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报声音 > 正文
警惕家访变“假访”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0-10-16 05:07:02 | 编辑:李平

黄宗跃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提出,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

随着通讯科技的普及发展,家校联系更多是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方式进行。因而有不少网友担心,过分强调家访,可能会因“留痕”而走形变味,使家访变“假访”,沦为新的形式主义。诚然,通过线上沟通,老师虽然也能够交流学校办学宗旨、反馈学生在校情况、指导家庭教育方法、共商教育策略。但家访的优势更加显而易见:老师通过实地走访,能够了解学生成长环境,从而更加深入了解学生性格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进而采取更适合的教育方法,及时解开学生学习上、思想上的疙瘩。

将教师家访纳入教师考核体系,有利于推动教师和家长、学生互动,使教育工作更具有贴近性,从而收获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工作繁忙,开展家访只能牺牲八小时之外的时间,这客观上会延长教师工作时间,增加教师工作压力。尤其在农村学校,学生居住分散,教师家访路途遥远,大量时间消耗“在路上”。所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为教师家访提供便利条件,避免随意“加码”给教师与学生家庭带来不必要的“负累”;同时也要防范“应付心态”滋生,杜绝老师以“考核不丢分”为目的进行家访,影响家访成效。

警惕家访变“假访”,必须要考虑实际、因时因地制宜。一方面,要以目标为导向,灵活机动地落实家校联系。如可邀请家长到校交流沟通,或采用电话、视频、社交软件等多种方式,提高家校联系效率和频次。另一方面,要强化家访过程管理,确保家访实效化。如访前摸清学生信息,确定家访主题;访中采用合理恰当的方法进行沟通交流,鼓励学生健康成长;访后建立家访信息库,密切关注受访学生变化,确定回访对象,让家访真正提质增效。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