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铜梁太平镇坪漆村:三年三连变 变出幸福好生活
来源:铜梁报
时间: 2020-07-20 07:10:19 | 编辑:李振兵

  “桃谷人家”鲜花公路。(资料图)

  三年前,太平镇坪漆村仅有一条又陡又窄又弯的公路,现在不少老司机回想起去坪漆村仍心有余悸。

  然而近三年,沐浴着党中央脱贫攻坚政策的春风,坪漆村人听党话,跟党走,在区、镇、村党组织的带领下,用勤劳实现了道路通畅、产业兴旺、志智双提的三连变。

  三年后的今天,坪漆村从贫穷落后的“夹皮沟”成了让市民或游客羡慕不已的幸福“桃谷人家”:黑黝黝的草油彩道入村,村内水泥公路如网,通达每家每户;家家户户种桃树、种蔬菜、养鸡鸭、喂肥猪、扎龙灯……幸福的坪漆村人在致富的道路上意气风发。

  路通产业兴 “桃谷人家”香桃和土货很受青睐

  7月10日上午10点钟,在坪漆村13社的桃林里,赵吉碧和丈夫正将刚采摘的香桃用小推车推出来摆放在公路边。夫妻俩汗如雨下,却干得特别带劲,一点也感觉不到辛苦,脸上洋溢着笑容。

  不多久,一辆小车在公路边停下,将桃子全部装上车。“这是我重庆的一个朋友专门叫我来带货,我得马上送去。”车主赖先生笑着说,“坪漆村的香桃很好吃,我很多外地的朋友喜欢得很,原本计划要280斤,今年搞慢了,只买到200斤,我已经把明年的订单都下了。”

  “我种了300多根桃树,早熟的4天就被抢购一空,这30多根晚熟桃只卖给了两位买主。”赵吉碧笑着抹去头上的汗,“今年可收入2万多元,还不错,现在路四通八达,种植很方便,计划明年再发展一点。”

  “以前这些地种苞谷、红苕,根本挣不到钱。”赵吉碧指着桃林说,“后来,我把土地全部改种桑树,用来养蚕,效益稍微好一点,但是太累了,我和丈夫两个人没日没夜忙,有时儿子大学学费都凑不齐。”

  脱贫攻坚中,在区里大力支持下,村社公路修通了,镇里免费发下桃树苗,区农业农村委的专家经常免费作技术培训,肥料运到家门口,赵吉碧一个人就可以侍弄这300多棵桃树,丈夫就去了镇上的同益机械厂上班,儿子现在也工作了,一家人的收入相当不错,赵吉碧成为了村子里最早脱贫的一批村民。

  三年来,太平镇按照区委要求,把脱贫攻坚和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香桃、草莓、药材等特色种植产业,已种植四季蔬菜2000亩、特色经果2000亩、花椒500亩、高端药材400亩,制定完善集体经济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将集体经济发展与贫困户紧密联系起来,与贫困户签定了分红协议、入股协议,贫困户分红比普通群众提高10%。

  今年,坪漆村通过“桃谷人家”品牌采摘季、直播带货和消费扶贫等方式,香桃和蜂蜜、鸡蛋等土货都很受城里人青睐,今年就实现香桃销售额56万元。同时,该村又成功和重庆倍康医药公司签订订单100万元,村民发展的劲头更足了。

  路通劲头足 脱贫户多项脱贫技能“加身”

  坪漆村6社在一个陡坡顶上,过去没有公路,村民沿着陡峭的泥泞小路下山,相当费劲,如今两条公路通到社里,家家户户都可以把车开到院坝边。

  10日上午,位于山顶的低保户周生海家里电路出现故障,一个电话,脱贫户周光学就骑着摩托车赶到周生海家,帮他检查电路,将老旧的线路全部更换。周生海对周光学连声致谢。

  周光学笑得特别灿烂,他说:“要谢就谢共产党,没有党的关怀,我今天的日子也不好过。”原来13年前,周光学的妻子不告而别,至今杳无音讯,他只好待在山沟里,照顾患病的老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孩子,没有办法外出打工,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那时候感觉穷日子没得个头,看不到希望,出去走人户看到别人家的小洋楼,再回家看看自己破旧得快要垮掉的土墙房,只有羡慕的份儿。”周光学说,这一切的改变,从脱贫攻坚开始。

  几年前,周光学到村里开会,听到了党中央要开展脱贫攻坚,把它当做战役来打。区委书记唐小平亲自联系坪漆村,还有第一书记来到村子里常驻,区里、镇里的领导三天两头到村子里“办公”,谋划发展。很快,挖掘机就开进社里,水泥路通到社里。两年后,又修到家家户户。更让他激动不已的是,唐小平书记联系帮扶他,鼓励他不要怕暂时的困难,只要努力干,未来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书记的鼓励,让周光学倍添动力。

  “看到村里人都忙碌起来了,有的栽桃树,有的养鸡鸭,我觉得我也应该学点技术。”周光学决定学习电工技能,很快,他就成为了村里一把好手,当上了电工,村民需要时,他也很乐意帮忙。

  除了当电工,周光学还和230多名脱贫户一起,在村里办的龙灯彩扎基地里接受技术培训,学会了龙灯彩扎、灯笼制作和扎稻草人等,每年春节前要忙一个月,收入可观。

  “过去这些建卡贫困户都穷得有些麻木了,自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他们不仅仅是得到了资金物资上的帮扶,更重要是扶起了他们的志气,扶起了他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和热情。”太平镇党委委员涂强时任坪漆村第一书记。他说,最初脱贫户们还是比较迷茫,不知道该怎样才能走出贫困,随着公路修通,产业发展,各方助力,村民们看到了很多商机,加之有带头人尝到脱贫致富甜头后,脱贫户们的干劲就更足了。

  路通家业旺 脱贫户纷纷打造最美庭院

  “这是我种的蔬菜,特别多,卖了一些,摘了些用来做干豇豆,冬天用来炖鸡炒肉,味道巴适得很!”10日下午,在坪漆村10社一个宽大的院坝里,柏文明正翻动着他晾晒的豇豆。

  记者看到,一条白亮亮的水泥路修到柏文明家院坝边,院坝打扫得特别干净,院坝边上各色草花开得正艳,屋前一片桃林,屋后是一片翠竹,旁边还有一个鱼塘。

  “这是用来作养殖的房,还不错。”柏文明指着隐藏在屋后竹林里的棚房笑着说。棚房里,10多只小猪正争着吃食,旁边几头肥猪正在酣睡。打扫完猪舍,柏文明把盆子一敲,顿时从竹林四面飞奔来几十只鸡,围着倒满粮食的盆子一阵猛啄。

  “以前供儿女们读书,种点庄稼,很穷,现在国家政策特别好,女儿出嫁了,儿子在职业中学学技术,基本上不花钱。现在公路修到院坝边,我们也就安心发展副业。”柏文明说,他一年搞养殖就可以挣6万元左右,日子过得还不错。

  在坪漆村,不少脱贫后的村民都和柏文明一样,依托便利的交通,发展种养殖,生活条件好起来了,村民的文明程度提高了,在镇里的带领下,开始利用闲暇时光打造自己的美丽庭院。

  如今,坪漆村一条鲜花盛开的草油彩路通向“桃谷人家”,19条水泥公路和31公里的补短板公路连接起每家每户,679户村民有了卫生厕所,75.3公里的自来水管道让村民家家户户吃上自来水……“桃谷人家”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幸福美好。

  (记者 蒋明琴 谢艺)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