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厦门大学与重庆的情缘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0-03-23 07:31:53 | 编辑:李振兵

陈惠莹 王荣华

中国近现代史波澜壮阔,浩浩汤汤。“桥都”重庆与百年高等学府——厦门大学,跨越千山万水,在现实和梦想的两端架起一座座气势恢宏的桥梁。

上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重庆遭受日军的野蛮轰炸。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有一个人因为坚决抗日引发日本侵略者仇视、追捕。在他避难安全后,在渝各团体联合在重庆大学为他举行安全庆祝大会。

他,就是陈嘉庚。抱着“教育救国”的信念,他毁家兴学,创办了包括厦门大学在内的多所学校,他更是在力主抗战、抵御外敌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进一步加强全民族抗战决心,1940年3月26日,陈嘉庚率慰劳团抵达重庆,全面考察重庆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卫生、交通、新闻媒体等情况,参观了工厂、军械厂、合作社、炼药厂等,连续待了40天。

陈嘉庚一生舍家为国、英勇无畏,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在重庆这片土地上传扬,铭刻在每一位厦大师生心中。

“谁能一舟横渡,尽听两岸潮声。”余光中,富有重庆情缘的厦大人。他曾在重庆生活了7年,就读于从南京迁到重庆大后方的南京青年会中学。艰难的抗战岁月使他对重庆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与妻子生活的60多年,重庆话成为他们之间的沟通方式。他自称重庆“崽儿”,将重庆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在其作品《当我死时》《思蜀》《嘉陵江水》《乡愁》中都描写了他在重庆生活的场景。

1949年,余光中赴厦门大学外文系学习,在厦大期间,他发表了处女作《扬子江船夫曲》在内的7首新诗、7篇文艺评论、2篇译文,开启了他文学创作的征程。1950年,余光中辗转至台湾。也是在这个时期,他写下了著名的乡愁之诗。晚年,余光中曾多次到厦门、重庆以及祖国各地讲学、交流,担任大陆多所高校教授,将自己的乡愁化作桥梁,用诗人的方式,承载着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重任。

时光荏苒,此后的岁月,一代又一代厦大校友扎根重庆,谱写着这座城市的绚丽乐章。

196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的高葆旺,为重庆三峡库区的统计事业不遗余力地奔走,数次前往广东、山东、福建等三峡库区对口支援省市联系工作;201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政治系的王栋,两年前来到重庆市开州区大进镇红旗村担任第一书记,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201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赵征寰,来到重庆市西南大学药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旖旎风光秀。展开历史的画卷,厦大与“桥都”重庆市之间的河梁赫然显现。如今,厦大与重庆的明日之桥愈加雄伟。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