热捧,成就了左思的《三都赋》。在当下,文化的多样性远胜于过去,任何文化都会经过大浪淘沙的市场抉择,也只有那些获得市场认可的文化,才能拥有庞大的生命力。这一点,从故宫文创产品的火热程度就不难看出。

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既需要依托其本身的内涵积淀,也离不开创意的包装和市场化的营销。拥抱市场并不是说要趋利媚俗、背离其本身的文化属性,而是要通过市场化创新,让文化附带市场价值,参与市场流通,从而获取更多的“粉丝”。在当下,只有充分挖掘文化的市场价值,让“阳春白雪”的文化不再曲高和寡,才能让各种文化真正活起来,并展现出勃勃生机。而这正是办好重庆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的价值所在。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