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体> 文化 > 正文
在阅读中,重新认识病毒和疫病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0-02-25 08:28:38 | 记者:赵迎昭 | 编辑:肖福燕

人类的历史也是一部和病毒博弈的历史,病毒引起的瘟疫曾给人类带来惨痛的记忆。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家更关注自身的健康、更关注防疫知识。通过阅读,我们可以重新认识病毒和疫病,从中获取安慰和勇气,这将有利于我们澄清认识,科学应对。

2月17日,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精典书店创始人杨一和重庆图书馆馆长任竞,他们分别向读者推荐了科普著作《病毒星球》和长篇小说《鼠疫》。前者全面梳理了人类对病毒的认知历史,让我们明白病毒是集创造和毁灭于一身的矛盾体;后者描写了一场鼠疫的全过程,展现了人们众志成城战胜瘟疫的磅礴力量。

《病毒星球》

“一本发人深省的病毒科普读物”

“《病毒星球》全面梳理了人类对病毒的认知历史,被推选为2019年精典书店的年度好书之一。”杨一认为,《病毒星球》是一本很好的关于病毒的科普书。

《病毒星球》的作者卡尔·齐默是美国知名科普作家,在耶鲁大学教授科学和环境写作。这本书分为祈求星星的照看(流感病毒)、预测下一场瘟疫(埃博拉、SARS、MERS)、漫长的告别(天花病毒)等10个章节。

有书评认为,“《病毒星球》的写作简洁而优雅,卡尔·齐默在书中探索了病毒在其他地球生命的演化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讲述了科学家近来如何揭开病毒身上隐藏的惊天秘密……从普通感冒到巨型病毒,这是一本让人着迷、发人深省的病毒科普读物。”

卡尔·齐默在《病毒星球》一书中写道,早在40亿年前,地球就已经是一颗“病毒星球”。

据了解,病毒虽然肉眼不可见,却在地球生态系统中非常活跃。它们把DNA从一个物种搬运到另一个物种,为生物演化提供了新的遗传材料。病毒也对大量生命体的生存进行了调节,从微生物到大型哺乳动物,无一不受到它们的影响。病毒的作用不仅限于生物,它们还会影响地球的气候、土壤、海洋和淡水。放眼演化的历程,不管哪一种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它们的演化都离不开这些微小却威力无边的病毒。

不可否认的是,病毒是集创造和毁灭于一身的矛盾体。2011年《病毒星球》第一版出版后不久,病毒的威力便再一次让世人震惊:在非洲爆发的埃博拉病毒造成了大规模疫情并扩散到其他大陆,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将感染范围从动物跨越到人类,死亡率一度达到53%。尽管疫苗不断更新,但演化的力量让病毒一次次地突破我们的防线。

病毒如何预防?据了解,研究疫苗或许是一种希望,但并不是所有病毒都有疫苗可使用。人类研究出的天花疫苗,让现代医学从自然界中完全消灭了一种人类病毒——天花病毒。除此之外的许多病毒,人类都只能通过抗病毒药物和公共卫生策略来进行抵抗,将其危害降到最低。

“无处不在的病毒曾夺取过无数人的生命,但我们对它们的了解却并不多。”杨一表示,就像书中最后一章的标题“与病毒共赴未来”那样——人类与病毒会继续共同生存在这个星球上,我们对它们的了解也会越来越多。

杨一说,《病毒星球》这本书会让我们重新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认识人类在万物中的位置。这本书告诉我们病毒是什么、从什么地方来、人类如何跟病毒打交道等。

“具备高中化学和生物知识的读者,都应该能够读得懂《病毒星球》。读过这本书后,读者也会具有基本的判断能力,不会轻信网上关于新冠病毒的诸多谣言,不会陷入对谣言的恐慌之中。”杨一说。

《鼠疫》

“依然有许多人不放弃抗争”

“一夜之间,路上交通变得分外拥挤,汽车越来越多,街道水泄不通。整个下午,城里钟声齐鸣,铿锵之音在蔚蓝的天空中、在金色的阳光下回荡……”法国著名作家加缪(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其代表作《鼠疫》中,对鼠疫平息之后的社会景象作了这样的描写。

“这部小说被认为是加缪最有影响力和社会意义的作品。”任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小说《鼠疫》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描写了阿尔及利亚城市奥兰1944年爆发鼠疫的全过程。鼠疫发生后,主人公里厄医生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救助病人,并领导一大批人奋起反抗瘟疫,最终使疫情得到控制。书中所展现的在绝望中的执着和人道主义精神令人印象深刻。

加缪在阅读了大量有关鼠疫的历史和医学方面的著作的基础上,以科学家式的冷静笔触,准确地描绘出鼠疫从发生到消失的可怕征候;他又以历史学家式的客观态度,鲜明地勾勒出人民赢得胜利的艰难历程。

“在漫天的绝望之中,依然有许多人不放弃抗争——医生尽职尽责地救治病人,政府工作人员耐心地统计各种数据,记者带领人们自发组织了抗击鼠疫的志愿队……”任竞介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奥兰最终战胜了鼠疫。书中在描述鼠疫结束之后时写道:“在美丽的霞光映照下,城市中飘起了过去熟悉的烤肉和茴香酒的香味。”

“我读了这本小说以后,认为鼠疫也好,其他瘟疫也好,都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场灾难。在灾难面前,恐惧解决不了问题,我们要像战士一样,团结起来,用自己的行动和瘟疫作殊死的斗争,最终战胜它。”任竞说。

这本小说也给人们以警示。《鼠疫》的文末写道:“鼠疫杆菌永远不死不灭,它能沉睡在家具和衣服中历时几十年,它能在房间、地窖、皮箱、手帕和废纸堆中耐心地潜伏守候,也许有朝一日,人们又遭厄运,或是再来上一次教训。”

“不要忘记还有各种各样的病毒潜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任竞说,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也会一直继续下去,我们时刻都不能放松对病毒的警惕。

相关图书推荐》》

《新药的故事》

作者:梁贵柏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内容简介:

药从哪里来?安全性如何保障?如何治愈我们?了解新药诞生背后的故事,才能读懂我们身体的健康密码。这是一本深蕴人文关怀的药物发展史,帮助你理性看待疾病,多一点思考,少一分恐惧。本书从一位一线科学家的专业视角出发,讲述了十余种对人类健康产生深刻影响的新药的故事。从广为人知的降压药,到如今备受热议的宫颈癌疫苗,从价格一度令人瞠目结舌的乙肝疫苗,到有望对抗多种癌症的抗癌药物,新药研发的历史也是人类对抗疾病的斗争史。

《瘟疫与人》

作者:[美]威廉·麦克尼尔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5月

内容简介:

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从疫病史的角度,以编年的手法,从史前时代写至上世纪前半叶,详实探讨传染病如何肆虐欧洲、亚洲、非洲等文明发源地,而这些疾病又如何塑造不同文明的特色。他率先将历史学与病理学结合,重新解释人类的行为;他将传染病置于重心,给它应有之地位;他以流畅的笔调、敏锐的推理和高超的技艺,娓娓道出传染病在人类历史变迁和文明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瘟疫与人》是威廉·麦克尼尔备受欢迎的一部经典作品,也是宏观论述瘟疫与人类历史关系的史学佳作。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作者:[美]理查德·普雷斯顿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3月

内容简介:

1989年11月,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雷斯顿城发生过埃博拉病毒事件。这里的灵长类动物检疫中心接收了100只从菲律宾进口的食蟹猴。没过几天,两只死亡。理论上,少量动物死亡是很常见的事情。令人不安的是,不到一个月,又有29只猴子死亡。科研人员渐渐逼近真相:猴子感染了一种未知的病毒。在大量研究下,他们认为这是埃博拉病毒……这是一本“人命关天”的书,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这不只是一个病毒的故事,它关系着人类的无知、贪婪、勇气和牺牲,以及面对大自然时的敬畏。

《中国抗疫简史》

作者:张剑光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2月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从先秦到清末的防疫抗疫的历史、经验和思想观念。三千年的抗疫史说明,中国是一个勇于并善于抗击疫病的国度,有着战胜各种传染病的传统。全书共分为八章,系统勾勒出我国数千年来的疫病流传情况,详细介绍了主要疫病的流传和危害,简要评价传统医学的防疫和治疫理论认识,并重点提及当时诸多颇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只要我们发挥出智慧和潜能,同舟共济,灾难面前临危不惧,就一定会战胜各种各样的疫病。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