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教育 > 正文
梁平区第一中学校 守正出新做好优质教育“加减乘法”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0-08-06 06:50:47 | 编辑:李振兵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

近日,不少老师都接连收到自己学生传来的好成绩,梁平区第一中学校(下称“梁平一中”)高三英语教师许柳也不例外。

“孩子当初300多分进的高中,英语只能考30多分,现在居然能考过重点本科分数线!您真是我们一家的大恩人!”电话那头,学生于尊强的妈妈掩不住内心的喜悦。

事实上,像于尊强一样实现“翻盘”的学生并不在少数,这从梁平一中初高中办学数据中可见一斑。仅以2020年教学成绩为例,梁平一中初中出口包揽全区前10名,占据全区前1000名半壁江山;高中在入口生源全区前1000名只占30人的情况下,重本上线100人,实现成倍转化增长。

“低进高出,逆袭生长”的背后,是梁平一中“人人成长,个个成才”教育理念的支撑,是回归“教育的本质是生长”教育初心的实践,是办人民满意教育根本要求的落实。

回归初心

为教育做减法

“对于孩子而言,成长比成才更重要,我们学校就是在别人将80%精力用在20%优生培养的时候,做到‘尊重生命,不唯分数论成败,不唯名校论英雄,因材施教,鼓励成长’,给每一个孩子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的空间和路径。”梁平一中校长王玥强调。

正值暑假期间,刚刚结束繁忙工作的高三教师黄莉平时常能接到家长和学生打来的电话:“黄老师,多亏了您,孩子才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您辛苦了!”原来,本次升学考试中,仅黄莉平老师所带的一个班就考出了30个超重点分数,这个成绩远远超出了班级入校时全区前1000名只占18人的预期水平。

黄莉平老师坦言,班级的“成功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坚守初心,让教育变成一件纯粹的事情。她在进校时就为全班同学制定诸如“让优秀变成一种习惯”等21条班规,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争取家校合作和充分尊重与相信学生,团结全体科任老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心用情收获好结果。

在梁平一中,像黄莉平一样坚守教育初心的老师还有很多。

陈宗楷老师的初心,是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陪伴者,他用镜头三年如一日地为孩子们留下珍贵的瞬间,他可以为了一张不留遗憾的毕业照,提前一个月设计方案、制作道具,清晨5点就为一张新的足球网而奔走;易千美老师的初心,是爱生如子,为每一位留守学生找到“代理家长”,从一个表情、一餐饭、一件衣、一声问候、一次家访,着眼学生的点滴成长……

在这样的理念认识下,梁平一中锐意改革,积极倡导去功利化的教育,不以短时间的成绩论人才,把学校工作的重心放在平民化教育,放在落实“人人成长,个个成才”办学理念上,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

秉持丹心

为效率做加法

“优质的教育才能奠定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而优质的教育则需要素质过硬、水平高超的教师团队去实现。”梁平一中管理者认为。基于此,学校在近年来进行了管理制度上的一系列创新,力求最大限度激活教师队伍原动力。

一方面,学校本着务实高效的原则,要求行政班子树立危机意识、团结意识、务实意识、常态意识和创新意识,理清了过去内部程序复杂等遗留问题,保证政令畅通,责任到人;另一方面,学校实施透明化管理,让全体教师亲身参与到绩效考核、职称评定中,让管理干部下到基层,重视教师成长需求,给予教师队伍最大的尊重和信任。

对此,初三级部主任周魁红深有体会。埋头教育事业多年,周魁红始终将“站在讲台上,就要对得起这一份职责”作为内心的天平,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近来发生的两件小事让周老师心里暖暖的——学校老师对新的工作安排有疑问时,学校第一时间组织老师们考察学习;遇上区内有赛课活动,有老师提出想去学习,学校立即为语文教研组调课观摩……

“学校对于教师每一种成长需要的充分重视,让人感觉到只要踏实肯干,不论哪个年龄段的老师,都能有所成就。”周魁红老师坦言,学校在管理制度上的一系列创新,让广大教师感觉到背后坚强的后盾,更加敢作敢为。

本着“一切为了教学,为了教学的一切”原则,学校领导通过召开教师全员大会、设置校长信箱、谈心谈话等方式,给予每一位教师人文关怀;利用周前会、青年教师和老年教师座谈会等,帮青年教师明确方向,燃起教学热情,为老年教师鼓舞斗志;创新激励机制,通过精神奖励和适当的物质奖励,给予优秀教师荣誉感和获得感……

管理机制创新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老师们的心里有方向了。近年来,学校教风、学风焕然一新,教师多次在赛课活动中获奖,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发展日新月异。

打破常规

为未来做乘法

伴随着招生政策的变化和一部分优质生源的流失,作为民办学校的梁平一中相对来说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还能实现初中发展稳中有进,高中发展连年突破,核心就在于不抛弃不放弃,对每一位学生的未来负责的不懈坚守。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成功的教育,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尽相同。但在梁平一中看来,成功的教育绝不是‘唯名校论’或者‘唯分数论’,而是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找到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成长路径。”学校管理者认为。

梁平一中始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育人”与“育分”的和谐统一,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成才渠道,努力让每名学生都实现人生理想,让每名学生都绽放芳华。

一方面,学校围绕“竹韵”文化,打造涵盖班级、年级、学校的三级德育体系,打通贯穿学校、社会、家庭的三方育人通道,利用传统节假日、社会热点事件等契机,引导学生养成诚实谦虚、品行诚正、踏实坚守的人文品格。另一方面,学校逐步修订完成分年级、分学段的系列校本课程,将育人空间从学校、家庭延展到竹博园、百里竹海和梁山竹帘厂等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填上优秀传统文化底色的同时,锻炼其学习、创新、实践、适应社会的多方面能力。

此外,学校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成长渠道,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做乘法。近年来,学校积极争取政策,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上下功夫,与高等院校、兄弟学校全方位合作,举办日语班、艺体特长班等,打破唯分数论的传统评价方式,为更多学子找到了适应终身的发展方向。2020年高考中,学校日语班10名学生有9名分数超过重点本科线,艺体上线41人,极大地拓宽了人才成长的道路。目前,学校正积极探索盘活区内外教育资源,与重庆八中智慧云校合作办学,进一步拓宽人才成长渠道。

七月流火,嘉木青禾。一个又一个从梁平一中走出的学子与学校相互见证,共同成长,在历史的洪流中保持一颗初心,坚守一颗真心、向往优质教育的决心,朝着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未来阔步前行。

何霜 覃燕 图片由梁平区第一中学校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