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云赏樱”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0-03-23 07:33:03 | 编辑:李振兵

施崇伟

三月中旬,武汉大学樱花开放。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武汉大学的樱花开了。

连续几十天关注武汉,一切好消息、坏消息都牵动我。牵动我喜忧无常的表情,牵动我心律的节奏,牵动我对东湖、黄鹤楼、汉正街的记忆探出头来。

网络上,武汉大学开通“云赏樱”。一辆5G无人摄像车在武汉大学樱花大道进行不间断无人巡游,实时采集和传输直播图像信号。武大樱花在视频里打开一瓣瓣粉白,我也徜徉在去年三月珞珈山的那一抹灿烂文华里。

期许了许久,我是去年才了却心愿。乘兴而往,却遇到航班长时间延误,延误的这个夜晚,一夜风雨,打落了树树缤纷,催生了枝条绿芽。

武大樱花的名气,由来已是几十年。它有着伤痛而复杂的背景。1939年,日军占领武汉后,在武汉大学种下了樱花20多株。抗战胜利,武大回归,樱花仍在。后来,武汉大学不断栽种,并更新和增加了品种。特别是在1973年,他们从上海引进了一批山樱花。后来,遍布校园的樱树有一千多株,十多个品种,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吸引着五洲来客。

看花人没有那么多心思去刨根问底寻渊源。花开是一季,花去又是一季,趁着春还在,趁着花未谢,趁着人未老,趁正当的花期,不负春光不负花。

我随着赏花人流,流入花海丛中。初见樱花,虽经夜雨晓湿,依然轰轰烈烈。道路两旁齐整的樱花像盛妆的仪仗,英姿飒爽,带着一股浴后仙子的超然脱俗。

只一眼,我便已沉沦其中——各种各样的花容月貌,或浅白,或绯红,或是熙熙攘攘开满一树;或是三三两两,耳鬓厮磨。有的飘起来,落英点点,一片,两片,把风也染得白里透粉,让人忍不住伸出手,像是接引那缤纷花雨,又像把缕缕彩色风抚摸。

赏花,也赏赏花人。花是亲情,一家家,一串串,儿女推着轮椅上的爹妈,孩子要挣脱母亲的手臂;花是友爱,校园的大学生,青春与花儿一起绽放,携手,抚肩,情同手足,艳如红妆。

爱情也在花间盛开,新人浪漫诉衷肠,花枝前头表心迹。樱花季的婚纱照,已是年轻人一年的期盼。

珞珈山是花园,珞珈山亦校园。武汉大学因樱花而香溢,武大樱花因学校而驰名。百年学府的深厚底蕴,富有古朴风味的建筑,一树树的樱花迎风绽放。赏着樱花,听着一段樱花背后的故事。

一段传奇历史,一场凄美恋情,种植在武大。

上世纪30年代,国立武汉大学建校初期,武大毕业的汤商皓赴日本求学。其间,汤商皓与日本女子铃木光子相爱并结婚生子,组成了幸福的小家庭。1937年夏,正当他开始准备博士论文时,战争全面爆发。汤商皓和铃木光子带着两个孩子回到武大,并如愿留在了武大做老师。没过多久,日军占领了武汉大学。为保护校舍,校长安排了他留守武汉,保护学校。国难之时,汤商皓义不容辞。汤商皓,作为一个特殊贡献的历史人物,像生生不息的武大樱花一样,留在了武大的校史。

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的武汉大学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有26栋依然完好保存的早期建筑。登临教学楼顶,一览建筑艺术,霞光之中,幢幢大楼气势恢宏,布局精巧,中西合璧,美轮美奂。校园里,我还见到了李四光的雕像和他背后的一头毛驴。当年,骑着毛驴的李四光在珞珈山看到此番美景,便立马敲定:“湖光山色,风景如画,实乃办学的良好宝地。”

一边“云赏樱”,我一边回味着。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所有的经历,都化为了一年一度繁盛的土壤和营养。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武汉又遭遇突如其来的风雨。走出方舱,走向复工路上的白衫粉裙,正像一瓣瓣雨后新花。武汉的春天,正在开放,并且,比往年多出了更加坚强的色彩。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