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太安镇蛇形村:道路畅通产业兴旺 小山村有了新气象
来源:潼南报
时间: 2020-06-29 14:28:44 | 编辑:汪司晨

畅通的农村公路。

致富带头人米泽建(右一)向贫困户传授养兔经验。

仲夏时节,万物并秀。记者在太安镇蛇形村看到,一条条柏油路在绿油油的田野之间延伸,黑色的路面,画上白色的边线,显得特别醒目,田边新建的水渠流水潺潺,一幢幢白墙青瓦小屋穿插其中,在鸟语花香的荷塘衬托下,汇成了一幅抬头看山山有色,低头看水水成景的美丽乡村画卷。这就是蛇形村脱贫后“蝶变”的样子。

公路修到家门口

若把时间的坐标拉长,你会看到蛇形村另一番模样:道路不通,外出不方便,赶集要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镇上的集市;老旧的房子、脏乱的村庄;2015年以前,该村有建卡贫困户101户322人。道路不通,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蛇形村村支“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结合当地实际和群众期盼,积极向镇政府、区交通局、区对口帮扶单位申请、沟通、联系,得到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广泛发动群众积极筹资投劳,掀起了农村公路建设热潮。

要致富,先修路,是当时全村上下共同的期盼。经过4年多的努力,目前已建成农村公路40余公里,彩色便道4公里,柏油路10公里,7个社实现了社社通公路。”区城管局驻蛇形村第一书记石雪梅说,农村公路的不断完善,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而且有力带动了全村的经济发展。

“以前道路不通,车子进不来,小龙虾运不出去,只有靠三轮车运输。量稍微大点的话,要花一天时间才能运到镇上,既费时又费力。”水产养殖户唐建说,现在,公路修到了家门口,村里买车拉货、搞规模化种养殖的村民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红火。

公路通了,信息灵了,脑瓜活了,收入多了,村民也更加文明了,农村公路成为了“致富路”“文明路”。蛇形村的小龙虾、水果等产业也兴旺发达了。

为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建设秀美乡村,蛇形村还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先后争取资金近亿元,新建村民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卫生室;保障村民饮水安全,修复石河堰5节,山坪塘22口,提灌站2个;全村实现了通电、通光纤,通讯信号全覆盖。

“路更畅了,环境也变好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蛇形村党支部书记代国伟说,如今的蛇形村乡村主干道都通了水泥路,房前屋后硬化平整、排水沟通畅、环境整洁。老人乘凉、带小孩也都有了好去处,村庄旧貌换新颜,村民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产业带动助增收

以前,蛇形村农户喜欢种植蔬菜,但没有形成规模,村民增收途径单一,收入少。要使贫困户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关键要在发展产业上下功夫,促进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蛇形村村支“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牢牢抓住“产业发展”这一根本,不仅引进龙头企业流转土地,发展特色农业,而且积极培育致富带头人,让贫困户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从蛇形村前往香水百荷景区的道路上,一阵阵清香从两侧的荷塘扑鼻而来,沿路荷花粉白相间,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经盛开,密密层层的荷叶从这里铺展开来,几名工人穿梭在荷塘清除杂草,一派美好的田园风光。

“香水百荷田园综合体在我们村流转土地800余亩,种植有机水稻、观赏荷花等,帮助39户贫困户脱贫增收。”蛇形村村主任黄益波介绍说,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还可以在这里务工,离家近、收入高,大家积极得很。

如今,香水百荷已经打造成为集观光、度假、游玩、餐饮、工艺、有机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美了乡村、富了百姓。

“蛇无头而不行,鸟无头而不飞。”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致富带头人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蛇形村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灯塔”作用,从而调动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养殖大户米泽建就是其中之一。

“兔子很爱干净,它的窝一定要定期打扫干净,常换水,不然环境不好兔子容易生病。”在米泽建的养兔场,他正认真地给前来“取经”的贫困户讲解养兔的注意事项,几名贫困户一边听一边拿手机录下他说的话。

米泽建是重度肢体残疾人,常年与轮椅为伴,但他身残志不残,在短短几年内,靠自己努力和政府扶持,成为蛇形村远近闻名的养兔能手。“这几年创业确实很不容易,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不仅给我传授了养殖技术,还拨款帮我改善养殖场。如今我的养殖场有了收益,也希望可以帮助更多贫困户,为蛇形村的脱贫事业做一份贡献。”米泽建说。

“在米泽建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养殖技术,现在我也不用外出打工了,就在家里养养兔子,收入还不错。”贫困户代国财家里前前后后养了上百只兔子,养兔让他脱了贫,增加了收入。“日子终于有盼头了!”代国财说到。

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米泽建牢记自己的使命。近些年,他已带动蛇形村及周边村社至少30户困难家庭搞起了肉兔养殖,肉兔养殖已成为贫困群众重要的增收渠道。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培养一批懂科技、技能强、善经营的种植和养殖生产能手和致富带头人,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石雪梅告诉记者。

强基础、惠民生、兴产业,蛇形村通过完善基础建设、大力发展脱贫产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2018年底,该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全媒体记者 赵晨城 吴鑫袁)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