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教育 > 正文
重庆市育仁中学 仁爱铺就成长路 踏梦前行育英才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0-07-03 07:53:42 | 记者:原标题: | 编辑:肖福燕

 

近日,一场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在重庆市育仁中学(下称“育仁中学”)开展得如火如荼。学校利用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设计了知识问答、寻根溯源、手包粽子、品尝分享等系列活动,给予学生知识、情感、技艺、感官的全方位教育体验。

育人之本,德育为先。一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折射的是育仁中学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仁爱教育理念。

“新时代教育要培养的是面向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民族和家国的未来。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也是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校长许开忠强调。

仁爱教育

赋活人生底色基因

“一个国家的强盛是教师在讲台上完成的。”教育深刻影响着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核心素养如何契合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关键期?新时代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面对时代的叩问,育仁中学回归创办者爱国将领冯玉祥“作育怀仁之英才”的教育初心,以”仁爱”教育为突破口,探寻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点。

走进育仁中学,将军铜像、文化橱窗、亭台楼阁别致优雅,立足校本特色的将军路、将军广场、冯玉祥诗书画院特色十足,一景一品与青春活力的校园碰撞出“仁者乐山、里仁为美”的文化韵味。

如果说外在环境是育仁中学仁爱教育的气质,那么根植于师生心中、贯穿学校育人全程的理念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则是其内核所在。

学校围绕“仁爱”文化,建构涵盖个体、家庭、社会、国家、自然五个维度,包括自律修养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在内的仁爱品格素养教育体系。

例如端午节期间的一堂英语课。学校老师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录像、动画等,给学生营造一个直观、生动的氛围,让学生结合传统节日对话,探索节日专有名词的多样表达等,在中外文化交融的情境中植入尊亲敬长、友爱和平的仁爱教育。

除了紧抓课堂这一核心阵地,育仁中学的活动课程也颇有特色。“爱心长跑”、“爱心接力”、“寻找身边的道德细节”等,打通仁爱教育在校外、邻里、个人成长等方面的纵深空间;“创学校环保基地”、“创家庭环保主人”、“创社会环保卫士”为主题的环保活动,让仁爱教育的边界由身边拓宽到广阔的自然;“饮水思源”主题活动,通过征文比赛、爱心家庭作业、演讲比赛等手段,引导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他人的帮助之恩、祖国的孕育之恩;随机事件借用来自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的所有偶发事件,紧抓其中的教育契机,让教给“学生的一切都是课程”……

涓涓细流,可汇江海。学校通过反复实践和体验,让知识、智识及德行内化于师生心中,汇聚成推动学校前行的磅礴力量。学校科技教育、体育竞技、艺术教育有声有色,师生在各级竞赛中频频摘奖,高考的喜报年年登高,社会声誉日隆,仁爱教育成为学校一块闪亮的名片。

多管齐下

稳抓质量提升关键

在教学上,以情动人;在教育上,以爱育人;在交流中,以诚待人;在做事时,以仁为本,这是育仁中学最真实的教师群像。

“‘学校的真正性质和方向是由教学人员决定的’,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优化、相对稳定又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长远大计和根本大计。”许开忠强调。

为此,学校在“仁爱”文化体系下,树立起“启迪心智,爱润未来”的教风和“为政在人,以德行仁”的管理文化,从柔性管理角度激发教师队伍的敬业精神、事业热情。

不久前,王老师在学校度过了自己的47岁生日。跟往常一样,生日当天,王老师准时收到了学校送来的生日祝福——一个小蛋糕和一袋水果。这样的“甜蜜”和暖心,她已经连续21次收到。

一声祝福,一份暖心,其背后正是学校“以师生发展为本”,打造“仁心”职业道德内生动力的管理智慧。

一方面,学校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常态化开展好“三会一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反腐倡廉主题教育等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从思想上引领广大教师心正身正;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广大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引领等方面创先争优,起好带头模范作用。此外,学校还强调以博大宽厚的胸怀关爱师生,把教师关怀落实到每一个可感、可见的细节中,营造“仁爱”“团结”“向善”的良好氛围。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以校长许开忠为代表的党员教师队伍在校园防控、线上教学、复学准备工作中冲锋在前,演绎出育仁教育人的责任担当。

“仁爱”理念,让全体教师视自我为学校发展的一份子,涌现出重庆市最美教师樊万福、中小学环境教育优秀工作者刘潮全、黄亮、市区级优秀班主任何凤、申文会、黄春等好老师。老师们在各类培训学习、赛课竞赛中积极主动,磨练自我,不断以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带动学生的进步提升,带动学校的长足发展。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创新型学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十年获渝北区办学督导评价一等奖,80余次获部门先进工作集体荣誉,学生获科技竞赛、征文等奖项560余人次。

谭茭 赵刚 覃燕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