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庆 > 正文
代老三的日子“牛气”了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0-01-28 06:19:18 | 编辑:王俭林

“以前是没机会,我过得比别人差,现在扶贫政策好,我靠劳动把日子过好了!”1月27日,代老三在拜年电话里笑着给亲戚朋友们挨个报喜。

重担压身犯了愁

代老三原名代鸿广,今年57岁,因家中排行老三,故大家都叫他“代老三”,是綦江区新盛镇陈家村1组脱贫户。

陈家村是綦江区25个贫困村之一,山高路远,土地贫瘠,村民收入以种植包谷、土豆和水稻为主,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8户176人。青壮年纷纷选择了外出务工挣钱,早些年,代老三也是其中一员,日子还过得去。不料30多岁时,一场意外代老三折了双腿,他被确定为四级肢体残疾,此后干起活来总要“慢半拍”。

“重体力活干不了,轻松活没人要,只好在家种点庄稼、喂点家禽。”2014年,生活的几副重担齐刷刷压在代老三肩上:80多岁的老父亲时常患病,要人照顾;妻子轻微智力障碍,生活只能勉强自理;女儿上了初中,每个月需要伙食费;上一年被山体滑坡冲击的住房,已经岌岌可危……怎样才能把日子过好?代老三犯了愁。

抓住机遇脱了贫

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代老三一家被精准识别为建卡贫困户,住房也被确定为D级危房。由于房屋地处两山夹沟处,容易遭受山体滑坡侵害,当地政府按照相关政策鼓励他迁址新建,他便将新房修在了沙田(小地名)公路旁。

2018年,新盛镇推出“产业托养”模式,通过建立“养殖大户+合作社+金融机构+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引进重庆犇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陈家村发展肉牛养殖。代老三看着离家不远处施工建厂,走近一问,是在修建养牛厂,他心中一乐:“家门口挣钱的机会来了。”

没过几天,驻村第一书记罗旭召集贫困户开院坝会,介绍了村里引进业主发展肉牛养殖的情况,并邀请大家前去务工,代老三第一个报了名。

挖土、砌墙、种苗圃……代老三啥活都干,一天工资150元,还在家里喂养了11只羊、40多只家禽,凭借双手成功脱了贫。

日子越过越“牛气”

“老代,你踏实肯干,想请你留下来继续帮忙,月薪2400元。”2019年5月,肉牛养殖基地正式投用,业主唐烯程找到代老三说。此后,代老三每天都在基地忙碌着,除了饲养肉牛、管护黄竹草、处理牛粪,还负责七八名工人的日常管理,乡亲们都说,“代老三的日子越过越‘牛气’了。”

过了几个月,肉牛养殖基地规模达到150头,市场前景看好,扶贫干部便启动“产业托养”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即由贫困户利用小额扶贫贷款资金购买牛犊在基地托养,肉牛出栏后,可享受每头1000元的保底分红,加之每头1000元的产业发展补贴,贫困户托养一头牛至少可增收2000元。

“不仅是陈家村可以享受这一政策,其他村有意愿的贫困户都可以参与。”新盛镇负责人介绍,如果销售遇到困难,当地政府会及时协调,解决贫困户的后顾之忧。

“我每天都在认真养,你们放心吧。”代老三贷了5万元,托养了5头牛,还变成了扶贫政策宣传员,碰见前来参观咨询的贫困户便娓娓道来。前不久,代老三遇见陈家村贫困户陈大华,了解他的担忧后,拍着胸脯说:“政府费心费力为咱好,不用担心有风险,那些肉牛能吃得很呢。”

截至去年12月,新盛镇共有陈家、阳台、宝珠、气田、德胜、号房等6个村的39户贫困户参与到“产业托养”当中。托养的100头牛犊出栏后,平均每户至少增收5000元。

(綦江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长飞)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