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到一线找问题、抓整改、促实效,北碚区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疫情缓解后,三圣镇某社区居民匡某准备返回四川宜宾复工,在社区居委会办理健康证明时,被工作人员以户籍不在本地为由,建议到户籍所在地办理。然而,当匡某回到户籍所在地三圣镇某村后,却又被村委会工作人员告知,按政策其应该在居住地办理。
跑了两趟没能办到健康证,眼见复工的时间临近,匡某十分着急。三圣镇纪委督查组走访时了解到该情况,及时协调解决了匡某的问题。镇党委在接到反馈后,将外出务工人员健康证明办理事宜明确为居住地村(社区)党组织的职责,杜绝再次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2019年,北碚区探索建立了纪检监察干部定点联系村(社区)机制,安排120名纪检监察干部对口联系全区17个街镇188个村(社区),常态化开展村(社区)走访,已累计收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及问题线索163条。
“以前对于村里党员干部在工程项目资金使用中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由于监督力量分散、监督过程缺乏配合等原因,监督不深不细。”静观镇素心村廉洁工作站副站长、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邓贤文说,廉洁工作站组建后,对于工程项目决策过程、公示公开、物资采购等,可以实现全过程监督。同时,对于监督过程中发现的疑难复杂事项,还可以灵活地进行人员调配,集中力量深入挖掘可能存在的问题。
北碚区融媒体中心 霍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