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母亲的相册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0-02-01 11:07:35 | 编辑:肖福燕

 

曾小燕

母亲有一本相册,藏在她陪嫁的红木箱子里,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拿出来翻一翻。

1964年,初中毕业的母亲考入我们梁平当地某公社当了一名青年干事,在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后,她特地到城里的百货公司买了这本25开大小的相册。相册呈长方形,深蓝色外壳,右下角印了“天津”两个字,右上部是一幅油画,碧蓝的海洋上漂着一艘红色的小船。

相册内页纸张为黑底,很厚实,每张相纸上贴满了红黄绿紫等各色规则的小三角板,这是用来固定照片的。相册里放的全是黑白照片,大的有四寸,小的只有一寸,虽然很小,但人像特别清晰。

从我记事起,就知道母亲有这样一本相册。以前物质匮乏,吃穿都困难,没有几家有闲钱去照相。但母亲却不同,她会精打细算积攒出照相的钱来,每年到了腊月末,她就把我们一家四口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通常我的发辫上会扎上大红色的绸带;哥哥则戴着加绒的瓜皮帽;父亲身着灰色中山装;母亲是大花的盘扣对襟棉袄。然后我们一家兴致勃勃地来到梁平最繁华的西中街,在“永生”照相馆拍一张全家福。

一年又一年,母亲相册里的照片越积越多,我和哥哥也随着照片的增加一年一年长大。

母亲相册里的照片内容很丰富,除了我们一家四口每年春节的合影,还有父母从订婚到中年后的合影以及他们不同时期的单人照、父母的兄弟姐妹以及亲朋好友的合影。

照片最集中的时间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一张张照片记录了父母从青年到中年、记录了我们从孩提到成年的动人瞬间。

小时候过年,除了穿新衣走亲戚外,最大的快乐就是一家人围在一起看母亲的那本相册。每年的正月初一,母亲一大早起来给我和哥哥发了压岁钱,然后就小心翼翼地打开她那只红木箱子,从箱底翻出那本带着一缕缕樟脑味道的相册来。母亲把相册轻轻地放在桌上,不许我们用手摸,说要摸脏。

我们就围着母亲,看她一页一页地翻,听她一张一张地给我们讲,这张照片是哪一年拍的,那一张照片又是在哪个地方拍的。母亲的口才极好,她会把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会强调拍照那天的细节,我和哥哥就支着耳朵兴致勃勃地仔细听,不时叽叽喳喳地问这问那。

一年又一年,我们从母亲的相册里了解了父母的爱情,了解了他们的青春岁月;也了解了我们的成长过程,了解了伟大时代的变迁。

记忆中,母亲最爱拿着她和父亲的订婚照,夸父亲长得帅,夸他皮肤白皙,夸他穿军装时五官棱角分明。每次看父亲的照片,母亲就显得很迷醉的样子。

有时她会突然话锋一转说,当年你爸就是模样儿乖逗妹儿喜欢,他老家隔壁的王妹儿、在甘肃当兵时遇到的战友小白、村里的秀儿惠儿,都是看你爸长得标致想嫁给他!

老爸生性羞涩,每次听母亲一说这事,就马上抿着嘴躲到一旁去偷笑。母亲就说,你看你爸最后娶了我,就是我提前跟你爸拍了订婚照确定了关系,不然的话你爸就被别人抢去了!说完,她自己开怀大笑起来,还不太懂事的我们也傻乎乎地跟着母亲一起笑得前仰后合。

在母亲看来,他们那辈人只要拍了订婚照,就是铁板钉钉的一家人,再优秀的女子都无法拆散他们。

这些年,每年翻一翻母亲的相册,已经成了我们一家过年时的固定节目,也是春节里最快乐的事情,仿佛不翻一翻这个相册,听一听老爸那些“陈年旧事”,这个春节就会少了很多乐趣一样。

后来,彩色照片开始流行,但母亲的这本老相册里,一直保留的都是黑白照片,相册里有她的青春和梦想,还有她一年又一年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成年后的我们依然会在春节跟父母一起照一张全家福,然后把母亲那本陪伴了她几十年的老相册翻出来翻一翻、品一品,说一说黑白相片背后的那些往事,感觉流走的光阴又重新在相册里被捡拾了起来。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