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社区、商场林立、下穿轨道交通3号线……面对如此复杂的施工环境和施工工况,重庆轨道交通十号线南坪站建设者用三维激光监控地表建筑变形,钻空孔隔离爆破地震波,螺蛳壳里做出了大道场。近日,承建该段施工任务的中铁十四局在中国铁建重庆区域总部组织的信用考评中获得了综合排名第一的好成绩。
中铁十四局承担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三标施工的标段全长1745.597米,包括南坪站、南滨路站、南坪-南滨路区间及万寿路站-南坪站部分区间。该工程工期紧、任务重、围岩差、浅埋偏压大断面、区间车站断面多,立体交叉作业工序转换频繁,工程线路下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地震危房社区、商中心区、地下商场、轨道交通3号线、消防部队基地等,车站出口等附属工程区域地埋管线杂而多,沿线地表环境特别复杂,施工组织难度特别大。
中铁十四局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三标项目经理曹元均介绍:“南南区间下穿地震危房及洋河南滨花园浅埋段,拱顶距离洋河南滨花园小区桩基底最短距离仅为3.5米,施工中他们精心组织,对周边建筑物进行监测,采用控制爆破施工,严格控制爆破振速和开挖进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前进行全面入户调查,做好施工及环境安全风险评估;开挖前超前地质预报全覆盖;施工中实时全面监测隧道沉降收敛变形,确保大断面隧道的永久稳固和地面建筑物安全。”
施工中,他们引进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建立地表建筑物变形实时监控系统,对比浅埋隧道开挖前后建筑物变形情况,确定变形预警阀值,为绿色隧道施工提供依据。他们还研发预切割隔震爆破技术,在爆破区域周边钻设空孔,形成隔震带,切断爆破地震波的传播通道;通过爆破区域的分区分段或导坑超前爆破,逐层扩挖,增大既有结构的距离和后续爆破区段的临空面,达到减震效果。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室内试验及现场监控手段,采用降低粉尘量和有效通风相结合,辅以水封爆破技术、降噪吸音棉等环保工艺,利用水雾降尘、内燃机净化等措施创新,提出隧道低等级围岩固液气三相降尘绿色施工爆破技术,效果显著。
该工地喜报频传,斩获2018、2019年度“重庆市扬尘控制示范工地”、2019年度重庆市轨道集团“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2019年度重庆市“智慧工地”优秀示范项目、2019年度重庆市轨道集团“消防安全示范工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据了解,目前,南坪站、南滨路站及区间隧道工程所有作业面全部打开,工程已进入全面攻坚阶段。
(曾贤荣、栾桂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