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旅游 > 正文
主城都市区联手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0-09-29 08:09:34 | 编辑:肖福燕

老重庆的记忆——南温泉

武陵山大裂谷景区

巴南天坪山格桑花 摄/鞠芝勤

南温泉灯会 摄/冯亚宏

巴南区文化和旅游委代表重庆主城都市区文化旅游协作组织向山东推介主城都市区旅游产品

万盛黑山谷

南川锦屏峰 摄/汪新

在这里,山环水绕、江峡相拥,山水城灯交相辉映,跨江大桥长虹卧波,轻轨列车穿越山水,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站立的城市,一城千面。

在这里,3000年巴渝文化灿若星河,留下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世界第一“水下石刻碑林”白鹤梁、举世无双古战场遗址钓鱼城等众多宝贵历史文化遗迹,可轻易触摸、亲近、体验。

在这里,金佛何崔嵬,缥缈云霞间;四面山水,爱情赞歌响彻神州;黑山谷,荟萃喀斯特之精华;温泉之都,水意氤氲,养生养心;茶山竹海,碧浪万顷,层峦叠翠……

都市人文旅游,繁荣文化事业、提振旅游消费、提升城市品质,是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热门领域。

9月28日,主城都市区文化旅游协作组织工作会议在巴南召开。该协作组织将致力打造国际知名都市旅游目的地,推动重庆主城都市区文化旅游的合作与交流向更高层面、更宽领域发展,高品质打造重庆主城都市区文化旅游品牌,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旅游发展。

唱响主题歌 主城都市区文旅“雁阵效应”凸显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

下好重庆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主城都市区是“主战场”。

近年来,主城都市区围绕“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行千里、致广大”的价值定位,推动文化旅游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资源开发成效显著。主城都市区现有5A级景区4个、4A级景区63个,全市占比均达到50%以上;市级旅游度假区11个;温泉旅游景区36个,全市占比高达94%;纳入全市直统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15个,7个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7个。

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重庆自然博物馆、重庆国际马戏城、华侨城欢乐谷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相继建成投用,长嘉汇大景区、长江文化艺术湾区等新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加紧谋划,成为文化强市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建设的重要支撑。

旅游品质不断提升。南川金佛山、万盛黑山谷、江津四面山等不断提档升级,逐步发展成为大都市康养休闲度假胜地;“世界温泉谷”建设持续推进,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匈温泉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引入世界级品牌“黑维兹”,北碚区连续两年承办中国温泉与气候养生旅游国际研讨会;国家级度假区创建加快推进,北碚缙云山-北温泉、綦江横山、万盛黑山等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重大活动有声有色。围绕“大都市”旅游目的地建设,都市旅游经济区合作组织、渝西旅游经济带有关区先后成功举办全球旅行商大会等30多项特色活动。9月26日,首届山水重庆夜景文化节暨第五届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秋冬)启动仪式在渝中区盛大启幕。该系列活动围绕“夜景、夜游、夜秀、夜读、夜市、夜娱、夜养”等维度,将举行近200项夜景及惠民主题活动,涵盖十大主题夜游活动、三大艺术展演、三大文化艺术节、八大潮流玩法等,并发放惠民福利1000万元,各类文旅商家将推出优惠让利近1亿元,激发城市新活力,助力重庆加快夜间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8月24日起,“成渝地·巴蜀情”2020重庆文旅“大篷车”分3条推广线路,深入到四川17个地市州,开展巡游路演,既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务实之举,也是两地携手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创新之举,有效促进川渝合作再上新台阶。此外,去年,南岸区成功举办了2019重庆全球旅行商大会,吸引了澳大利亚、白俄罗斯、德国、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参会。

组织机构更加完善。按照“一区两群”协同发展部署,整合成立了主城都市区文化旅游协作组织,成员单位增加到23个,成为“一区两群”最大的文化旅游协作组织,初步构建起引领大都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更加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

2019年,主城都市区实现游客接待总量4.18亿人次,同比增长6.9%;旅游总收入3495.84亿元,同比增长28.2%;旅游产业增加值1001.16亿元,占全市旅游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6.01%。文化产业增加值823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5.9%。

唱好大合唱 打造国际知名都市旅游目的地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唱响主题歌、唱好大合唱,是加快推进主城都市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也是主城都市区文化旅游协作组织的工作方向。

据介绍,主城都市区文化旅游协作组织本着加强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原则,将进一步加强区域文化旅游合作。

共建协作发展机制。有效整合资源,建立主城都市区文化旅游协调议事机制,推进主城都市区协同发展;建立健全主城都市区文化旅游区域协作组织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组织主城都市区文化旅游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推动主城都市区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大文化、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发展格局,并逐步扩展吸纳友邻区县共谋一体化发展。

共推文化旅游精品。充分挖掘各区资源特色,以共同建设打造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为目标,突出差异化、特色化,谋划文化旅游产业业态布局;按照特色互补、组合有序、线路科学、区域联动的要求,将分散各区的资源和线路进行有机整合,推出一批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一系列文化旅游产品;强化品牌建设,共同打好重庆旅游“山城”牌、“人文”牌、“温泉”牌和“乡村”牌,不断促进区域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主城都市区文化旅游魅力。

共拓文化旅游客源市场。积极通过主题宣传、节庆节会、展览展销等活动手段,联动策划主题营销,开展宣传推广,拓展客源市场;加强新媒体等平台资源互联互通、交流协作,积极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旅游咨询和信息服务,提升主城都市区文化旅游产品影响力。

共促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立足巴蜀文化同根同源,以推进巴蜀文化保护传承、完善巴蜀文化旅游共建共享机制、开展两地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探索文化旅游改革创新为抓手,共同推进文化旅游设施建设、数据资源共享,积极策划和组织有文化创意、区域特色、群众基础的文化旅游交流活动,推动区域内文化旅游企业进行广泛深入合作;共同建设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

共同维护文化旅游市场秩序。立足提高旅游服务综合满意度,建立执法联动、监管协作、信息共享的文化旅游市场监管机制,加强文化旅游市场环境整治和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为主城都市区文化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我们的目标是推动主城都市区的合作与交流向更高层面、更宽领域发展,高品质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把主城都市区打造成为国际知名都市旅游目的地。”市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强化战略对接 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全局上谋势,也需关键处落子。据介绍,主城都市区文化旅游协作组织在关键处也是妙招频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和“一区两群”协同发展,为主城都市区文化旅游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新动能。接下来,该协作组织将加强战略对接,充分利用主城都市区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一区两群”中心地带的多重战略叠加优势,强化战略思维、发挥比较优势,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一区两群”协同发展布局。

强化规划引领。加紧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加强规划对接,不断优化文化旅游业发展布局,储备好文化旅游业发展重点项目,推动主城都市区文化旅游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提升发展品质。按照“大都市”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渝中区、南川区、大足区、万盛经开区努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全力推动打造长江艺术湾区音乐半岛、美术半岛建设;北碚以“世界温泉谷项目”为核心,协同沙坪坝、巴南、渝北提升“五方十泉”,推动“世界温泉之都”成为全球知名品牌等。

抓好项目建设。目前正在谋划实施长嘉汇大景区、重庆音乐厅、重庆非遗博物馆、重庆博物馆、重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重庆广播电视发射新塔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为主城都市区打造国际大都市旅游目的地提供新支撑。

办好重大活动。目前,协作组织正在致力做好线路产品策划、产品推介,争取每年推出10条精品线路,以及办好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论坛、温泉康养旅游论坛、主城都市区文化旅游宣传推介会等重要活动,全力提升主城都市区文化旅游影响力、知名度。

加强组织建设。今年,巴南区作为轮值主席单位,将充分利用主城都市区文化旅游协作组织工作机制,举办系列特色活动、搭建合作平台,为主城区文化旅游业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不负韶华,只争朝夕。主城都市区文旅“航母”已扬帆起航!

盛志信 庞遵萍 图片除署名外由巴南区文旅委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