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政务 > 正文
云阳县人民医院 聚焦“三甲”创建 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0-09-28 08:27:16 | 编辑:肖福燕

原标题:

打造方便、高效、快捷就医环境

云阳县人民医院 聚焦“三甲”创建 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云阳县人民医院全景

IVUS指导下左主干支架植入术

刘启祥(左3)带队查房

“现在的一些疑难杂症在县人民医院就可以治疗了,特别是新院整体搬迁后,各项医疗服务都比较到位,我非常满意。”9月24日上午9时,在云阳县人民医院门诊大厅,正接老伴出院的南溪镇村民王怀民说。

赢得群众好口碑,正是对云阳县人民医院所追求的“人民健康至上”的最好诠释。

据介绍,云阳县人民医院建院于1940年,80年的栉风沐雨,历经三峡移民搬迁、迁扩建整体搬迁、“三甲”等级创建等重大节点,每一个节点都实现了医院的一次跨越:2018年4月,医院完成整体搬迁,占地160余亩,业务用房15.6万平米,开放床位1100余张,配置有2亿多元的先进医疗设备;年门诊量达60万余人次,年住院4.9万余人次,年手术操作2万台次;2018年12月25日,云阳县再次召开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动员大会,等级创建集结号全面吹响。经过全院职工3年的努力,全新的医疗技术、医疗质量、服务水准使得老百姓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百万云阳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大幅提升。

改革创新

引领服务能力高质量发展

为适应当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及满足群众不同层级的就医需求,2019年底,该院围绕“质量、安全、管理、服务、绩效”这一主线,在第三方公司的协助下进行了综合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成本管理、绩效工资管理等方面的医院综合管理项目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综合目标管理改革是依据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结合医院年度计划制定了医院的综合目标。院长与中层干部、中层干部与员工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每月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实现了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良好氛围;全面质量管理改革重点健全了决策、控制、执行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成立了医疗、护理、院感等10个质量考核组,推行“行政、病区、门诊每天早交班”、三线每天督导、院级领导及行政中层参与一线早交班、“医疗、护理、行政每天夜查房”等制度,实行定额缺陷扣分反馈,坚持周点评、月兑现、绩效考核,形成闭环管理;全成本管理是通过月度成本分析、设备使用分析、科室收益及运行情况分析,提高全院主动开展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意识;绩效工资改革是将绩效核算与全成本进行有效结合,避免绩效重收入轻效率的情况。重点对开展新技术、收治疑难杂症、三四级手术、重点学科建设、科研教学等实行激励机制。

“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领导班子树立了全局意识,全院职工树立了主人翁责任意识,实现了管理水平与服务能力的同步跨越,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得到快速提升。”该院院长张建才表示。

突出特色强化重点

为群众健康谋福祉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作为云阳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的座右铭,在5月21日救治的一名高龄患者中得到了很好验证。

据该科主任李伦介绍,现年93岁、家住云阳票草镇的牟伦学因胸痛90分钟到当地蔈草镇卫生院就诊。接诊的牟熊林医生意识到病人很有可能得了急性心肌梗死,立即做了心电图并传送至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微信群里咨询。“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通过心电图,李伦初步得出这一结论,并指导卫生院医生给患者及时用药。

为节约转运时间,票草卫生院和医院120急救车同时出发,在路上进行对接。患者到达医院后,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被送往介入室,介入室人员早就做好各种准备,接到患者后便立即开始手术。穿刺、造影、右冠状动脉闭塞、导丝通过,从患者到达介入室大门到导丝通过仅用了19分钟,创下最快D2W时间记录。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已于6月10日康复出院。

“医院开展的急性胸痛患者救治体系实现了基层卫生院、院前急救系统和医院之间医疗信息的无缝对接。通过多学科合作,依据快速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减少误诊、漏诊及过度诊疗,并依据指南进行规范化处置,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成功救治率。”李伦表示。

李伦同时表示,像牟伦学这样心肌梗死、从死亡线上拉回的急诊患者今年至今已超过80例。“若没有李医生的紧急抢救,昨天我就已经不在了。”9月24日上午,在CCU病房1床、家住云阳高阳镇的陈如位说。

近年来,为提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该院以“突出特色专科,强化重点专科”为主旨,在补齐设备短板及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实行科室绩效倾斜优先、科研立项申报优先、设备购置优先、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优先、职称晋升评优优先“五优先”原则的同时,打造了一批市级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据悉,目前已建成重庆市医疗特色专科1个(骨科)、重庆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老年医学科);获批建设8个:重庆市医疗特色专科2个(心血管内科、麻醉科)、重庆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妇产科、脊柱外科、儿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庆市区域医疗重点学科2个(心血管内科、麻醉科)。

人才梯队建设

助力实现“大病不出区县”

为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该院出台了《高端紧缺人才柔性引进制度》,并成功引进博士1人、硕士39人等一批高层次医疗成熟人才。泌尿外科副主任刘启祥就是其典型代表。

据介绍,刘启祥是该院2019年5月引进的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他带领团队在县域内率先成功开展具有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的腹腔镜全膀胱根治性切除、腹腔镜肾上腺巨大肿瘤切除、多通道经皮肾镜碎石、腹腔镜肾部分切除、腹腔镜肾盂癌根治性切除、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等手术,并创造了该院多项手术首例。

在引进高端医疗人才的同时,医院近2年还选送了332名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培训和学术交流。随着医院在市内学术地位的不断提升,已有73人被聘为国家级或市级专业委员会的委员。目前,拥有高级职称137人、正高级19人,形成了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青年技术骨干的合理人才梯队,成为医院技术革新和学科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强化人才梯队建设的同时,如何提升县域医疗辐射能力?如何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实现“大病不出区县”目标?该院党委书记朱耀辉明确了医院发展路径。他指出,医院将借助“三甲”等级创建这一契机,聚焦“精准、微创、舒适、安全”的医学发展方向,加强冯华教授、方勇飞教授、王维博士工作室建设,完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5个区域医学中心的建设,建立了下联47家乡镇(中心)卫生院的全县信息化120调度指挥中心,完成了对全县44家基层医院远程会诊系统接入工作,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就诊环境,使得县域内群众不出区县就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马太超 肖伶俐 图片由云阳县人民医院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